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参赛贴NO:014】这个春天 [打印本页]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17 00:31
标题: 【参赛贴NO:014】这个春天
本帖最后由 暮雪 于 2012-2-28 13:52 编辑

    
  
    
  这个春天
  文/马成云
  
  
  腊梅的未来是春光,桃花的过去叫艳史。
  
  有个叫暮雪的朋友嘱我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说,不要太抒情,最好有故事。这样一个令人头痛的“命题作文”却让我突然想出这么一句话来,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至于,被这句话牵着鼻子往春天的深处走,会不会掀起内心的波澜,很难说。我知道,每个春天都会演绎许多故事,有的忧伤,有的喜悦,有的温馨,有的浪漫……但我不知道,在人生旅途中该驻足何方,才能给心灵找寻一个栖息的处所。
  
  不肯交白卷的我,一直以业余的方式热爱着文学,由散文而及诗歌,由生活而及网络,一路走来,伴随着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艰辛与快乐。当然希望“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好在,这个春天我有备而来,有事要做。
  
  我要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读一读雷平阳,读他的人,读他的书,指望在春深似海的多姿多彩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走下去。不让斑驳障眼,不让喧嚣分神,以一滴清泉的喉咙唱一支牧歌,养心、安神,足矣!
  
  之前,在一些培训班、笔会、研讨会之类的场合,我见过雷平阳,聆听过他关于诗歌的心得,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交流,雾里看花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现在回想起来,有一点是功不可没的:对于诗歌,雷平阳点燃了我读与写的渴望,让诗歌创作起步时的我千方百计地想买一本雷平阳诗集并如愿以偿。从那时起,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雷平阳诗选》就引领着我快乐地走向诗歌的春天。
  
  2011年1月,我调到昆明市文联工作,与雷平阳成为同事。不久,时任《滇池》杂志副主编的他调到云南省文联任《艺术云南》常务副主编去了,让我与他的近距离接触,再一次落空。人生,有诸多的错过!如果说,错过一个花季是一种心痛;那么,错过一个自己仰慕的人就是一种残忍。
  
  所幸,这个“残忍”并非得寸进尺。春节前,我和雷平阳终于坐到同一张餐桌上侃侃而谈,交流的融洽变成了2012年春天的喜悦。雷平阳所呈现出来的每一个细节,触动了我的每一根神经。在这样的场合读一读雷平阳,印象更深刻:他说话语速很慢,但表述准确;语调不高,但很有力。他的眼睛不大,却能洞察幽微。他有优秀诗人的执着,但不偏执,甚至很随和。再有,他的照片比他本人帅气得多……
  
  在我看来,许多优秀诗人、作家、艺术家都有这样一个共性:他们的“神”远远凌驾于他们的“形”之上并成为一种隐喻。代表身体的“形”终归是要灰飞烟灭的,而代表人格魅力、精神气质以及艺术成就的“神”,总是凝聚着一种力量,在超越中追求着永恒。惟其如此,才会焕发出一种光彩照人的表情来成就他们的帅或者她们的漂亮。实际上,这是对“神”的一种提炼。
  
  就餐完毕,雷平阳送我三本他的个人专集:一本是《雷平阳诗选》,之前,我已在昆明南屏街新华书店购得并列入我珍藏的精品书目一读再读;另一本是《雷平阳散文选集》,不用说,肯定是他散文作品的精华荟萃;还有一本,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云南记》。雷平阳就是凭借2009年出版的这部诗集《云南记》登上2010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领奖台的。1966年秋,我们的优秀诗人雷平阳出生于云南昭通土城乡欧家营村,他在近三十年的写作历程中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一言难尽;然而,他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雷平阳曾荣获过昆明市“茶花奖”金奖、云南省政府奖一等奖、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诗刊》华文青年诗人奖、人民文学诗歌奖、十月诗歌奖、华语文学大奖诗歌奖等奖项。如今,他已是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四个一批”人才,云南有突出贡献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相信,雷平阳未来的路会更加宽广。
  
  雷平阳送我的三本书,都用毛笔签名,其做事认真的态度可窥一斑。同时,也让我发现了他另一方面的艺术兴趣。在此之前,我不知道雷平阳喜爱书法,更不知道他在广州举办过个人书法作品展。而且,“雷平阳书法”几个字是由贾平凹题写的;再有,《艺术云南》的封底“艺术云南”四个字也是贾平凹题写的。可见,书法艺术已成为他们两人之间建立友谊的桥梁纽带。贾平凹的主打是小说,后来写散文;雷平阳的成就是诗歌,也写散文。散文和书法让两位大家找到了更多的共同点,看得出他们彼此惺惺惜惺惺。
  
