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永遇乐·长忆别时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09:40
标题: 永遇乐·长忆别时
记得昔时,景疏楼轩,明月照人。清樽美酒,狂饮写诗,豪情满怀溢。又别三春,时光如水,落花时节思君。珠帘燕、问却无语,欢情怎奈缘薄?
今传鸿信,说与情深,曼妙词句入惬。知音难觅,海内知己,琴声激赏听。岁月易驰,芳华如梦,君在玉堂得意。凭栏望、月光流丽,君应念我。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09:40
原文。永遇乐·长忆别时

苏轼〔宋代〕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09:41
译文
八月十五日孙巨源离开海州,这之前我在景疏楼上为他送别。后来不久他又与我在润州相聚,一路同行到楚州才分别。我十一月十五日回到海州,与太守相会于景疏楼上,(想起巨源兄)所以作这首词寄给巨源。
我时常回忆,我们分别的时候,坐在景疏楼上,那月光像水一般。喝着美酒,唱着清歌,可惜友人难留,只有月光跟随着你一同到千里之外。你走之后正好三个月了,月亮圆满了三次,今天,又是一个月圆之日,我一个人喝着酒,冷冷清清,与谁同醉?我卷上珠帘,凄然地看一眼月影,同着月光,一宿无眠。
今天有个客人,来自濉水旁,他告诉我你也很想我。你的相思泪(凭借)融入清清的淮水,流进大海。而今你在哪呢?你在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你在宫中,在漫漫长夜里,露水沾湿了被子。这时的你,在回廊里看着月亮,也应该暗暗思念我吧。

注释
孙巨源,名洙,苏轼友人。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
景疏楼,在海州东北。宋叶祖洽因景仰汉人二疏(疏广、疏受)建此楼。
润州,今江苏镇江。楚州,今江苏淮安。孙巨源离海州后先南游江苏一带,于十月间与离杭北赴密州的东坡会于润州,东坡作《润州甘露书弹筝》诗和《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词(前录)。二人同游扬州等地,至楚州分手,继而,之后。
十一月十五日:当为十月十五日吗,“一”为后人误加,因为海州在密州南四百余里,而苏轼十一月三日已到密州任。参张志烈先生《苏轼由杭赴密词杂论》(载《东坡词论丛》)。
太守:汉时郡长名。宋时改郡为府、州,长官称知府、知州,但仍习惯称太守。此指继知海州的陈太守(名不传)。
三度:指三度月圆。孙巨源八月十五日离海州,至东坡十月十五日作此词,三见月圆。
孤光:日月之光,此指月光。唐贾岛《酬朱侍御望月见寄》:“相思唯有霜台月,忘尽孤光见却生。”方千《君不来》:“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东坡《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
伊:第三人称代词。指月。
濉:水名,宋时自河南经安徽到江苏萧县入泗水。
使君:指孙巨源,甫卸知州任,故仍以旧职称之。以上三句谓客人带来孙巨源对自己的问候。
凭仗:凭借。元稹《苍溪县寄扬州兄弟》:“凭仗鲤鱼将远信。”
西垣,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别称西垣,又称西台、西掖。清禁,宫中。时孙任修起居注、知制诰,在宫中办公,故云。
永:长。露华:露水。侵被:沾湿了被子。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09:41
创作背景
  这首词一般认为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东坡在孙巨源离海州三月后经行海州,登景疏楼,想起与孙巨源润州相遇,楚州分手的往事,不由心有所动,遂作此词。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09:42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是为寄托对好友孙巨源的怀念而作。

  上片由设想巨源当初离别海州时写起,以月为抒情线索。首三句写景疏楼上饯别时“明月如水”;“美酒”三句写巨源起行后明月有情,“随人千里”;下六句写别来三度月圆,而旅途孤单,无人同醉,唯有明月相共,照影无眠。几种不同情景,层深递进。但这都是出自词人的想象,都是从对方在月下的心理感受上落笔,写得极有层次,形象逼真,情景宛然。词人这样着力刻画,表面上是映托巨源,实际上是写词人自己怀人之思。

