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不常用的成语【大家一起添加好不好?】 [打印本页]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3:32
标题: 不常用的成语【大家一起添加好不好?】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2-5-28 14:37 编辑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

    掌握并熟练运用成语的数量,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语言熟练程度甚至代表一个人的文字水平。

    有人统计,汉语成语、俗语有四万多条。《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收录了三千多条,其中有很多是我们不常用、不熟悉甚至不知道的。

    醉笑闲来无事,突发奇想,在网上找出好多陌生的成语,连同出处,典故,看的眉飞色舞,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选几个与大家分享。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2-5-28 13:33
跟醉笑一起学习……
作者: 猫曈    时间: 2012-5-28 13:35
排队,等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5-28 13:39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3:41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借助工具,即徒步涉水过河。

语出《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当年孔子外出讲学,子路佩剑前往接近孔子。孔子想收他为徒, 子路说自己用剑不用读书,孔子说读书可以让他有勇有谋。子路于是拜孔子为师。
    子路不好读书。孔子劝他,他说:“南山的竹子,不用加工就是直的,砍下来做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学习有什么用!”孔子说:“把它装上羽毛和箭镞,会射得更远。”他问孔子统率三军时愿意与谁共事,孔子说不愿与那种空手打虎及徒步过河的有勇无谋的人共事。
   后来子路在卫国做了官。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死了许多人。孔子知道了说:“哎,子路这一次有难了!”果然,子路一个人奔回京城,坚决要求惩处作乱的人,结果被杀。
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3:46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2-5-28 14:01 编辑

闳中肆外——指文章内容丰富,文笔又能尽量发挥。

闳:博大;肆:奔放,淋漓尽致。

语出韩愈《进学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4:00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2-5-28 14:27 编辑

跋前疐后——比喻进退两难。

跋:踩,疐:读zhì  同“踬”,跌倒。原意说狼往前迈步就踩到自己脖子上的肉,往后迈步又被尾巴绊倒。

语出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此句从《国风·豳风·狼跋》转化而来: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4:01
舞婆娑 发表于 2012-5-28 13:33
跟醉笑一起学习……

{:soso_e113:}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4:02
猫曈 发表于 2012-5-28 13:35
排队,等

{:soso_e113:}听我闲扯。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4:03
天晴 发表于 2012-5-28 13:39

天晴好。

看得我直流汗啊,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这就是:不看不知道,成语真奇妙。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5-28 14:07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4:03
天晴好。

看得我直流汗啊,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我更有兴趣了!
作者: 热心    时间: 2012-5-28 14:07
学问太深了!看不懂!{:soso_e134:}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28 14:07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3:41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借助工具,即徒步涉水过 ...

用白话解释:二。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28 14:08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4:00
跋前疐后——比喻进退两难。

跋:踩,疐:同“踬”,跌倒。原意说狼往前迈步就踩到自己脖子上的肉,往后 ...

文雅点解释:进退维谷。
作者: 猫曈    时间: 2012-5-28 14:13
跋前疐后
醉笑把读音注出来呗?
第三个字不认识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4:23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2-5-28 15:58 编辑
冷笑 发表于 2012-5-28 14:08
文雅点解释:进退维谷。


进退维谷——维:相当于“是”;谷:两山之间曰“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不可用成语解释成语,就如不能用英文翻译英文,英译英。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4:24
猫曈 发表于 2012-5-28 14:13
跋前疐后
醉笑把读音注出来呗?
第三个字不认识

恩,这个提示的好。

马上。

下不为例。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28 14:24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3:41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借助工具,即徒步涉水过 ...

好。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4:25
冷笑 发表于 2012-5-28 14:07
用白话解释:二。

用东北话解释:虎。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4:31
本帖最后由 夜夜秋雨孤灯下 于 2012-5-28 14:36 编辑

重足而立——重,读chóng,两脚一前一后靠在一起站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语出汉·贾谊《过秦论》:“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4:36
莫冉 发表于 2012-5-28 14:24
好。

大而言之,普及推广文化,意义重大。小而言之,以此消闲,何其雅致乃尔。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摇头晃脑的,脖子都酸了。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4:37
热心 发表于 2012-5-28 14:07
学问太深了!看不懂!