  雷平阳送我书的时候还送了我一个条幅:“天高云淡”。以职业书法家的眼光来苛求,或许找不到他临池学书的源头,但那种厚实凝重的笔法和古朴苍劲的气度,没有学识和功底作支撑是做不到的。尤其让我高兴的是,作为当代著名诗人的雷平阳,他选择了“天高云淡”四个字送给一个叫“马成云”的人,绝不是抛弃诗意的任意而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比任何一个春天更喧嚣,高远的境界才能涵养淡定的情怀,顺着这个思路往前走,可以找到个人修为的去处……谢谢雷平阳,让我的人生在春深似海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这个春天,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我把雷平阳自己送我的、其他人送我的和我自己在书店里购买的所有雷平阳的作品:《石城猜谜记》《云南黄昏的秩序》《我的云南血统》《雷平阳诗选》《雷平阳散文选集》《云南记》……放在我的书桌上,垒成一座精神之塔,仰视之。并以虔诚的态度重新确认阅读的不可或缺。
  
  雷平阳的散文,少了些铺陈,多了些含蓄。也许,这就是诗人散文与职业散文家作品的不同之处吧!雷平阳的诗歌把强烈的抒情藏于高超的叙事中,语言之质朴近乎口语,但他从不放弃对主题的深刻挖掘,他内心的纠结、焦虑、不安、苦闷、彷徨以及无处不在的悲悯,均来自于对现实的特别关注,尤其是,对于生的种种挣扎的描绘更是淋漓尽致,读过他的长诗《祭父帖》的人,无不为之震撼:因求生而忍受肉身与精神的双重卑贱是一种道不完的痛。
  
  在私下里,我总是这样认为:读雷平阳的散文要读到最后一句话,读雷平阳的诗歌要读到最后一个词,听雷平阳的谈吐要听弦外之音,才会有所收获。正是以这样的态度来鞭策自己,这个春天,我决定:读雷平阳。尽管,用一个季节来完成阅读一个人及其作品的任务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那又如何。原本,每一个春天都有开不完的花,长不完的草,唱不完的歌……
  
  记得,云南著名评论家朱霄华写过一篇短文,叫做《未读完的普鲁斯特》,他希望躲到金沙江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口气读完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七卷本《追忆逝水年华》。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只读了一半就搁浅到现在。朱霄华认为:读书有一种特定的时间、地点、心情、感觉,而且具有不可复制的属性,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永远没有一个人可以读完一部书,尽管这部书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被一个人无数次地读到。”
  
  以这样的心得来对照自己现在的阅读行为,不难发现,用一个春天的时间来读完雷平阳是一种奢望,但我不会望而却步。灵魂的孤独,找不到物质的解药,可以寻求艺术的慰藉。云南连续三年大旱,春天特别干燥,这让我想起雷平阳的诗句:“从来没有/如此奢华过/洗一把脸/竟用了整条江的水。”并让我由此产生一个念想:“真想做一个诗人/像雷平阳那样/奢华一回/用整个春天的水/洗一把脸。”
  
  倘若,果真能从雷平阳的诗意中找到这么一点宁馨,何乐而不为呢?这样想来,读多读少,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关键在于读与不读。
  
  
  
  
  
  
  
  
  
  2012年2月16日草稿
  
  2012年2月28日修改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2-17 05:56
暮雪的这个命题作文不好做,要故事不要纯抒情的{:soso_e127:}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2-17 05:57
这个春天是一个意外收获,这个春天注定有更多收获,读雷平阳,你收获的不只是一个春天{:soso_e181:}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2-17 06:30
文章的开头很新颖
作者: 闲散之人    时间: 2012-2-17 07:03
读后:

       很有意思的一篇参赛大作,文字里透着作者对文字的喜爱,契合在春天的这个时节,以及他所推荐的这个作家作品,说实话,我也有要看看的冲动了。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春日里能安静的读书那是一种幸福,如今这个世界,我们浮躁的心已经无法安下一张书桌了,所以,速读,或者是浏览也就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更让我们彻底的颠覆了自己的阅读习惯。但是,好文不休,好书不朽,所以,手捧着一本有质感的书,一路读去,那是一种幸福的滋味。