  过片三句点破引发词人遥思之因,有客从濉上来,捎带了巨源“深意”,遂使词人更加痴情怀念。“凭仗”三句,又发奇想。淮河发源于河南,东经安徽、江苏入洪泽湖,其下游流经淮阴、涟山入海。此时孙巨源在汴京,苏轼在海州,友人泪洒清淮,东流到海,见出其思念之情深;自己看出淮水中有友人相思之泪,又说明怀友之意切。举目所见,无不联想到友情,而且也知道友人也必念到自己。淮水之泪,将对方之深意,己方之情思,外化为具体形象,设想精奇,抒情深透。“而今”以下六句,又翻进一境,再写意想中景象,回应上片几次点月,使全篇浑然圆妥,勾连一气,意脉层深。“夜永”句设想巨源在西垣(中书省)任起居舍人宫中值宿时情景,长夜无眠,孤清寂寞,“此时看、回廓晓月”,当起怀我之情,刻画更为感人,有形象,有情思。词人不说自己彻夜无眠,对月怀人,而说对方如此,仍是借人映己。最后“也应暗记”,四字可谓神来之笔,这里有人有我,深细婉曲,既写到了巨源的心理,又写出了自己的深意,是提醒,也是确信巨源会“暗记”往日的情景,二人绵长情思,具见言外。

  此词以离别时的明月为线索抒写友情,艺术上别具一格。全词五次写到月:有离别时刻之月,有随友人而去之月,有时光流逝之月,有陪伴词人孤独之月,有友人所望之月。词之上片以写月始,下片以写月终,月光映衬友情,使作品词清意达,格高情真。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09:42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09:42
欢迎赏评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09:55
锦衣  这个词牌我很稀饭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09:57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09:55
锦衣  这个词牌我很稀饭

那么好
……^_^
小溪周末愉快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09:58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8 09:57
那么好
……^_^
小溪周末愉快

嗨皮锦衣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10:07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09:58
嗨皮锦衣

快乐秋千
……^_^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0:07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8 10:07
快乐秋千
……^_^

真好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10:10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0:07
真好

很舒服的感觉
……^_^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0:23
本帖最后由 夏小溪 于 2023-11-18 10:46 编辑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8 10:10
很舒服的感觉
……^_^
加一  很舒服  很喜欢
你这图图
这山不好爬   笑史了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10:35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0:23
这山不好爬   笑史了

依山傍水而闲居
真是高士逸人
……^_^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0:56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8 10:35
依山傍水而闲居
真是高士逸人
……^_^

山青水秀  嘿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0:57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0:56
山青水秀  嘿

山  是青青的山

水  是溪水潺潺


汗,捂脸儿飘走啵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11:02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0:56
山青水秀  嘿

风景特别好
……^_^
赏心悦目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11:04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0:57
山  是青青的山

水  是溪水潺潺

小溪把山与水更深层次的又解释了一下
不觉眼前一亮
令人豁然开朗了许多
……^_^
哈哈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1:08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8 11:04
小溪把山与水更深层次的又解释了一下
不觉眼前一亮
令人豁然开朗了许多

太汗了  我内是淘气呐

花开富贵  锦衣好图

作者: 旺灿灿    时间: 2023-11-18 11:08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8 10:07
快乐秋千
……^_^

咔咔。快乐秋千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1:13
旺灿灿 发表于 2023-11-18 11:08
咔咔。快乐秋千

撒花儿啵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11:17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1:08
太汗了  我内是淘气呐

花开富贵  锦衣好图

人生得意须尽欢
……^_^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11:18
旺灿灿 发表于 2023-11-18 11:08
咔咔。快乐秋千

咔咔好
祝贺快乐秋千
……^_^
周末愉快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1:18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8 11:17
人生得意须尽欢
……^_^

干杯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11:18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1:13
撒花儿啵

干杯
……^_^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1:19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8 11:18
干杯
……^_^

干杯

划小船不如荡秋千  哼呵哈嘿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11:21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1:18
干杯

同一时间想到同一句话
瞬间同频共振了
……^_^
欣赏奇迹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11:23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1:19
干杯

划小船不如荡秋千  哼呵哈嘿

秋千院落
美人衫飘
……^_^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1:28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8 11:23
秋千院落
美人衫飘
……^_^

大菜子儿也很多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11:40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1:28
大菜子儿也很多

哈哈
午饭快乐
作者: 旺灿灿    时间: 2023-11-18 13:49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8 11:18
咔咔好
祝贺快乐秋千
……^_^

锦衣,这是我们的快乐秋千,开心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3:55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8 11:40
哈哈
午饭快乐

嗨皮继续啦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3:56
旺灿灿 发表于 2023-11-18 13:49
锦衣,这是我们的快乐秋千,开心