俺就是因为不懂才学习的。

一起来吧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28 14:38
四哥,有一个问题问了你肯定要怒,但是我也要问一下。
现在还要学习这些生辟的成语,有何现实意义?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4:59
积非成是——指长期所形成的错误,往往被当作正确的。

出处: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序》:“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鲁迅《三闲集.序香港宫主圣殿》:“群言淆乱,异说争鸣,众口铄金,积非成是。”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28 15:10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4:25
用东北话解释:虎。

山炮{:soso_e113:}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5:30
莫冉 发表于 2012-5-28 14:38
四哥,有一个问题问了你肯定要怒,但是我也要问一下。
现在还要学习这些生辟的成语,有何现实意义?

这个问题很普遍,我也是被触动了才想到看看这个。

有一天我看电视节目,主持人说了一个成语:沦肌浃髓,下面有字幕,我看到这几个字,却不很明了它的含义和出处,这让我很惭愧。

小莫:这些成语并不生僻,只是我们接触的少,而不熟悉这些成语,说明一件事:我们处于文化底层啊。

比如上师范的时候,接触辽阳书法家温同春,用颜体字写过他的一首诗。其中一句“肆外闳中开巨眼”,到现在才知道“肆外闳中”是什么意思。

我们这点儿文化,跟温老师比,可怜了。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5:54
莫冉 发表于 2012-5-28 14:38
四哥,有一个问题问了你肯定要怒,但是我也要问一下。
现在还要学习这些生辟的成语,有何现实意义?

这些成语,散见于各个时期的文学著作。

我们只熟悉中学课本里的东西,看报纸,读小说足够了,稍微上个档次,就捉襟见肘了。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5:57
莫冉 发表于 2012-5-28 14:38
四哥,有一个问题问了你肯定要怒,但是我也要问一下。
现在还要学习这些生辟的成语,有何现实意义?

学无止境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6:00
天晴 发表于 2012-5-28 14:07
我更有兴趣了!

写到这里想起你,还敢教人“读书少而精”,揍死你。{:soso_e138:}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28 16:26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5:30
这个问题很普遍,我也是被触动了才想到看看这个。

有一天我看电视节目,主持人说了一个成语:沦肌浃髓 ...

明白了。
生辟与无知其实不是一个意思。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28 16:26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5:57
学无止境

我都记本本上了。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7:37
莫冉 发表于 2012-5-28 16:26
明白了。
生辟与无知其实不是一个意思。

{:soso_e100:}一矢中鹄
作者: 夜夜秋雨孤灯下    时间: 2012-5-28 17:38
莫冉 发表于 2012-5-28 16:26
我都记本本上了。

每天早上起来背三遍。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2-5-28 17:47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7:38
每天早上起来背三遍。

拿出文革时代背诵“老三篇”的劲头儿来 {:soso_e113:}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5-28 17:49
莫冉 发表于 2012-5-28 15:10
山炮

{:soso_e113:}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5-28 17:51
莫冉 发表于 2012-5-28 15:10
山炮

冷笑说二,醉笑说虎,我都没笑。小莫说山炮,我一下乐了,足足半分钟啊~~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5-28 17:53
暴虎冯河这词儿我倒是见过,别的词儿就没见得!

蛮好!这些好东东醉笑尽管发来。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28 18:07
芥末 发表于 2012-5-28 17:53
暴虎冯河这词儿我倒是见过,别的词儿就没见得!

