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姑妄言 采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1-7-17 16:22
标题: 姑妄言 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摽梅,我们对摽不那么熟。相对而言,我们对采就熟多了。
采蘑菇俗,采芙蓉雅;这两个采一样不一样?采是揪?是掰?是剜?是剪?是薅?是扽?
采煤,采油;你要说采是挖,采煤没问题,采油就差点儿,采油大家都懂,你译成挖油倒别扭了。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1-7-17 16:27
好喝一口春茶,那芽尖儿,可是玉指掐下来的?妈呀,采茶其实居然是掐茶!得啦,还是泛说采茶罢!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1-7-17 16:33
采,是个动词。这话不是权威说的,却足以成为经典!意达矣。

作者: 狗毛毛    时间: 2021-7-17 16:38
学术研究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1-7-17 16:41
人到底为什么需要文化?是拿来垫脚以示自己高吗?呵呵呵,余家馒头最地道,怎么嚼怎么有味道,失了本真而不自知。
馒头就是馒头,文无第一,博采众长才是道。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1-7-17 16:48
狗毛毛 发表于 2021-7-17 16:38
学术研究

你刚体检一溜够,肯定是要采血的,还是动词,此时抽最贴切。和采蘑菇的采,意无别,状不同。

作者: 道路    时间: 2021-7-17 16:50
我也是这样译的。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1-7-17 16:54
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1-7-17 17:00 编辑
道路 发表于 2021-7-17 16:50
我也是这样译的。

得道。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1-7-17 17:00
采耳,就是掏耳朵嘛,那份舒服那份享受!哦,掏,原来掏是采的最权威解释呀!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1-7-17 17:07
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1-7-17 17:20 编辑

红妆照水人见好,涉江采菱何可道。


引经据典,刘庄主曾对采耳做了千古经典的注。采,掏也。那么采菱就是掏菱角。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1-7-17 17:12
策杖山中行,
忽患尿急清。
贾岛揣推敲,
不及采屌灵。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不靠谱的酸菜鱼    时间: 2021-7-17 17:36
庄主此言有理啊!过分追求单个字意反而会误解了整句!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1-7-17 17:39
不靠谱的酸菜鱼 发表于 2021-7-17 17:36
庄主此言有理啊!过分追求单个字意反而会误解了整句!

戏言:“本科专业生物,硕研毛毛虫,博士研究毛毛虫脖子上第三根毛”。

作者: 不靠谱的酸菜鱼    时间: 2021-7-17 17:41
刘庄主 发表于 2021-7-17 17:39
戏言:“本科专业生物,硕研毛毛虫,博士研究毛毛虫脖子上第三根毛”。

博士后专攻第三根毛的上半段~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1-7-17 17:43
不靠谱的酸菜鱼 发表于 2021-7-17 17:41
博士后专攻第三根毛的上半段~

为显深奥,可改毛囊。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