加一  洗点衣服肥来继续嗨皮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8 14:00
旺灿灿 发表于 2023-11-18 13:49
锦衣,这是我们的快乐秋千,开心

今天阳光灿烂
……^_^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01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3:55
嗨皮继续啦

下午好
小溪
……^_^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02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3:56
加一  洗点衣服肥来继续嗨皮

好勤快的小朋友
……^_^
作者: 旺灿灿    时间: 2023-11-18 14:14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8 14:00
今天阳光灿烂
……^_^

等更新!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35
2、仿《咏孤石》

奇石兀立峰,侧有平镜湖。
汐浪拍岩梦,畔树沐晚风。
倒影波折皱,夕阳浸霞红。
独立云缭绕,孤秀迎旭阳。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35
原文。咏孤石

高丽定法师〔南北朝〕

迥石直生空,平湖四望通。
岩根恒洒浪,树杪镇摇风。
偃流还渍影,侵霞更上红。
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35
译文
远望孤石,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屹立在平阔的湖边,极目四方,空旷无际。
它的底部常有湖水拍打,浪花飞溅,石上生长的树木树梢伸向空中,承受着天风的吹拂。
孤石倒映在湖水之中的身影,像是自身浸染在水中一般,上空彩霞铺洒,更是五色生辉。
它独立挺拔在群峰之外,不与争奇;独自于秀洁于白云之中,永保高洁。

注释
恒:常。
树杪:树梢。
镇,通“整”。
偃流:倒映在湖水之中。
还、更:皆同又,表示连接和递进的副词。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36
赏析

  从南朝起,开始欣赏奇石,出现了以孤石为题材的咏物诗。刘宋鲍照、梁代朱超,陈代释惠标,都作有《咏孤石》诗,而写形传神,着墨孤傲雄姿的,要数此诗为冠。这首诗紧扣一个孤字,用多种手法,从多层侧面来突现孤石的孤高、孤坚、孤丽、孤秀的形态特征,蕴含着诗人孤傲于世的情怀、高洁于俗的美德。

  “迥石直生空,平湖四望通。”开篇把孤石放到一定的空间环境中来作总体描写;没有一定的空间环境,那孤石的“孤”就表现不出来。这里取远距离的视点,摄下了孤石及其整个背景的总体形象。开阔的平湖,浩浩渺渺,无边无垠。远望那孤石,像具有人的灵性那样从湖中生长起来,径直凌空,四面八方地瞭望整个湖面,没有任何遮拦和阻隔。这就以开阔的平湖作为背景,衬托和铺垫了湖中之石的孤高独拔,突兀凌空。孤石的这一整体形象,与人们的某种精神境界是相通的,它显示着诗人的某种情愫,而诗人又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它的身上,主客观相互交融的结果,就形成了形神兼备的诗歌意象,再不是自然界纯客观的“孤石”了。

  “岩根恒洒浪,树杪镇摇风。”第三、四句具体描写孤石的底部常有湖水拍打,浪花飞溅,其顶端长着树,树梢伸向空中,长久不断地承受着天风的吹拂。岩根,指岩石的底部;恒,常。镇,通“整”,如镇日,即整天;亦谓长久,褚亮《咏花烛》:“莫言春稍晚,自有镇花开。”孤石的上下左右,不是没有风,没有浪,诗人用一个“恒”字、一个“镇”(整)字,写出风吹浪打,四时不息,但孤石并没有随风摇摆,逐浪奔流,相反,则是“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这就是诗人所看重、所歌咏的崇高品格。

  “偃流还渍影,浸霞更上红。”第五、六句从另一个侧面,具体描写孤石倒映在湖水之中,投射出清晰的影子,像是自身浸染在水中一般,而它的形体沐浴在霞光之中,更象是被浸上了一层红色。偃流,倒映在湖水之中;渍,浸染;浸,浸泡,沐浴;上,染上;还,更,皆同又,表示连接和递进的副词。这里写孤石在霞光水色中怡然自得,借湖水而成影,取红霞以着彩,孤石像是取得了人的灵性,获得了人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不为外界自然所劳形、役使,而能驾驭自然、利用自然,使自然环境为我所驱遣,随我所怡悦。这就以孤石的美丽形象,展示了诗人的主观情操。