蛮好!这些好东东醉笑尽管发来。

一起啊,找几个有意思的。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28 18:35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7:37
一矢中鹄

这个成语也很生辟呀!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28 18:36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7:38
每天早上起来背三遍。

俺这么聪明滴银,用背三遍吗?{:soso_e123:}哼哼,俺看一遍就记住了。
明天早上就忘 {:soso_e113:}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28 18:37
芥末 发表于 2012-5-28 17:51
冷笑说二,醉笑说虎,我都没笑。小莫说山炮,我一下乐了,足足半分钟啊~~

{:soso_e113:}这词儿也是跟醉笑学的。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28 22:07
莫冉 发表于 2012-5-28 18:36
俺这么聪明滴银,用背三遍吗?哼哼,俺看一遍就记住了。
明天早上就忘

噗哧,
作者: 金花婆婆    时间: 2012-5-28 22:10
哇,好厉害啊,我都学习着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28 22:13
芥末 发表于 2012-5-28 17:51
冷笑说二,醉笑说虎,我都没笑。小莫说山炮,我一下乐了,足足半分钟啊~~


东北方言也有地域化,

我们辽宁几乎不说山炮,

近几年说是因为魏三的二人转。

魏三是吉林的。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28 22:14
莫冉 发表于 2012-5-28 18:35
这个成语也很生辟呀!

我来翻译:一箭一雕。

知道不?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29 11:37
冷笑 发表于 2012-5-28 22:14
我来翻译:一箭一雕。

知道不?

箭法准啊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29 12:06
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怙:hù,恃,依仗;悛:quān,悔改。
语出《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大概85年吧,辽宁省成人高考语文试卷里有这题,注音并解释。很多朋友考完第一时间问我,这俩字读什么,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我真不知道。

有人会说是我孤陋寡闻,这个成语你早就知道。你现在知道,85年你未必知道。

八十年代,文化还没有像今天这么普及,这个成语很少见,至少我没见过。

这就是小莫说的“生僻”问题,生僻,有个群体层次和时间问题。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29 12:48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2-5-29 12:51 编辑

不刊之论——不可修改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用刀削去。

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这是个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的成语,好像81年以前的某年高考也考过。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考我们,多数同学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作者: 漫海    时间: 2012-5-30 00:21
标题: RE: ò
Ц  2012-5-29 12:06


hqun

qun
作者: 漫海    时间: 2012-5-30 00:23
悛,我一直读qun,错了十几年啊。。
作者: 漫海    时间: 2012-5-30 00:25
乱码频出,看来,我得休息了。改天再来跟四哥学习。。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30 10:27
漫海 发表于 2012-5-30 00:23
悛,我一直读qun,错了十几年啊。。

很正常,我把床笫读成床第,而我有一笔友,把冗长读了几十年沉长。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30 10:28
漫海 发表于 2012-5-30 00:25
乱码频出,看来,我得休息了。改天再来跟四哥学习。。

小海客气了,谢谢你老远来看四哥的帖子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30 15:54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29 12:48
不刊之论——不可修改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 ...

当时还可能理解为右派的文章的都是不刊之论吧,呵呵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30 15:57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30 10:27
很正常,我把床笫读成床第,而我有一笔友,把冗长读了几十年沉长。

“床笫之欢”这个还得感谢中学时代看的那些冒名卧龙生的色情武侠小说,当时也读成“床第”了,不知道啥意思,一查词典才知道。

看来长学问不在于读什么书。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30 16:10
冷笑 发表于 2012-5-30 15:57
“床笫之欢”这个还得感谢中学时代看的那些冒名卧龙生的色情武侠小说,当时也读成“床第”了,不知道啥意 ...

{:soso_e113:}姿势就是力量!
作者: 丝雨    时间: 2012-5-31 10:31
犄角旮旯


是吗?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31 13:44
丝雨 发表于 2012-5-31 10:31
犄角旮旯

这个真不是成语。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31 13:46
看六星百态,想起个生僻成语:城狐社鼠。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31 13:51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5:30
这个问题很普遍,我也是被触动了才想到看看这个。

有一天我看电视节目,主持人说了一个成语:沦肌浃髓 ...

温老现在还健在吧?

我刚喜欢练习书法那会,不知道临帖,就买了温老的字帖学习,当时以为这就是颜体,后来临了麻姑坛才知道,温老的是颜体的自我改良。

老头字其实不错,可惜没有背景,又写的太多,所以名气不够大,字不够值钱。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31 15:18
本帖最后由 冷笑 于 2012-5-31 15:20 编辑

辽东白豕     
发音 liáo dōng bái shǐ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典故】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释义】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猪。比喻少见多怪。    

【故事】东汉大将彭宠跟随刘秀打天下,并没有得到重用,他不服幽州长官朱浮的调遣想起兵反叛,朱浮写信给他,说有个辽河农夫因为生了一头白头猪就想去进献给皇帝,可走到辽东一带发现那里都是白头猪就只好打道回府.