      祝福你在这个春天如愿以偿。

作者: 散文评委二    时间: 2012-2-17 07:25
在春天,随着马成云老师,走近一位作家雷平阳。“手捧一本有质感的书,一路读去,那是一种幸福的滋味”闲散老师的话,直入我心。
作者: 潘霞    时间: 2012-2-17 09:31
暮雪 发表于 2012-2-17 05:56
暮雪的这个命题作文不好做,要故事不要纯抒情的

抒情也好,叙事也罢,这样的文字,读着受益。

作者: 赵化鲁    时间: 2012-2-17 13:16
“2011年1月,我调到昆明市文联工作”

祝贺仁兄
作者: 凌云享耳    时间: 2012-2-17 13:17
娓娓道来,如叙家常,这样的文字,读着亲切,也象霞说的,读着受益{:soso_e179:}。

作者: 散文评委八    时间: 2012-2-17 14:57
读书,读对的书,读适合自己的书,是种幸福。
马兄此文看似平铺直叙,却暗藏深机——用阅读的方式打开一个人的心灵之门,用阅读的方式对抗当下浮躁的社风,用阅读的态度引导自己一生。
带着虔诚去阅读一个人一本书,本身就已经是种幸福。
问好马成云{:soso_e163:}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2-17 15:10
灵魂的孤独,找不到物质的解药,可以寻求艺术的慰藉{:soso_e163:}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17 16:01
暮雪 发表于 2012-2-17 15:10
灵魂的孤独,找不到物质的解药,可以寻求艺术的慰藉

所以,我读雷平阳。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17 16:07
散文评委八 发表于 2012-2-17 14:57
读书,读对的书,读适合自己的书,是种幸福。
马兄此文看似平铺直叙,却暗藏深机——用阅读的方式打开一个 ...

面对春天的烦躁和世界的喧嚣,我想寻求一份心灵的宁馨——最好的方式,借助“雷平阳”~~~~谢谢理解!远握。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17 16:08
凌云享耳 发表于 2012-2-17 13:17
娓娓道来,如叙家常,这样的文字,读着亲切,也象霞说的,读着受益。

交流是温暖的,谢谢两位。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17 16:09
散文评委二 发表于 2012-2-17 07:25
在春天,随着马成云老师,走近一位作家雷平阳。“手捧一本有质感的书,一路读去,那是一种幸福的滋味”闲散 ...

用这种方式来回避这个世界的不安宁,或许会更好些。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17 16:11
闲散之人 发表于 2012-2-17 07:03
读后:

       很有意思的一篇参赛大作,文字里透着作者对文字的喜爱,契合在春天的这个时节,以及他所推 ...

要在喧嚣的春天,找一份宁馨——借助雷平阳,是捷径。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17 16:27
暮雪 发表于 2012-2-17 05:57
这个春天是一个意外收获,这个春天注定有更多收获,读雷平阳,你收获的不只是一个春天

深信不疑!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17 16:28
赵化鲁 发表于 2012-2-17 13:16
“2011年1月,我调到昆明市文联工作”

祝贺仁兄

在新地方见过化鲁兄。高兴!
作者: 啼妃    时间: 2012-2-17 17:11
书香伴着花香浓,不辜负半生如梦匆匆!春常在,春亦玲珑!
问好拜读。
作者: 心月    时间: 2012-2-18 22:33
在春天的夜里,读春天的故事,仿佛一道阳光铺满心灵的道路,指引着我们走向开满鲜花的文学之园。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2-19 10:52
首先感谢老师的参与支持,再提醒一下,此贴必须保证是原创首发在六星论坛,如果同时发在其他论坛,请您暂时删除它!对于审查出的旧作,我们会做赞助贴处理,不予参评。请老师理解和支持{:soso_e181:}
作者: 秋枫赋    时间: 2012-2-19 11:09
灵魂的孤独,找不到物质的解药,可以寻求艺术的慰藉。