  诗人没有停留存外部形态的描写,而能更深一层的揭示孤石内在的精神美德。“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孤石可贵的美德就在于,它独立挺拔在群峰之外,不与争奇;独自于秀洁于白云之中,永保高洁。最后两句写形绘神,画龙点睛,透视了全诗咏物抒怀的思想主题。诗人明写孤石高洁的美德,暗写人的与世无争、出俗保真的纯洁情怀。诗人是南朝陈代僧人,虽然生平史书无载,而从他对孤石的激情赞美中,不难窥见这孤石的美德正是这位法师心灵的写照。

  这首诗大处落笔,宏观构象,孤石的总体特征鲜明夺目;气势雄浑,诗境深远,读之既有形态美的享受,又有神情美的启迪。这在六朝咏物诗中,而且出于一个来华求法的高丽法师之手,确为难得的佳作。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36
欢迎赏评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36
旺灿灿 发表于 2023-11-18 14:14
等更新!

咔咔
……^_^
上新了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38
3、仿《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风花雪月日笙歌。春天又临,芳菲入酒杯。花丛蝶舞曾携手,娇颜梦美香唇红。
青草池边凭栏立。为何新愁,丝丝为卿诉。小桥玉步款款风,月上树梢影娑婆。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39
原文。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五代〕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敢辞 一作:不辞)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39
译文
谁说闲情逸致被忘记了太久?每到新春来到,我的惆怅心绪一如故旧。为了消除这种闲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饮,让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体消瘦,对着镜子自己容颜已改。
河边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树成荫。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注释
鹊踏枝:词牌名,即“蝶恋花”。清王鹏运《半塘丁稿·鹜翁集》云:“冯正中《鹊踏枝》十四首,郁伊倘况,义兼比兴。”。
谁道句:近人梁启超云:“稼轩《摸鱼儿》起处从此脱胎。文前有文,如黄河液流,莫穷其源。”(《阳春集笺》引)。闲情:即闲愁、春愁。
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
敢辞:不避、不怕。朱颜,青春红润的面色。
河畔:河边,岸边。
朱颜:这里指红润的脸色。
青芜:青草。
平林:平原上的树林。李白《菩萨蛮》:“平林澳漠烟如织。”
新月:阴历每月初出的弯形月亮。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39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孤寂惆怅的言情词。全词所写的乃是心中一种常存永在的惆怅、忧愁,而且充满了独自一人承担的孤寂、凄冷之感,不仅传达了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个性,意蕴深远,感发幽微。

  上阕开门见山,首句用反问的句式把这种既欲抛弃却又不得忘记的“闲情”提了出来,整个上片始终紧扣首句提出的复杂矛盾的心情回环反复,表现了作者内心感情的痛苦撕咬。

  “谁道闲情抛掷久。”虽然仅只七个字,然而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了在感情方面欲抛不得的一种盘旋郁结的挣扎的痛苦。而对此种感情之所由来,却又并没有明白指说,而只用了“闲情”两个字。这种莫知其所自来的“闲情”才是最苦的,而这种无端的“闲情”对于某些多情善感的诗人而言,却正是如同山之有崖、木之有枝一样的与生俱来而无法摆脱的。词人在此一句词的开端先用了“谁道”两个字,“谁道”者,原以为可以做到,谁知竟未能做到,故以反问之语气出之,有此二字,于是下面的“闲情抛弃久”五字所表现的挣扎努力就全属于徒然落空了。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上面着一“每”字,下面着一“还”,字,再加上后面的“依旧”两个字,已足可见此“惆怅”之永在长存。而“每到春来”者,春季乃万物萌生之时,正是生命与感情觉醒的季节,词人于春心觉醒之时,所写的却并非如一般人之属于现实的相思离别之情,而只是含蓄地用了“惆怅”二字。“惆怅”者,是内心恍如有所失落又恍如有所追寻的一种迷惘的情意,不像相思离别之拘于某人某事,而是较之相思离别更为寂寞、更为无奈的一种情绪。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既然有此无奈的惆怅,而且经过抛弃的挣扎努力之后而依然永在长存,于是下面两句冯氏遂径以殉身无悔的口气,说出了“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两句决心一意承担负荷的话来。上面更着以“日日”两字,更可见出此一份惆怅之情之对花难遣,故唯有“日日”饮酒而已。曰“日日”,盖弥见其除饮酒外之无以度日也。至于下句之“镜里朱颜瘦”,则正是“日日病酒”之生活的必然结果。曰“镜里”,自有一份反省惊心之意,而上面却依然用了“不辞”二字,昔《离骚》有句云“虽九死其犹未悔”,“不辞”二字所表现的,就正是一种虽殉身而无悔的情意。