这个成语是说我们辽东的。可我们辽东人哪是这么少见多怪的啊?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31 15:52
米珠薪桂
拼音
  mǐ zhū xīn guì
释义  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高,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汉·刘向《战国策·卷十六楚三》)“苏秦之楚,三日(2)乃得见乎王。谈卒(3),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4);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5)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6)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7),因(8)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9),寡人闻(10)命矣。’”
  注:
  (1)桂:又名木犀,珍贵木材。
  (2)三日:一说三月,一说作三年。
  (3)卒:完毕。
  (4)古人:这里指古代的著名人物。
  (5)曾:竟然。
  (6)谒者:古代官名,掌管为宾客传达的工作。
  (7)食玉炊桂:以珠玉为食,以桂木为柴。
  (8)因:依靠,通过。
  (9)就:往……去,到。舍:宾馆。
  (10)闻:遵守,遵。
释义  苏秦前往楚国,三天之后才见到楚王。面谈一结束,(苏秦)便告辞要离开。楚王说:“我听说先生大名,就像听说古代贤人一样,现在先生不远千里来谒见我,竟然不肯留下来。,(我)想听听您的说法”苏秦回答说: “楚国的粮食比宝玉还贵,木柴比桂枝还贵,通报的侍卫像鬼魅般难得一见,大王像天帝般难以见面。现在想要我把玉作为粮,把桂枝作为柴木,经过鬼魅而见天帝。”楚王说:“请先生在宾馆休息,我听从(您的意见)了。”

作者: 十年灵风    时间: 2012-6-1 09:05
学习了,怙恶不悛 我竟然读错两个字,我过去都是奉行“生字读半边,不怕它飞上天”{:soso_e127:}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6-2 11:44
冷笑 发表于 2012-5-31 13:51
温老现在还健在吧?

我刚喜欢练习书法那会,不知道临帖,就买了温老的字帖学习,当时以为这就是颜体, ...

还在,但已经写不了字了,老年痴呆,不认识人了。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6-2 11:54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6-2 11:44
还在,但已经写不了字了,老年痴呆,不认识人了。

哦,这老人自学成才,也不易。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6-2 12:26
冷笑 发表于 2012-5-31 15:18
辽东白豕     
发音 liáo dōng bái shǐ
 

这个很有意义,高估自己是人的通病,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6-2 12:44
冷笑 发表于 2012-6-2 11:54
哦,这老人自学成才,也不易。

他是有师承的,学问,书法都有老师,且老师都是辽东名家,只是我们不熟悉。
温老饱读诗书,其文史功底之深厚,超出我们对一个书法家的一般估计和想象,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6-2 12:51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2-6-2 13:13 编辑
冷笑 发表于 2012-5-31 13:51
温老现在还健在吧?

我刚喜欢练习书法那会,不知道临帖,就买了温老的字帖学习,当时以为这就是颜体, ...


他为人谦和,有求必应,按照现在“物以稀为贵”的市场经济来看,的确不该写的太多,但一个书法家在古城妇孺皆知,倒也难得。我辈一旦有点本事,往往牛逼哄哄。
温老为辽阳父老白写了一辈子,穷困潦倒,晚年政府给了他一套房子,还被文联主席,他的大弟子某正义给据为己有了。
其宽厚也如此,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6-2 13:09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6-1 09:05
学习了,怙恶不悛 我竟然读错两个字,我过去都是奉行“生字读半边,不怕它飞上天”

呵呵,由于两次语音流变,汉字读音跟造字的时候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声旁开始误导我们了。
还有一个原因,好多简化字已经看不出是什么声旁了。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6-2 13:11
冷笑 发表于 2012-5-31 15:52
米珠薪桂
拼音
  mǐ zhū xīn guì

