北斗六星网

标题: 在路上(探访抗战老兵汪毅老人纪实) [打印本页]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1-12-19 16:20
标题: 在路上(探访抗战老兵汪毅老人纪实)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11-12-19 16:28 编辑

12月16日,我去大连公干。处理完公事,和战友老大,子光,东海汇合,在一家日本料理店喝酒叙旧。酒是好酒,老大爱人从台湾带回的金门高梁,58度,750升,颇有烧酒的感觉和豪气。沈阳虽然距离大连只有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我们也有几年未见了。
  
  那天哥几个没喝尽兴,他们三人也不想我走。但我坚持要走,因为受关爱抗日老兵论坛东北负责人梦回印缅所托,本周日我们几个沈阳的志愿者要去探望抗战老兵汪毅老人。听了我的理由,哥几个没再坚持,只是把手握了又握,我上车走了,他们几个还在那儿挥手……
  
  我知道他们不会怪我。因为我们都穿过军装。
  
  
  12月18日,按照事先的约定。沈阳的小袁、小李和来自北京的志愿者小李在我家附近接上我以后,我们就往虎石台方向驶去。还算顺利,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过去,但事先沈阳的小李和汪毅的大女儿汪阿姨联系过,所以我们还是按约定的时间在10时25分到达老人的家里。
  
  一进门,一个精神瞿烁的老人衣着整齐地坐在床上。他就是原国军抗战老兵汪毅老人。老人的经历很传奇的。
  
  1938年,老人从湖南沅江入伍,当时的部队番号就是赫赫有名的杜聿明的第五军,老人是战车营的坦克手。1939年,老兵随所在部队参加了昆仑关战役,此役之惨烈在中国抗战史上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战斗中。老人因背部负伤,被送于第十八兵站医院疗伤。伤愈出院后,被保送至黄埔军校桂林分校第十九期学习。毕业后,老人被分配至中国远征军补充十六团任少尉见习官。
  
  1942年,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老人随第五军戴安澜的第200师挥师南进,参加了同古战役。尔后随部队一路经野人山后撤回国。在撤退途中,戴安澜师长负伤牺牲,逝世前眼望祖国的方向,大呼数声“杀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老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戴安澜师长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
  
  从野人山回国后,老人被编入国军第96师96师286团3营8连1排,任排长。师长王强(音),个子不高。
  
  1944年4月,老人调入新22师66团(廖耀湘任师长)第二次入缅作战,也就是史上有名的“滇西大反攻”。1945年,老人随部队机降湖南芷江,参加了湘西战役,尔后,进入南京,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后全军调往上海并从上海登上美国人的军舰在秦皇岛登陆,参加内战。老人所在部队驻辽阳,老人先后任上尉教官训练新兵,1947年冬天被俘前任辽阳县军事科科长,中校军衔。
  
  被俘后,老人被送往丹东军官学校受训一年,结业后老人不愿再打内战,手持解放证、优待证、干部证来到辽阳水泥厂工作。按政策老人应该享受干部待遇,但水泥厂没执行。三年后,老人转入沈阳重型机械厂工作,所有证明材料都在该厂丢失,老人也就以一名普通工人的身份直至退休。
  
  老人身体尚可,思维也很清楚。老人的爱人汪奶奶虽然身患小脑萎缩,但对我们的对来还是很高兴,一直招呼我们喝水,吃水果。
  
  因为北京的小李还有事要办,我们和老人合影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在车上,我们几位谈起老人九死一生的经历来,感概不已。
  
  沈阳的冬天还是很冷的,望着车窗外路边的积雪和行色匆匆的行人,还有多少人记得六十几年前的昆仑关血战、野人山远征军将士的白骨?
  
  而我们,只能以一位后辈的身份,对这些仅存下来的老兵,表达一下自己的敬意了。我希望,那些老兵会欣慰,因为毕竟还有人记得他们为民族,为祖国曾经的流血牺牲。
  (注;本文中汪毅老人的部分史料参考了梦回印缅采写的文字,一并感谢)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1-12-19 16:20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11-12-19 16:22 编辑

[attach]89770[/attach]

  和沈阳的志愿者小袁、小李以及北京的志愿者小李一同和抗战老兵汪毅老人合影。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1-12-19 16:20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11-12-19 16:25 编辑

[attach]89771[/attach]

  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们为抗战老兵捐款制作的挂历《国家记忆》,老人很珍视地挂在家里醒目的位置。
作者: 失败的匈奴    时间: 2011-12-19 22:50
感谢烟云大哥。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1-12-20 07:09
 我知道他们不会怪我。因为我们都穿过军装。
——————
为这样的理解而感动。
色妞妞 发表于 2011-12-19 16:27



