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陌上霜月长亭柳 [打印本页]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10-20 00:29
标题: 陌上霜月长亭柳
本帖最后由 愿言思归 于 2017-10-20 00:32 编辑
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辽远,漫步在陇上,留连于落叶缤纷的银杏大道。或在秋雨绵绵的天气里,端一杯清茶,看着窗外飘零的雨滴从玻璃上划出一道道的纹路,树叶被雨水洗润的碧绿,路人举着伞,匆匆而过。这时节,拿起一本唐诗,或一本宋词,欣赏之下,古人的浪漫和天才,细腻多情的篇章,自然给我这个红尘中人,一方安静的乐土,不亦说乎?
《诗经》中已经有了描写景物的诗篇,但唐朝的田园诗达到了诗词的有一个高峰,虽不敢断言无后来者,至少是前无古人。承盛唐气象,其胸襟辽阔,山水田园已经成为诗人的精神家园,秀美山川,小溪明月,天人合一的境界,既有红尘滚滚的世俗,又有清静无为的禅理。宋代的田园词,除去气势,或许内心对宋的感情因素,其更贴近生活,朴实自然,精品不输唐田园诗。
《 小雅·采薇》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就是非凡用笔,环境,气候,人物,思念之情,集中16字内,堪称精炼之典范。
《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柳永(宋)
【满江红】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鸟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如果边塞诗和豪放派尚能分出高下,而且可能大多数人从感情和气概上,更倾向于唐诗。但具体到田园诗词,唐诗如王府高门大户,虽雍容华贵,但离我等尚远。我个人更喜欢宋词一些,其画面感扑面而来,仿佛置身其中,那种团聚悲离,漂泊不定,山水之间,泥土芳香,当门烹鸡沽酒,更加贴近生活。宋词多以注重意境同时写实,真实而巧妙的表达艺术。
如果在宋以后,尚能独立成篇,非元曲莫属。如唐诗为阳春白雪般翩翩佳公子,宋词为小家碧玉,则元曲当仁不让为“下里巴人”,虽然,但个别元曲,也是能与唐诗宋词比肩。虽然对大多数元曲不太欣赏其格调,天然拒之,但不妨碍我喜欢其中的个别作品,比如:
【越调·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突出了旅人的悲凉情感,描写秋季凄凉萧条景色,表现旅人孤苦惆怅情怀的景色十个: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将旅人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景色之中,最后以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将全词推向高潮。如同钢琴曲平缓中的铺垫,到此忽然激昂壮烈,一下将人的情绪完全调动起来。个人陋见,如果元曲能和唐诗宋词并提,此首的作用如何估计也不会夸大。
《摸鱼儿 雁丘词》
元好问(元)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我不用介绍,我相信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基本都应该记住这首词。当年我也是从小说里看到这首词的,坦白说,当时虽然非常年轻,当仍然被震惊的五体投地,并牢牢记住了这首词。读书读诗篇不是给别人看的,它绝不仅仅是让你有了谈资和炫耀的资本,更因为你把书读懂悟透,有了自己的真正见解,不仅你自己享受其中的真趣,而且你还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明清两代以小说见长,几乎没有能够媲美的唐宋的词人。尤其清代,以蛮夷之血腥残忍战胜了关内的文明,文化传承和底蕴无法被人看好。在纳兰性德身后那个留下上万诗篇的乾隆皇帝,附庸风雅,其词堪堪和几百年后的诗词大跃进有的一比。
但以满清铁血的彪悍民族,入关几十载,竟然出此杰出词人,也是异事一桩。纵观古今上下,五代十国、辽、金、西夏、蒙各族统治者,几乎见不到能够学习和发扬汉文化如此高超的异族之人。而且特别诡异的是,一个马背得天下的异族之人,其词风颇近南唐后主,更奇怪的是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这个曾发出“几曾识干戈”的香风软雾中的皇帝,如果知道千年后一个铁血民族的皇室贵胄,竟然词风和他一样,不知道应该是喜是悲?
