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5 14:56
牧之
知音 发表于 2022-5-5 15:03
我选1
老百姓,只须让他们听话,不要让他们知道太多。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5-5 15:1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5-5 15:1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2-5-5 15:22
恩。
学而知之的君子,困而知之的草民,明白。
知音 发表于 2022-5-5 15:11
你跟我想的一样吧?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5-5 15:1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2-5-5 15:28
我猜测,咱俩都没系统读过孔孟子,一起跟着学而时习之哈。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2-5-5 15:30
知和智,那时候是一个字。
再想想。
知,是知道、了解、知识;智,是智慧、智力、可引申到开启智慧。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5-5 15:43
泛泛地讲,智,确实可以与 知 通。
具体到这一句话,知 不必解作 智。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5-5 15:28
生而知之,意思是心中有天道,人心直接天道。这就是圣人。
大人虎变,其文炳也。这种人天生灿烂 ...
水阔山长 发表于 2022-5-5 16:12
经典!到位!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5-5 16:23
生而知之的圣人,学而知之的君子,困而知之的草民。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5-5 16:23
生而知之的圣人,学而知之的君子,困而知之的草民。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5 16:37
武训是僭越了。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5-5 16:23
生而知之的圣人,学而知之的君子,困而知之的草民。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5 14:56
牧之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2-5-5 16:50
武训与孔子差了两千多年,不能这么比较吧?
庄主,你倾向哪种时况断句?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5-5 16:58
其实圣人的概念也是有严有宽,孔圣人,孟亚圣,这是比较严的;书画有书圣画圣,还有武圣人,看,是不是宽 ...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5-5 16:58
其实圣人的概念也是有严有宽,孔圣人,孟亚圣,这是比较严的;书画有书圣画圣,还有武圣人,看,是不是宽 ...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2-5-5 17:00
哈!你这是属于第几个断句?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5-5 16:58
其实圣人的概念也是有严有宽,孔圣人,孟亚圣,这是比较严的;书画有书圣画圣,还有武圣人,看,是不是宽 ...
水阔山长 发表于 2022-5-5 17:04
哪种断句,都代表了一种思路,都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操作。无一定之规。任何人的解读都是一种参考,真正的 ...
知音 发表于 2022-5-5 17:11
“民可使由之”可解为现实中适宜民众的、民众认可的,应当允许、放手民众去践行。
“不可使知之”便可理解 ...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2-5-5 17:28
又变了?弃1选4了?
好,我再跟。哈!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2-5-5 16:50
武训与孔子差了两千多年,不能这么比较吧?
庄主,你倾向哪种时况断句?
简一竹 发表于 2022-5-5 19:10
2对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5 14:56
牧之
随一 发表于 2022-5-5 20:19
若是生而有知。那么:
大玲小芳 发表于 2022-5-5 19:4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就彰显开明治理。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2-5-5 20:25
哈,太好了,这是第7种断句。
有才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5-5 15:43
泛泛地讲,智,确实可以与 知 通。
具体到这一句话,知 不必解作 智。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2-5-5 23:17
不可使,智之。
——“你不会?那我教你呀”。
不可使智之。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5 23:29
使智之。
使使动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2-5-5 23:17
不可使,智之。
——“你不会?那我教你呀”。
不可使智之。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5-6 07:16
整个句子的意思,按照我的理解,本来是:
"可使民由之,不可使民知之。"
知音 发表于 2022-5-6 20:00
这个方法就是1
水阔山长 发表于 2022-5-5 16:12
经典!到位!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