马老师已为“灵魂的孤独”开出了最好的解药!{:soso_e181:}
作者: 范闲    时间: 2012-2-20 12:09
读书多少与数量无关,于读进去多少,思考了多少有关
作者: 范闲    时间: 2012-2-20 12:10
一本书,一个人看是一个观点,十个人看就是是个观点。
作者: 知母    时间: 2012-2-20 12:52
不要太抒情,最好有故事。这样一个令人头痛的“命题作文---估计我们每个人的感觉是一样的{:soso_e113:}
作者: 知母    时间: 2012-2-20 12:53
许多优秀诗人、作家、艺术家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神”远远凌驾于他们的“形”之上并成为一种隐喻。代表身体的“形”终归是要灰飞烟灭的,而代表人格魅力、精神气质以及艺术成就的“神”,总是凝聚着一种力量,在超越中追求着永恒。惟其如此,才会焕发出一种光彩照人的表情来成就他们的帅或者她们的漂亮。实际上,这是对“神”的一种提炼。
{:soso_e179:}
作者: 知母    时间: 2012-2-20 12:55
雷平阳的诗歌把强烈的抒情藏于高超的叙事中,语言之质朴近乎口语,但他从不放弃对主题的深刻挖掘,他内心的纠结、焦虑、不安、苦闷、彷徨以及无处不在的悲悯,均来自于对现实的特别关注,尤其是,对于生的种种挣扎的描绘,可谓淋漓尽致,----内心的纠结、焦虑、不安、苦闷、彷徨,这个时代  所有真实的人都是一样的,而无处不在的悲悯,均来自于对现实的特别关注,却不容易做到
作者: 知母    时间: 2012-2-20 12:57
灵魂的孤独,找不到物质的解药,可以寻求艺术的慰藉。恩,学习了
作者: 知母    时间: 2012-2-20 12:58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2-20 12:56
姐姐深刻

是马老师说的,不是我说的,我只是引用,呵呵{:soso_e113:}

作者: 知母    时间: 2012-2-20 13:06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2-20 13:02
引用得同样深刻。哈哈

{:soso_e113:}
作者: 水蓉儿    时间: 2012-2-20 14:19
这个天春,读您的文字让我又想起了那个夏天,那个一个人走过的滇池,一个人走过的风景,风景里没有你的背影相陪,漫无边际,一个人流浪在民族村,石林山,世博园,多想,那个时候,多想痛哭一回……

如今,静静地读了您的文字,心里又想起那个多雨的季节,多雨的城市,和那个伤心的回忆!哪一天,我也将自己放进雷平阳的文字里,让心灵重访那座城市我曾走过的每个角落·
作者: 一米幸福    时间: 2012-2-20 19:57
有人说,读懂一个人,读懂一本书,不在时间的长短,而在心意的真诚与否, 亦在于情感的深浅如何,更在于是否能达到彼此相通相融。女为悦己者容, 士为知已者死。读与被读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真正的懂得,真正的参悟,不仅是机缘,更是快乐。
好书受益终身,好友亦如是。马老师于这个春日的故事,又岂只这文字 所能写尽的?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09:37
一米幸福 发表于 2012-2-20 19:57
有人说,读懂一个人,读懂一本书,不在时间的长短,而在心意的真诚与否, 亦在于情感的深浅如何,更在于是否 ...

以阅读对抗当下的浮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一种奢望;但于我而言,每一次阅读,便前进“一米幸福”!远握。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09:42
水蓉儿 发表于 2012-2-20 14:19
这个天春,读您的文字让我又想起了那个夏天,那个一个人走过的滇池,一个人走过的风景,风景里没有你的背影 ...

你的点评,比我的文字更精彩。

你对这个城市的惦念不亚于我。

你心中的滇池虽然带给来一丝丝忧郁,但恰恰证明你内心的丰富~~~~~~~~~~~~~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09:44
知母 发表于 2012-2-20 13:06

这就是再创作~~~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09:54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2-20 13:02
引用得同样深刻。哈哈

我愿用我温情的文字,温暖天下原本孤寂的心灵;最有意义的是,可以用这种温暖来对抗当下的浮躁~~~~~~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09:58
知母 发表于 2012-2-20 12:57
灵魂的孤独,找不到物质的解药,可以寻求艺术的慰藉。恩,学习了

也许,艺术可以医治这个世界的喧嚣~~~~~~~~~~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0:04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2-20 12:56
姐姐深刻

我们云南的作家,还有一个叫海男的,就像雷平阳一样的,照片很传神!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0:08
啼妃 发表于 2012-2-17 17:11
书香伴着花香浓,不辜负半生如梦匆匆!春常在,春亦玲珑!
问好拜读。

诗意的点评,会让春天浓得化不开的~~~~~呵呵,问好!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0:09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2-18 07:32
桃花的过去叫艳史,腊梅的昨天叫耐寒。嘿嘿

再创作~~~~~~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0:11
心月 发表于 2012-2-18 22:33
在春天的夜里,读春天的故事,仿佛一道阳光铺满心灵的道路,指引着我们走向开满鲜花的文学之园。

春天作证!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0:14
暮雪 发表于 2012-2-19 10:52
首先感谢老师的参与支持,再提醒一下,此贴必须保证是原创首发在六星论坛,如果同时发在其他论坛,请您暂时 ...

