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学学“闲散”,谈谈“城管” [打印本页]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3-7-24 11:20
标题: 学学“闲散”,谈谈“城管”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3-7-24 11:39 编辑
文/归隐宋朝
闲散兄的《城管的前世今生》挺有意思,题目就很吸引眼球,这不仅是剥了皮看瓤,且大有追考其祖宗八代的架势,只是这“前世”有些语焉不详。不过,从结尾那句“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闲散兄的立场和愤懑。当下“城管”无疑是饱受国人垢病,然而,既是如此不堪,为何政府还要逆民意而为之哪?
闲散兄所举之证是有所选择的,他只是指出了“城管”成立时政府赋予的权限,而并没有说明为何要设立这样一个部门。其实,这是一个加强城市综合治理的产物。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市建设方兴未艾,这就要求城市管理也要上新台阶,管理水平也要进入高层次。当时,已经出现了爱卫会、城建稽查、工商稽查、市容办等部门多头管理、政责不清、相互争权、相互推责的局面,因此,成立一个综合性的管理部门势在必行,这在当时也是顺应民意的,“城管”就是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它的管理对象也不仅仅是小商小贩。
“城管”发展到今天这个“丑恶”样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不能以篇概全,也不能简单地为大局论。怎么讲?城市管理的初衷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市容市貌,理顺经营秩序,更好地为招商引资、吸引游客等,从而提高城市的整体质量。但这无疑是把一些弱势群体置于管理的对立面,于是,猫捉老鼠的游戏不断上演,甚至发展到“鬼子进村”。这既有管理者的矫枉过正,也有被管理者的无自律性。然而,归根结底还是体制与法制的不健全。试想,如果我们的各项社会保障体制及安全、政府对工商业的就业门槛降低、各项服务设施到位、各项法律法规健全,这种管理与被管理激烈对立的局面会不会减弱哪?若是我们这些小商小贩能够文明经商、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依法纳税,会不会减少一些矛盾哪?其实,政府对那些弱势群体扶持一下,降低或取消一些特定人群(如特困、伤残、农民工等)相关的税费并不难,难的是官员的心思不在这里,都花在政绩上面了。一个城市你就是把它整成一个一尘不染的花瓶,唯独缺少了人气又能怎样?
不可否认,改变前面所说的一切需要时间和成本,而就目前出现的这些执法违法案件,我也理解为是这个改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因为,我们现在还处于一个“人本位”、“官本位”依然左右一切的时代。但是,这不能影响我们去打击和制止这些害群之马,也不能妨碍我们对这个执法部门的整肃与监督。从已经暴露出来的“城管”违法执法的案件看,粗暴执法、违规执法,乃至违法执法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已经为国人所侧目。如不大力加以整顿,很难平息国人之愤,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国家倡导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讲了十余年了,可曾见到有多大成效?沿袭数千年的为官之道已经人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要不怎么人人都想为官,家家族族都想出仕哪?自古以来,官员出行都讲究鸣锣开道、肃静回避,这叫以视官威。现在这种形式上的东西没了,但在大小官吏们的心里依然存在。不用展开,大家懂的。一方面,国人痛恨官吏的腐败与凶暴,另一方面,大家又趋之若鹜。正如石勇所言:“人们会发展到,无论有无机会挤进利益集团里,也无论他们多么痛恨采用各种手段占有较多社会资源的人,骨子里,他们其实是想成为这种人的。所以,痛恨腐败,某种意义上,只是痛恨自己没有机会腐败而已;骂公务员,也只是痛恨为什么公务员的职位不是给他。”这样的“社会性格”是完整的吗?这种心态的为官者,很难真正把百姓的利益与疾苦放在心上,也很难把草民的诉求、争辩与抗争放在眼里。既然有老子第一、舍我其谁的想法,自然也就把法律法规撇到一边了。如此一来,执法者违法也就不奇怪了。
中国人讲究人情也是出了名的,之所以选择法律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此前数千年,中国人在骨子里是认可人治社会的,眼睛里不出现鞭影都不知道怎么迈腿走路了。从最近这几十年看,国人的道德观急速下滑,物欲横流、自私自利,这就直接导致自律的严重缺失。说句不太受听的话:要是放任自流、任其而为,天安门城楼可能玄点儿,天安门广场一定会像姜昆说的变成农贸市场。所以,闲散兄有一句话似乎不妥:“这些享受着纳税人血汗的‘管理者’,却每每成为纳税人的对立面……”这些被管理的对象,大多不是合法合规的纳税人。这是实情,这一点我们也用不着撂出如此混淆不清的狠话来。
现在有一种声音开始甚嚣尘上,那就是取替“城管”,或干脆取消“城管”。可是,这是不是另一种矫枉过正、因噎废食哪?中年以上的人都会记得以前排队买冬储菜的情景,邻里相互帮忙、社会齐心响应,等销售完毕,全民动员搞卫生,一夜之间街道整洁如初。现在行吗?“城管”的消失必须是功能性的消失,我真心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因为,那将是我国民生大为改善、社会保障极为健全;政府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服务于民(这是个大前提),而国民得以安居乐业,视遵纪守法为荣,缺乏自律为耻;以讲究公德唯尚,不当获利为耻的美好时代。
不是有句话吗:一切皆有可能。 绝无调侃之意,慢慢等着吧。
作者: 离离 时间: 2013-7-24 11:53
当法律越来越有弹性时,任何一个政府管理机构都会是指向百姓的矛。
所以,宋朝的观点适用任何一个管理机构。
也所以,城管之殇,不仅仅是城管。
作者: 离离 时间: 2013-7-24 11:55
大禹治水是用通,而不是用堵。
但我们现在的管理一直是在堵,即使没了城管,也会出现其它的职能机构。
作者: 离离 时间: 2013-7-24 14:46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7-24 12:31 
警察粗暴执法的没有吗?
