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音响
[打印本页]
作者:
瘦骨寒梅
时间:
2012-4-3 09:16
标题:
音响
音响
我很幸运,生下来就没有失聪,两只耳朵听得到声响。上月就满八十岁了,声响也陪伴我走过八十年啦。说起音响,在我人生中可算得一部社会进步史。
我最早接触的音响,是拨郎鼓。也就是我一岁多时,大人给我买的小玩具。用竹片圈成口杯大小一个园圈,圈两面粘上油纸,就成了双面鼓了,圈两边各拴上一根短绳,绳头吊着一个小珠,圈中间插着一根竹签,拿上竹签摆动,两个小珠就打在鼓上,发出辟辟拍拍响声,挺好玩的。
后来慢慢地长大了,看戏又听到了悠悠琴声与铿锵锣钹之声。
到后来再大一些,赶庙会用大概现在三五元钱,买了一支笛子,一把胡琴,吱吱呀呀的弄起来。也许这是我最初,最原始的摆弄乐器。到了中学时代,已能吹一手上得台面的曲子了。
一九四三年,中美携手合作抗击日寇,美国援华物资中,除了枪炮,也不乏许多生活用品,如玻璃丝袜,打火机,摩登口红等,当然也有靡靡之音。那时成都市的东大街,春熙路可是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方,也是花天酒地的场所。各家商铺为了招徕顾客抢生意,就在自已门口安了一个大喇叭,播放着当时流行的歌曲,什么花好月圆,夜上海,五月的风,拷红等等。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电器音乐。
一九四八年,我在胡宗南部队供职的大哥,带回来一部手摇留声机。这在老家小镇上,算得上珍贵稀罕的东西了。每次播放,先用手把搅动,把发条上满,把唱片放上,打开开关,唱片转动,唱针划着唱片不同深浅的痕迹,发出不同的音响,组成美妙的音乐。唱片除了京戏外,基本是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机械的音响。
一九四九年,我们几个学生娃学着装简易收音机,在房上架一根天线,接到一个矿石小管上,一根针不断地在矿石上拨弄,这时连到小管上的耳机,便发出噼噼啪啪响声,偶尔会听到里边说话和音乐。这是我第一次听无线电响声。
一九五八年,我终于花一百多元,托人设法买了一台,当时最高端的熊猫牌台式收音机。那是晶体管的,又笨又大,但很时髦,是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时用的赠品。
一九六六年,我在广汉县(现广汉市)当四清工作组长时,凭组长特殊身份,用三十五元钱买了一部半导体的收音机。半导体呀,好神秘的名称呀,声音不大,但耗电不小,几个小时就一对电,当时又没有变电器,真用不起。
一九七九年,改革开放了,许多新玩意进来了。温江地委购进了一批单喇叭收录机,是台湾生产的,一个单位才分了一部,我无缘享受。后来托人,在深圳带回一部日产三羊牌收录机。硬是视如珍宝,每天下班回来就放起。
一九八二年,又鸟枪换炮,换成一台双声道的。没多久又换成双卡的,可翻录带子。这一下心满意足了,心想不会再有什么更新了。见了新出的歌曲带子就买,前后买了几百盘。
一九九三年,又出了新产品,什么ID、VCD、DVD,我又去跟到辇,在电视机两旁立了两个大音箱。
一九九八年,看见别人头戴两个大耳机,边走边听什么,我也去弄一个大大的随身听,背上一个有烧饼大的一个DVD播器满街跑。
二OO三年,听朋友讲,我这过时了,MP3更小更好,我又去整一个。录上一些老歌曲,外出旅游时,坐在飞机上,汽车上慢慢听,真安逸。
二OO四年,学会电脑后,听什么也有,更多更方便。
二O一一年,新房装修时,女婿特在门厅里一安了一个播放器,一进门随手打开,墙上油画背后的音厢,便响起悦耳的歌曲。在家庭影院室,安装了环绕声立体音响,放起碟片,飞机真的就从天上飞来,枪炮声在背后打来,闹热的很。
真不知道下一步又有什么新玩意。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2-4-3 09:50
呵呵,梅老是这篇字,简直就是音响在中国的发展史,问好!{:soso_e160:}
作者:
潘霞
时间:
2012-4-3 10:30
我最早见到的,是手摇留声机,我家的老古董,现在,早不知哪里去了。
不管出来什么新玩意,梅老是不会落伍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