还是:春天作证!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0:17
秋枫赋 发表于 2012-2-19 11:09
灵魂的孤独,找不到物质的解药,可以寻求艺术的慰藉。

马老师已为“灵魂的孤独”开出了最好的解药!{:so ...

但愿能医治春天的浮躁,世界的喧嚣~~~~~~~~~~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0:19
范闲 发表于 2012-2-20 12:09
读书多少与数量无关,于读进去多少,思考了多少有关

这样想来,读多读少,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关键在于读与不读,入与不入。


作者: 范闲    时间: 2012-2-21 10:20
马成云 发表于 2012-2-21 10:19
这样想来,读多读少,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关键在于读与不读,入与不入。

大抵上应该是这个道理,过去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差不多,看你入了多少吧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0:22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2-20 12:46
真不错

渝人,该是我的邻居?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0:26
知母 发表于 2012-2-20 12:55
雷平阳的诗歌把强烈的抒情藏于高超的叙事中,语言之质朴近乎口语,但他从不放弃对主题的深刻挖掘,他内心的 ...

是的,做到了,那就是优秀的诗人或作家!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0:27
知母 发表于 2012-2-20 12:52
不要太抒情,最好有故事。这样一个令人头痛的“命题作文---估计我们每个人的感觉是一样的

但愿,今春是一剂解药!
作者: 徽地文狐    时间: 2012-2-21 10:34
云南的作家圈子里,听过雷平阳,呵呵。我还知道姚霏和他的妻子,可惜我不是那地方人,否则《滇池》当时可能会帮我发那一个《小妖系列》的小说。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1:10
范闲 发表于 2012-2-21 10:20
大抵上应该是这个道理,过去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差不多,看你入了多少吧

可是,要入,还得先静~~~~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1:15
徽地文狐 发表于 2012-2-21 10:34
云南的作家圈子里,听过雷平阳,呵呵。我还知道姚霏和他的妻子,可惜我不是那地方人,否则《滇池》当时可能 ...

还有:于坚,夏天敏,彭荆风~~~~~都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1 12:04
暮雪 发表于 2012-2-17 06:30
文章的开头很新颖

也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这一句~~~~~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2-21 12:59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2-21 12:58
重庆的?沈阳的?云南的?

云南的{:soso_e113:}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2 08:49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2-21 13:07
四川和云南接壤。重庆与云南?好像不靠哈

诺大个中国,重庆和云南,也算邻居的了。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2 08:50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2-21 13:00
嘿嘿,有机会介绍认识一下

寻找机会吧!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2 08:54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2-21 12:57
对头。这正是渝人文字要传达的意思

然而,我用一篇《这个春天》来帮你传达~~~~~无独有偶!
作者: 散文评委六    时间: 2012-2-22 08:57
这个春天不简单。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2-22 09:25
当生活困顿时,当跋涉艰难时,读一本书会让你安静或快乐,心灵的慰藉,书籍无可代替!浮躁的当下,金钱充斥主宰着的太多,一颗惶然悲伤的心无处寄托,唯有阅读!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2-23 08:16
这个春天,一定是温暖的
作者: 梦清    时间: 2012-2-24 11:53
我来阅读和学习,问候马成云老师!
作者: 散文评委七    时间: 2012-2-26 01:26
一场神交,化作相知的源动力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7 08:41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2-26 07:26
来看看我的邻居

又见“温情的文字。”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7 08:42
散文评委七 发表于 2012-2-26 01:26
一场神交,化作相知的源动力

神交的变现,很愉悦!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7 08:43
梦清 发表于 2012-2-24 11:53
我来阅读和学习,问候马成云老师!

交流是彼此的~~~~~{:soso_e181:}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7 08:45
暮雪 发表于 2012-2-22 09:25
当生活困顿时,当跋涉艰难时,读一本书会让你安静或快乐,心灵的慰藉,书籍无可代替!浮躁的当下,金钱充斥 ...