    谢谢妞妞,毕竟都是当过兵的。那天北京来的志愿者小李曾说,在关爱抗战老兵论坛及志愿者中,有过当兵的经历者不在少数。也许,当过兵的我们对那场战争,对老兵有着更特殊的情结吧。虽然我们没有上过战场。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1-12-20 07:11
 沈阳的冬天还是很冷的,望着车窗外路边的积雪和行色匆匆的行人,还有多少人记得六十几年前的昆仑关血战、 ...
色妞妞 发表于 2011-12-19 16:31



    最感慨的还是老兵们日渐凋零,活着的,时间也不会太多了。还是想,尽其所能吧,看看他们,陪他们说会儿话,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我们只是志愿者。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1-12-20 07:12
感谢烟云大哥。
失败的匈奴 发表于 2011-12-19 22:50



    匈奴客气了,和你比起来,我做得太少太少。
作者: 知母    时间: 2011-12-20 13:57
被俘后,老人被送往丹东军官学校受训一年,结业后老人不愿再打内战,手持解放证、优待证、干部证来到辽阳水泥厂工作。按政策老人应该享受干部待遇,但水泥厂没执行。三年后,老人转入沈阳重型机械厂工作,所有证明材料都在该厂丢失,老人也就以一名普通工人的身份直至退休。
看了,让人唏嘘---------烟云一直和匈奴一样,在做有益的事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1-12-20 14:13
被俘后,老人被送往丹东军官学校受训一年,结业后老人不愿再打内战,手持解放证、优待证、干部证来到辽阳水 ...
知母 发表于 2011-12-20 13:57



    谢谢知母,我做得很少,很晚。不过,自己认为是尽一个后辈的良心吧。那些抗战老兵,当初是为民族,为国家而战的。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1-12-20 14:38
军人,简单、明快、情意重。我向军人致敬!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1-12-20 14:44
这里我只知道戴安澜的同古战役、野人山撤退、戴安澜牺牲,还知道廖耀湘的滇西反击和进入东北。廖耀湘的军队在沈阳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中国虎”打的日本人尸横遍野,中国人不会忘记他们的。其他事件都是第一次听说。

这些老兵理应受到我们的尊敬。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1-12-20 16:11
这里我只知道戴安澜的同古战役、野人山撤退、戴安澜牺牲,还知道廖耀湘的滇西反击和进入东北。廖耀湘的军队 ...
天晴 发表于 2011-12-20 14:44



    谢谢天晴大哥支持,前段时间央视10套的《探索发现》栏目,以十集篇幅说了黄埔军校的前世今生。其中第一次系统地肯定了国军在抗战时在正面战场的作用,虽然距那场民族战争胜已有65年了。迟到的慰藉也是慰藉不是?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1-12-20 22:02
《断刀》好像中央10套放过,《中国远征军》好像也放过。国民党军队抗战时期为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 汪丹丹    时间: 2012-4-1 21:03
谢谢你们看望我的爷爷。每次有志愿者来,我爷爷一天都挂着笑容。作为孙女的我,只希望爷爷身体健康,也希望所有的老战士身体健康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2-4-2 07:35
汪丹丹 发表于 2012-4-1 21:03
谢谢你们看望我的爷爷。每次有志愿者来,我爷爷一天都挂着笑容。作为孙女的我,只希望爷爷身体健康,也希望 ...

  丹丹客气了。对你爷爷以及所有的抗战老兵而言,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他们以血肉之身躯与日本侵略者拚死抗争,是值得尊敬的英雄。而我们,只能对他们表示下敬意,算是一份迟来的慰籍吧。欢迎来到六星,希望在这里玩得开心!{:soso_e181:}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2-4-2 11:46
天晴 发表于 2011-12-20 22:02
《断刀》好像中央10套放过,《中国远征军》好像也放过。国民党军队抗战时期为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的,最近央视10套的《探索,发现》在播的《铁血收藏》也从另一个侧面讴歌了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功绩。历史啊,历史,正渐渐露出它本来的面目。

作者: 书心瞬意    时间: 2012-4-2 12:32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1-12-19 16:20
和沈阳的志愿者小袁、小李以及北京的志愿者小李一同和抗战老兵汪毅老人合影。

太整齐了,五个人,十片眼镜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2-4-2 13:42
书心瞬意 发表于 2012-4-2 12:32
太整齐了,五个人,十片眼镜

  很有洞察力!{:soso_e113:}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