谢谢小冷,这俩很有分量,继续整,把那个“城狐社鼠”整了,我手机,不方便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6-2 20:38
四哥,我来添加几个。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6-2 20:41
班荆故道:
解释: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比喻:朋友路途相逢,共叙旧情。

出自:《左转.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

读音:ban jing gu dao

示例:一次邂逅相逢,一次班荆故道,竟使一位艺术殉道者在冥冥里忽闻天籁,于混沌中顿悟禅机。”(李存葆《伏虎草堂主人》)

典故:伍举与声子交好   伍举逃亡到郑国,又将到晋国。声子也将去晋国,于是两人在郑国的郊外相遇。两人折到荆铺地,就坐在地上聊起来。谈论如何再回故国,声子说:“你暂且走吧,我将来一定会设法帮助你再回楚国。”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6-2 20:45
本帖最后由 莫冉 于 2012-6-2 20:48 编辑

式燕以敖:宴饮遨游。

出处:《诗经·小雅·鹿鸣》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同“遨”)。

燕,通“ 宴 ”。郑玄 笺:“敖,游也。” 宋 沉遘 《教坊使杜仁经等加恩制诰》:“海内治安,朝廷穆然。朕诚与羣臣乐之,而以时燕敖,庶乎交其驩欣以及万民。”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6-2 21:12
四哥,这俩成语,你知道不?哼哼!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6-2 21:43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6-2 13:11
谢谢小冷,这俩很有分量,继续整,把那个“城狐社鼠”整了,我手机,不方便

收到。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6-3 09:03
夜夜秋雨孤灯下 发表于 2012-5-28 16:00
写到这里想起你,还敢教人“读书少而精”,揍死你。

要想“精而博”我做不到啊。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6-3 09:08
莫冉 发表于 2012-6-2 21:12
四哥,这俩成语,你知道不?哼哼!

第一个“班荆道故”知道意思,但不知道出处,后一个没听说过,学习了。

互相学习,开卷有益。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6-3 09:09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30 10:27
很正常,我把床笫读成床第,而我有一笔友,把冗长读了几十年沉长。

文革时,单位学习,一人念“恬不知耻”念成了gua不知耻,全体大笑,其中一人笑的最厉害,笑过予以纠正:kuo不知耻。我们肚子痛了。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6-3 09:12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6-1 09:05
学习了,怙恶不悛 我竟然读错两个字,我过去都是奉行“生字读半边,不怕它飞上天”

我也是读错两个,所以一直不敢用,只能避重就轻说:十恶不赦
作者: 十年灵风    时间: 2012-6-3 13:05
天晴 发表于 2012-6-3 09:12
我也是读错两个,所以一直不敢用,只能避重就轻说:十恶不赦

{:soso_e114:}{:soso_e113:}

《秦香莲》京剧中张君秋演秦香莲唱词:“包相好言来劝告,你怙恶不悛反撒刁”念得很对。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6-3 13:39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6-3 13:05
《秦香莲》京剧中张君秋演秦香莲唱词:“包相好言来劝告,你怙恶不悛反撒 ...

灵风还喜欢京剧呢?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6-3 13:39
天晴 发表于 2012-6-3 09:09
文革时,单位学习,一人念“恬不知耻”念成了gua不知耻,全体大笑,其中一人笑的最厉害,笑过予以纠正:k ...

太着笑啦!{:soso_e113:}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6-3 13:40
天晴 发表于 2012-6-3 09:12
我也是读错两个,所以一直不敢用,只能避重就轻说:十恶不赦

我小的时候还读过:虎形大汉,原来如比。{:soso_e113:}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6-3 15:23
莫冉 发表于 2012-6-3 13:40
我小的时候还读过:虎形大汉,原来如比。

真有才。

我小时候看三国,看到张郃,然后给人家讲“张恰”

作者: 五月麦芽    时间: 2012-6-3 15:25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6-3 15:23
真有才。

我小时候看三国,看到张郃,然后给人家讲“张恰”