  下阕进一步抒发这种与时常新的闲情愁绪。词人把这种迷惘与困惑又直接以疑问的形式再次鲜明突出地揭诸笔端,可谓真率之极;而在“河畔青芜堤上柳”的意象之中,隐含着绵远纤柔、无穷无尽的情意与思绪,又可谓幽微之至。

  “河畔青芜堤上柳。”下半阕承以“河畔青芜堤上柳”一句为开端,在这首词中实在只有这七个字是完全写景的句子,但此七字却又并不是真正只写景物的句子,不过只是以景物为感情之衬托而已。所以虽写春来之景色,却并不写繁枝嫩蕊的万紫千红,只说“青芜”,只说“柳”。“芜”者,丛茂之草也,“芜”的青青草色既然遍接天涯,“柳”的缕缕柔条,更是万丝飘拂。簇这种绿遍天涯的无穷草色,这种’随风飘拂的无尽柔条,它们所唤起的,或者所象喻的,该是一种何等绵远纤柔的情意。而这种草色又不自今日方始,年年河畔草青,年年堤边柳绿,则此一份绵远纤柔的情意,也就年年与之无尽无穷。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所以下面接下去就说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二句,正式从年年的芜青柳绿,写到“年年有”的“新愁”。虽是“年年有”的“愁”,却又说是“新”,一则此词开端已曾说过“闲情抛掷久”的话,经过一段“抛弃”的挣扎,而重新又复苏起来的“愁”,所以说“新”;再则此愁虽一宋词鉴赏辞典一旧,而其令人惆怅的感受,则敏锐深切岁岁常新,故曰“新”。上面用了“为问”二字,下面又用了“何事”二字,造成了一种强烈的疑问语气,从其尝试抛弃之徒劳的挣扎,到问其新愁之何以年年常有,有如此之挣扎与反省而依然不能自解。在此强烈的追问之后,词人却忽然荡开笔墨,更不作任何回答,而只写下了“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身外的景物情事,仔细玩味,这十四个字却实在是把惆怅之情写得极深。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试观其“独立”二字,已是寂寞可想,再观其“风满袖”三字,更是凄寒可知,又用了“小桥”二字,则其立身之地的孤伶无所荫蔽亦复如在眼前,而且“风满袖”一句之“满”字,写风寒袭人,也写得极饱满有力。在如此寂寞孤伶无所荫蔽的凄寒之侵袭下,其心情之寂寞凄苦已可想见,何况又加上了下面的“平林新月人归后”七个字。“平林新月”,则林梢月上,夜色渐起,“人归后”,则路断行人,已是寂寥人定之后了。从前面所写的“河畔青芜”之颜色鲜明来看,应该乃是白日之景象,而此一句则直写到月升人定,则诗人承受着满袖风寒在小桥上独立的时间之长久也可以想见了。如果不是内心中有一份难以排解的情绪,有谁会在寒风冷露的小桥上直立到中宵呢?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40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4:40
欢迎赏评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4:48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3-11-18 14:02
好勤快的小朋友
……^_^

主要还是洗衣机勤快了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4:49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3-11-18 14:38
3、仿《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风花雪月日笙歌。春天又临,芳菲入酒杯。花丛蝶舞曾携手,娇颜梦美香 ...

不管春夏秋冬   都是最好的季节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14:50
今天的词牌真应景儿  锦衣有心了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5:05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4:48
主要还是洗衣机勤快了

哈哈
人令机器动
……^_^
笑不动了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5:06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4:49
不管春夏秋冬   都是最好的季节

美人相伴
日日笙歌也
……^_^
作者: 朦胧梅花皎月    时间: 2023-11-18 15:07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14:50
今天的词牌真应景儿  锦衣有心了

风花雪月的诗词
……^_^
共乐
作者: 没那诗    时间: 2023-11-18 18:12
来锦衣楼里踩踩
作者: 旺灿灿    时间: 2023-11-18 18:59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3-11-18 14:36
咔咔
……^_^
上新了

来了来了

作者: 旺灿灿    时间: 2023-11-18 19:02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3-11-18 14:38
3、仿《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风花雪月日笙歌。春天又临,芳菲入酒杯。花丛蝶舞曾携手,娇颜梦美香 ...