他的词,无法具体归于哪一类,间杂各家,形成别具一格。
【蝶恋花】
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从最前面的今古鹤山无定据到青冢黄昏路,极具悲壮苍凉,大漠孤烟之意,但后面两句,词风忽变,如同小儿女窃窃私语一般,情绵绵意切切。但两者的结合是如此完美,一往情深深几许的后面,由情转景:深山、夕照、秋雨。对应前面的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景物和感情矛盾的统一,极具反差的谐和,无数的征战,前仆后继的勇士们,马革裹尸,最后的一片深情化作青山夕照深秋雨,读到这里,岂能不被这突兀其来的伤感凄美画面感动的泪如雨下?真是天才般的驾驭文字高手。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和人相处若总像刚刚认识的时候,多么的美好和温馨,那样的专情和快乐。怎么会转瞬就变成了路人?自己变心却去指责别人变心。千年前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尚且互相理解,死而无怨,你又那什么去和唐明皇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相比?
此词的第一句,如同一颗皇冠上的钻石,让纳兰性德闪烁在诗词的星海中,并将永久熠熠生辉。没有华丽的词汇,也没有豪言壮语和吴侬软语,极为普通的几个字,带来的是感情的变化的原因,思想的哲理。最简单的有时就是最复杂的,最单纯的有时也是最有效的。面对近乎白话一般的这句话,我们除了叹服佩服,只有兴起望尘莫及之感。
[attach]467730[/attach]
作者: 蓝裙子 时间: 2017-10-20 00:30
纳兰的词非常赞。。。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10-20 00:32
花花还没有休息?
作者: 蓝裙子 时间: 2017-10-20 01:16
睡了,晚安。。。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7-10-20 08:23
对于诗词,我也很喜欢。
短短一首诗或一阙词,却能包罗万象,将一世的情感都表达出来,不得不佩服诗人们的才情。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7-10-20 08:24
思归版主的解读很棒,明月学习了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7-10-20 08:24
思归版主的解读很棒,明月学习了
作者: 耶律折腾 时间: 2017-10-20 08:27
来看过,好!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7-10-20 08:38
很好
可以冒泡后的第一个回复给你了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7-10-20 08:41
千年前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尚且互相理解,死而无怨,你又那什么去和唐明皇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相比?
---
你又拿什么去
纠个错字哈
很多时候指责别人,是为了自己心安
作者: 若轩 时间: 2017-10-20 08:45
本帖最后由 若轩 于 2017-10-20 08:46 编辑
思归兄的文学功底不浅
解读很棒,赞!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10-20 10:21
有道理,精辟,
我觉得音乐方面,毋庸置疑西方的小提琴和钢琴肯定要略胜一筹,如果论起诗篇,西方的什么十四行诗,和我们的诗经,唐诗宋诗,差距万里。
诗词如同写意,大写意画。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10-20 10:23
折腾兄,那个红叶的拍了没拍?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10-20 10:24
拍吧,后两字节约了。
第一个回复给我,我给你一个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10-20 10:25
谢若版
注意保养身体,祝好!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7-10-20 10:46
唐诗宋词,诗画合体,形神栩栩,呕心沥血,情景交融,一字一境,美轮美奂,历经风霜,穿越时空,亘古不灭。牛帮兄解读秋诗词韵,古今互文,别有一番雅兴和情境,令人共鸣。。。。。
作者: 妖精七七 时间: 2017-10-20 11:56
貌似来自弈城的男子都那么诗情画意呢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10-20 21:06
古人的天分无可比拟。
唯有拜服。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10-20 21:08
对酒当歌,何以解忧?
红酒啊,红酒!
作者: 妖精七七 时间: 2017-10-20 21:19
老鼠敢吃不?烤老鼠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10-20 21:50
走遍四方,生牛肉、醉虾、三文鱼、油炸蚕蛹、蝎子。。。
只要是食物,没有不吃的。
据说广东有个三吱,愿尝试。
作者: 妖精七七 时间: 2017-10-20 22:01
吃货。小视频发不上来,我在BBQ,有老鼠,有生蚝。
你说的那些我都不敢吃。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