我儿子小时候吃瓜子,我问他买的什么牌子,他说:"治治。”
我拿过来一看是“洽洽”。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6-3 15:35
{:soso_e113:}
作者: 十年灵风    时间: 2012-6-3 16:59
好吧,一起说说糗事,小时在南京街头读报栏,看到有孙中山卧室照片,上有“奋斗”两个繁体字,我大声念道:奋门。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6-4 17:46
甘棠遗爱

【解释】: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出自】:《诗经·周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示例】:这个异种,大约就是武则天留下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出自《诗经·周南》   周武王灭了殷商,建立了周朝。他死后,把江山传给了儿子周成王。周成王即位的时候年幼,幸好有两个贤臣辅佐他。这两个贤臣,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召公。召公配合周公做工作,他为辅佐周朝呕心沥血,政绩也非常显赫,因此大家又尊称召公为召伯。   召公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到基层去,深入各地方去办公。有一次,召公到他的分地召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南)去办公。当时天气炎热,召公就不在屋里待着,而是每天在一棵甘棠树(在今岐山县刘家塬村学校内)下办公。召公在当地待了不少天,处理民间事务;他办事非常认真公正,给老百姓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具体难题。他走了之后,老百姓十分怀念他,说:"这样的好官太少了。不仅到我们百姓中来,而且就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办完了公,也不吃我们老百姓的东西,也不喝我们老百姓的东西。如果天下的官员都像他这样的话,不就太好了吗?"   由于百姓非常怀念他,所以不许任何人动他曾经办公过的那棵甘棠树。《诗经》里有一段描述这件事情:"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什么意思呢?"蔽芾甘棠"是说甘棠树刚刚长出小树苗。由于召公是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的,"召伯所茇",所以,在这些甘棠树还没长成大树的时候,不要把它伐了,也不要伤了它的树枝,这就是"勿剪勿伐"。第二句"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就是说要把甘棠树好好养着,别让它枯死了。为什么?因为"召伯所憩",就是召公曾经在这个地方休息过。第三句,说"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就是说一定要好好地侍弄这树,因为"召伯所说","说"在古时就是住宿,就是说召公曾经在这里住宿过。从《诗经》这几句诗,我们可以看出,召伯作为一个国家官员,在基层百姓中享有多么高的威望。召公通过认真替百姓做事,换来了百姓对他的爱戴,也留下了这条成语。   "甘棠遗爱",指的就是对离去之人的怀念,或赞颂离去官员的政绩。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6-4 17:48
饔飧不继
【解释】:饔:早饭;飧:晚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出自】: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七:“于是,衡门之下,环堵萧然,饔飧不继,过日恒饥耳。”
【注 音】
  yōng sūn bù jì
【释 义】
  饔:早饭;飧:晚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出 处】
  明·朱用纯《朱子家训》:“虽饔飧不继,犹有余欢。”
【示 例】
  于是,衡门之下,环堵萧然,~,过日恒饥耳。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七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6-4 17:50
鸠形鹄面

【解释】:鸠形:斑鸠的形状,腹部低陷,胸骨突出;鹄面:黄鹄的面色。形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出自】:《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示例】:日对~之众,愧无活人手段。 ◎清·陆陇其《答沈友圣》
【近义词】:形容枯槁、面黄肌瘦
【反义词】:脑满肠肥、大腹便便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6-4 19:17
芥末 发表于 2012-6-4 17:46
甘棠遗爱

【解释】: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现在这个成语有贬义了么?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6-6 14:54
城狐社鼠

【解释】: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晋书·谢鲲传》:“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示例】:以事论,则现在的教育界中实无豺虎,但有些~之流,那是当然不能免的。 ◎鲁迅《华盖集·“公理”的把戏》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6-6 14:56
莫冉 发表于 2012-6-2 20:45
式燕以敖:宴饮遨游。

出处:《诗经·小雅·鹿鸣》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同“遨”)。

这两个属于生僻的,不是不常用的,你得领会四哥的主贴精神。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6-6 16:23
冷笑 发表于 2012-6-6 14:54
城狐社鼠

【解释】: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

这个比喻很形象,学习了,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6-6 19:11
学习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