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也封在家里了,楼里出了阳性。是昨晚开始封的,现在说的是封5天(希望不会5天加5天😁),足不出户,核酸等上门。过去这种情况很可能被转运集中隔离,但现在都改居家了,二十条之后巩固了这种做法,很好。
这种变化的最大动力是因为集中隔离的资源不够了,必须让过去集中隔离的大部分人改为居家隔离。就北京市来说,今天公布的昨日最新数据是154+808,新增接近了上千例,这当中有266例是社会面筛查人员,应该包括我这栋楼里查出来的人。按过去的做法,出一个新增,被集中隔离者少说也得上百人,也就是说这266例新增,应该会导致3万名左右被隔离者,甚至更多。这个数字今后几天还可能更多,北京市哪有那么多集中隔离的资源?
事实上,北京整个防控体系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精准防控需要精准细致的流调和对高危人员的有效管控,另外需要各种配套资源的辅助。
北京的防控体系应对一天几十个、上百个病例,摸清它们的传染链,阻断疫情传播是能够做到的,但是现在一天上千个病例,这个体系很难不出现一些漏洞。首先流调的质量势必下降,过去病例少,做流调的都是专业人员,研究得很细,公布出危险点位,老百姓议论纷纷,全都记住了。现在一天这么多新病例,把流调搞清楚,危险点位公布出来,大家也都记住,这已经超出了北京基层和社会上的现实能力。
北京市收治病人的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肯定已经爆满,新出了病例,周围邻居不再像过去那样再去集中隔离了,改为居家隔离,防控效果多少会打一点折扣。有人说,那就建更多方舱,把更多宾馆改为集中隔离点。问题是那样做并不容易,因为集中隔离点不仅需要场地,而且需要大量管理人员。听专业人士说,一百名集中隔离者,怎么也得要20人提供服务保障,北京假如今天新增3万名集中隔离者,就意味要新增至少6000名服务保障人员。明天看样子还会增加感染者,再增加几万名集中隔离者,又需要新添万八千服务保障人员。那样的服务保障力量是很难动员组织起来的。
所以老胡被封在了家里,而不是去集中隔离点。其实老胡大约10天前从浙江回来,就被要求居家隔离了3天。当时社区指导我居家隔离时说,我待在家里就行了,足不出户,会有大白上门为我做核酸,帮我带走垃圾。但是社区做不到这些,后来我经同意自己下楼做的核酸。我当时就觉得事情不妙,北京市的防控指令虽然下达了,但是一些基层力量做不到,因为人手太紧张了。老胡的妹妹在一个基层办事处工作,我知道他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紧张疲惫状态。
防疫是对抗病毒,但防疫的策略也一定是与现实形势紧密互动的,因为现实是客观的,我们与之博弈的结果不光取决于意志,还取决于力量的对比。北京市仍在竭尽全力,从周末开始,北京加大了防控措施,迅速进入了部分地区停堂食、居家办公的状态,城市的绝大部分社区仍然开着,被封的只是楼栋和单元,但城市相当程度上静了下来。看看这几天的防控升级能否起作用吧,未来几天是决定性的。如果疫情能够平缓起来并且掉头下行,局面将柳暗花明。如果病例继续上升,病毒在社会面继续扩散,那就意味着北京市现有体系和资源挡不住奥密克戎的攻势,必须采用新思路新办法对付它。
我们需要为奥密克戎冲破现有防控体系未雨绸缪,提前构建新办法新防线。毕竟现在绝大部分感染者都是无症状和轻症,我们的防线就算失去了外城,但是守住内城,阻止疫情制造大量重症和死亡,仍是绰绰有余的。我们在这个冬天大概做不到所有感染者清零,但我们力争重症清零,瞄准易受病毒攻击的脆弱群体加强防护,仍大有可为。我们的防疫并未失败,北京的重症掰着手指头能数得过来,广州几乎是零重症,这怎么能算失败?
海鲜酱 发表于 2022-11-21 17:29
北京近两天已经新增3例死亡病例。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2-11-21 18:27
都是老人基础病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22-11-22 09:53
杂谈好几个沙发
我都给你留着呢
海鲜酱 发表于 2022-11-21 21:09
病毒专挑病号玩
海鲜酱 发表于 2022-11-21 21:09
病毒专挑病号玩
花钱没买着 发表于 2022-11-22 10:28
不是病毒专挑病号,而是这几个弱者的抵抗力不行了,即便本次不死于新冠病毒,也要另找个机会死于旧冠某 ...
花钱没买着 发表于 2022-11-22 10:28
不是病毒专挑病号,而是这几个弱者的抵抗力不行了,即便本次不死于新冠病毒,也要另找个机会死于旧冠某 ...
海鲜酱 发表于 2022-11-22 12:44
是的。
Covid-19的超强传播力使它成为当今世界的老年人杀手。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中青年不堪一击。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2-11-21 16:47
有点顶不住了
坏菜 发表于 2022-11-22 18:20
胡说几次就行了,老胡说就没人跟你玩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