阅读的意义在暮雪的笔下得以延展~~~~~~~~~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7 08:46
散文评委六 发表于 2012-2-22 08:57
这个春天不简单。

这个评委很幽默!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2-28 08:54
暮雪 发表于 2012-2-17 05:57
这个春天是一个意外收获,这个春天注定有更多收获,读雷平阳,你收获的不只是一个春天

既是注定,那就是宿命。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2-29 11:57
云南连续三年大旱,春天特别干燥,这让我想起雷平阳的诗句:“从来没有/如此奢华过/洗一把脸/竟用了整条江的水。”并让我由此产生一个念想:“真想做一个诗人/像雷平阳那样/奢华一回/用整个春天的水/洗一把脸。”
{:soso_e179:}
作者: 绿杨丝雨    时间: 2012-2-29 12:37
很喜欢马老师这篇充满朴实,温情,而具有神韵的散文,学习了{:soso_e181:}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3-1 10:57
暮雪 发表于 2012-2-29 11:57
云南连续三年大旱,春天特别干燥,这让我想起雷平阳的诗句:“从来没有/如此奢华过/洗一把脸/竟用了整条江的 ...

这种渴望,来自内心的焦虑~~~~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3-1 10:59
绿杨丝雨 发表于 2012-2-29 12:37
很喜欢马老师这篇充满朴实,温情,而具有神韵的散文,学习了

丝雨的文笔也是令人羡慕的~~~~~~还有,钟情于缪斯的那股热情!
作者: 紫叶    时间: 2012-3-2 07:59
雷平阳的诗歌把强烈的抒情藏于高超的叙事中,语言之质朴近乎口语,但他从不放弃对主题的深刻挖掘,他内心的纠结、焦虑、不安、苦闷、彷徨以及无处不在的悲悯,均来自于对现实的特别关注,尤其是,对于生的种种挣扎的描绘更是淋漓尽致,读过他的长诗《祭父帖》的人,无不为之震撼:因求生而忍受肉身与精神的双重卑贱是一种道不完的痛。

读马老师的春天,受益!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3-2 09:42
紫叶 发表于 2012-3-2 07:59
雷平阳的诗歌把强烈的抒情藏于高超的叙事中,语言之质朴近乎口语,但他从不放弃对主题的深刻挖掘,他内心的 ...

有你们,这个春天很绚烂。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3-2 09:44
傻妹子 发表于 2012-3-1 13:49
进来看看

是否看见了春天的模样?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3-3 10:29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3-2 16:13
“有个叫暮雪的朋友嘱我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说,不要太抒情,最好有故事。”
   看到这句话,我英俊 ...

体会到了:用心良苦!
作者: 天问    时间: 2012-3-4 16:04
这个春天,能与雷平阳老师神交,也算得是一件幸事了。前面的铺垫可稍精简,个见,商榷,呵呵。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3-5 13:01
天问 发表于 2012-3-4 16:04
这个春天,能与雷平阳老师神交,也算得是一件幸事了。前面的铺垫可稍精简,个见,商榷,呵呵。

有见地!远握。
作者: 凌云享耳    时间: 2012-3-11 08:22
好文,提读,问好马成云老师{:soso_e160:}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3-11 22:50
紫叶 发表于 2012-3-2 07:59
雷平阳的诗歌把强烈的抒情藏于高超的叙事中,语言之质朴近乎口语,但他从不放弃对主题的深刻挖掘,他内心的 ...

其实,读雷平阳更受益!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3-11 22:51
凌云享耳 发表于 2012-3-11 08:22
好文,提读,问好马成云老师

书已寄出,请查收!
作者: 凌云享耳    时间: 2012-3-14 11:32
马成云 发表于 2012-3-11 22:51
书已寄出,请查收!

非常感谢马老师{:soso_e160:},书已收到{:soso_e181:}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3-15 16:15
凌云享耳 发表于 2012-3-14 11:32
非常感谢马老师,书已收到

多提意见!{:soso_e181:}
作者: 蓝菲er    时间: 2012-3-15 20:35
这个春天,真是悲催。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3-16 15:10
蓝菲er 发表于 2012-3-15 20:35
这个春天,真是悲催。

尤其读了你那首“哥”~~~~
作者: 蓝菲er    时间: 2012-3-16 15:57
马成云 发表于 2012-3-16 15:10
尤其读了你那首“哥”~~~~

他就是我哥{:soso_e109:}{:soso_e109:}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3-16 16:01
蓝菲er 发表于 2012-3-16 15:57
他就是我哥


{:soso_e178:}很难过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3-22 00:41
蓝菲er 发表于 2012-3-16 15:57
他就是我哥

所以,你才会写得那么真切、感人!
作者: 马成云    时间: 2012-4-5 09:23
蓝菲er 发表于 2012-3-16 15:57
他就是我哥

保重!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