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生物学也需要一个双缝实验 [打印本页]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2-12-18 11:03
标题: 生物学也需要一个双缝实验
随着检测手段的快速进步,比如核酸(SARS那年还没实际应用),将来人类会更多、更快的发现微生物攻击。不必像过去那样,稀里糊涂被干死。当今人类不怕大的,只怕小的。地球上的所有肉眼可见生物,都已经被人类征服,并开始对它们实行保护计划。而对于微生物,人类则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尤其像病毒这种极小生物,就像物理学的微观世界,很多都无法解释。如果把病毒看做量子,也有自身的诡异特性,那现在就差一个生物学的“双缝实验”。
这次新冠病毒同样带来很多困惑,比如在同一地区,感染同一型病毒,甚至年龄相仿且无基础病,可感染后的症状和难受程度却相差甚远。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比较容易想到的是免疫力,可究竟是强的好,还是弱的好却不一定。钟南山提出一种观点:感染病毒的浓度。这个也有道理,但它比免疫力更难判断。谁知道病毒有多浓?所以要想少受罪,那就再坚持一下,尤其是北方,最好熬过冬天。毕竟第一波感染人最多,医疗资源不够只能让发高烧的人硬扛。不知这算啥狗屁建议?
现在国外研究的二次感染、长新冠等数据逐渐流出,早告诉河海要严防,非跟我梗着脖子较劲。这次真的杨过了,但仍需严防,二次感染、长新冠等都有相当比例,不可掉以轻心。花花那是没办法,天天暴露于病毒环境,能防30天不感染就是英雄。其他非高危行业,只要多注意,即使早就躺平的国家,上班族没感染的也有的是。咱们的宣传,习惯于极端式,防感染时就清零;不防了就全感染一遍,谁都没跑。不知有多少河海就这样入了坑。
作者: 海鲜酱 时间: 2022-12-18 11:06
是的,能不感染就别跟风,这毕竟是一种传染病,不好玩的。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2-12-18 11:09
小孩发过来的,我觉得好玩就用上了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2-12-18 11:11
明年三月世卫有可能宣布结束新冠大流行,如果我们那时仍是高发,那就成了“疫情区”,情况大为不利。也许现在着急赶进度。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2-12-18 11:21
现在终于可以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攻击了,但立刻产生一个哲学问题,是与之共存?还是把它们消灭?SARS的时间太短,还不足以明确,但这次应该能得出主流结论了。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2-12-18 12:48
你这叫新冠前遗症,得得一回,要不治不好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2-12-18 12:49
我们同事有得肺炎的,看着比我壮 ,还年轻,比我还厉害。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2-12-18 12:53
俺说了,第一波不凑热闹,后面看情况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2-12-18 12:55
确实很怪,好像全凭撞大运。但身体好的死的少,这是真的。可活罪难免。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2-12-18 12:56
老多自我保护不错,河海基础病不应该先得,他还不听。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2-12-18 12:56
这次我通过新冠还真体验了一回上呼吸道感染,就是集中在嗓子眼脖子附近,肺里没感觉。挺神奇的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2-12-18 12:58
本帖最后由 闹热 于 2022-12-18 13:00 编辑
可很多还有一咳胸疼的,不一样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2-12-18 12:59
我仍然坚持,这病没搞清。就是没辙了,只能都躺平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2-12-18 13:02
现在国外研究的二次感染、长新冠等数据逐渐流出,早告诉河海要严防
这是真的。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2-12-18 13:05
老鹰那儿没事吧?现在大城市重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2-12-18 13:07
得一回你就门清了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2-12-18 13:10
除了你自己的亲身体验,其他不是也是听别人说吗?我也是听人说啊。听多了再汇总。俺早就觉得北方比南方症状重,现在也承认了吧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