也有。
只不过不像城管那样直接与弱势群体对峙,他们的对像是罪犯、嫌疑犯等个 ...
你的话正是我没说的话。
作者: 离离 时间: 2013-7-24 14:51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7-24 12:35 
现在的政府仍在沿用七八十年代的管理方法,孰不知现在网络的力量如此强大。
由于事件都是突发性,所以政 ...
法律是人类的底限。
当权力大于法律的时候,要依靠个人的素养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很难。
所以,政府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整理好自己的管理队伍,把权力关进笼子,然后才能谈为人民服务。
作者: 丹江诺儿 时间: 2013-7-24 17:33
提起“城管”我想到的就是开着篷车乱窜的人,对骑三轮车小贩围追堵截的家伙!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7-24 22:27
真是条分缕析,抽丝剥茧~~~说的很全面!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7-24 22:27
这文字很棒!
作者: 雁渡寒潭 时间: 2013-7-25 20:31
头疼,睡一觉去,回来好好欣赏
作者: 邹平高远 时间: 2013-7-25 21:02
看了贴子,讨论的非常好。若楼主同意,我想把这个页面发在我们单位的城管动态上。学习了。
执法中也有些小感悟:我们驱逐占道经营的摊贩,有个阿姨在那里大骂政府欺负人,晚上再路过那里,还是那个阿姨大骂这些乡下人没素质,瓜果菜皮满地仍。
由此得出个小结论:中国人所痛恨的那个群体并不是固定的,是随自已的利益与心情随时改变的。通过这个结论,有些事情不必认真。
再就是,我盼着取缔城管这个单位,真心的。
作者: 邹平高远 时间: 2013-7-25 21:09
再一个城管面对的都不是弱势群体。没一个是,我工作十年,没遇上一个。最近接触的那个是我们这里商厦门口贴手机模的一个黄毛,我还没驱赶他他主动策反我:别干了,你小公务员一月的收入还没我几天的收入,如果你愿意,你摆一桌,我收徒。
我说你别影响行人走道啊你,再一个收摊时把地上的羔纸捡喽。
作者: 邹平高远 时间: 2013-7-25 21:12
“要是放任自流、任其而为,天安门城楼可能玄点儿,天安门广场一定会像姜昆说的变成农贸市场”这句深以为然。
作者: 邹平高远 时间: 2013-7-25 21:22
闲散的城管我也看了,真的是貌似往祖宗十八代上挖,但没挖出个所以然来,我初看还联想到宋朝的灭亡因宋朝的“市监”不力所致呢。
不过一句“什么东西”道出了他心中的悲愤。淋漓尽至,但愿取消城管后不再有这样的悲愤。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3-7-25 21:31
以后城管队员应该从小贩当中选拔,让文明经营、守法经营的小贩有机会加入城管队伍。
作者: 邹平高远 时间: 2013-7-25 21:40
我有时想,当有些人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鸟瞰站在道德最低点上的那个群体时,是不是会想:把这帮逼都消灭了,整个社会都成高尚的人了!
其实这种想法也只是让他们思想上一时酣畅而矣,如吃前段时间批判了的槟榔果,兴奋一下,接下来是无尽的空虚,他们还会找下一个至低点。
所以,各行业也都要小心成为至低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以人民群众是道德的至高点,我以为“士”阶层是道德的至高点,我以为德先生与赛先生是道德的至高点。可看看近百年的路,又怎么样呢?哪个阶层是至高点?
作者: 邹平高远 时间: 2013-7-25 21:42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3-7-25 21:31 
以后城管队员应该从小贩当中选拔,让文明经营、守法经营的小贩有机会加入城管队伍。
别说了,加进来照挨骂不误!
作者: 为着明天 时间: 2013-7-25 23:10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3-7-25 21:31 
以后城管队员应该从小贩当中选拔,让文明经营、守法经营的小贩有机会加入城管队伍。
附上石勇的那段话。
作者: 为着明天 时间: 2013-7-25 23:15
本帖最后由 为着明天 于 2013-7-25 23:40 编辑
畸形发展的社会,各种矛盾升级恶化的根源是串天猴般飙升的房价。
作者: 笑熬浆糊 时间: 2013-7-26 08: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3-7-27 11:41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7-24 12:27 
宋朝兄又提到石勇的“社会人格”,并且以此作为论据,重复且肯定了石勇的话,即:“人们会发展到,无论有无 ...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仁人志士们是不是更有理由悲观哪?
其实,医者指出病患并不是让患者绝望,即使他治不了或许别人可治,现在治不了以后可治。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3-7-27 11:45
邹平高远 发表于 2013-7-25 21:02 
看了贴子,讨论的非常好。若楼主同意,我想把这个页面发在我们单位的城管动态上。学习了。
执法中也有些小 ...
对于管理而言,是有时间区间限制的,这是因时因势而定,也要因时因势而变。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3-7-27 11:49
邹平高远 发表于 2013-7-25 21:40 
我有时想,当有些人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鸟瞰站在道德最低点上的那个群体时,是不是会想:把这帮逼都消灭了, ...
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没错,但由谁来恒定道德的至高点与至低点哪?{:soso_e113:}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