看到一对才子佳人

作者: 山水有相逢    时间: 2023-11-18 19:34
旺灿灿 发表于 2023-11-18 19:02
看到一对才子佳人

附议附议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20:15
没那诗 发表于 2023-11-18 18:12
来锦衣楼里踩踩

也来踩踩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20:16
旺灿灿 发表于 2023-11-18 18:59
来了来了

我也来了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20:18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3-11-18 19:34
附议附议

为才子佳人  走一个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8 20:19
朦胧梅花皎月 发表于 2023-11-18 15:05
哈哈
人令机器动
……^_^

洗衣机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26
没那诗 发表于 2023-11-18 18:12
来锦衣楼里踩踩

欢迎没那诗
早上好
……^_^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27
旺灿灿 发表于 2023-11-18 18:59
来了来了

旺旺早上好
……^_^
咔咔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28
旺灿灿 发表于 2023-11-18 19:02
看到一对才子佳人

风花雪月的日子
……^_^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28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3-11-18 19:34
附议附议

欢迎山水
早上好
……^_^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29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20:15
也来踩踩

欢迎小溪
早上好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30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8 20:19
洗衣机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省力气
……^_^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39
4、仿《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三尺龙泉寒,曾挥裂敌胆。
囊插百花箭,射却乱纷叶。
立功在边关,屡战血泊残。
白首回京探,君王赏百盏。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39
原文。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佚名〔未知〕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
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
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39
译文
三尺宝剑名龙泉,藏在匣里无人见。
一张宝弓号落雁,又配百支金花箭。
竭尽全力为国尽忠,几番沙场苦征战。
先望立功把勋建,后去朝拜君王面。

注释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任半塘《教坊记笺订》言:“《生查子》乃五言八句仄韵之声诗。今传辞虽以韩偓之作为早,但盛唐间韦应物已有其调。”旧说认为“查”即古“槎”字,词名取义与张骞乘槎到天河的传说。
“龙泉剑”,为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太平寰宇记》载,据传有人用龙泉县的水铸成宝剑,剑化龙飞去,故称。
“一张落雁弓”原作“金落雁一张弓”,刘盼遂校此句衍“金”字;任中敏(号二北)《敦煌曲校录》改为“一张落雁弓”。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0
赏析

  戍边将军腰缠三尺龙泉宝剑,吹毛断发,寒光闪闪。只是平日里,它静静地斜卧金鞘之中,很少有人识得其庐山真面目。他身上佩戴的那张良弓,射雁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随身携带的百只神箭,箭羽迸发似金华,耀人眼目。他曾在出生入死的前线冲杀征战,曾为保家卫国戍边守土竭尽忠贞。他立志不断地建功立业,期望有一天能够得到君王的召见,扬名天下,威震八方。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是一首赞颂爱国将军之词。上片通过爱国将军佩备的剑和弓来塑造将军的形象。龙泉宝剑三尺长,剑匣里面暗收藏,一张良弓射落雁,百只箭镞闪金光。妙在不直接描绘将军魁梧的身材,而是通过这罕有的宝剑良马,使读者感受到将军的威武和超群武艺。下片着重写将军的精神风貌,揭示其内心活动。他为国竭尽忠心,南征北战,历尽艰辛,他渴望建功立业,博得君王赏赐。至此,一个性情略显张狂,但质朴率真、憨直爽朗、英武过人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光彩照人。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语言浅显明白,词风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爱国主义的乐观情调,抒发了爱国将军要求为国建功的英豪之气。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0
欢迎赏评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0
5、仿《如梦令·有寄》

东坡多少华俊。美人玉堂郁郁。当时踏雪来,小桥吹箫月浑。相遇。相遇。再见一江春水。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1
原文。如梦令·有寄

苏轼〔宋代〕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1
译文
请代我,向东坡旧邻问候,就说我,羁绊在玉堂深处。问东坡:自从我走以后,又有谁来过?是否雪压小桥,这断了来路?我将归去啊,我将归去,徜徉东坡,沐浴催耕的春雨。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东坡:指贬谪黄州时的旧居以及邻人。
玉堂:指翰林苑。
别后:指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四月离开黄州。
压:覆盖。小桥:指黄州东坡雪堂正南的小桥。
一犁:形容春雨的深度。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1
赏析

 首二句“为向东坡传语,人玉堂深处”,以明快的语言,交待他“玉堂(翰林院)深处”,向黄州东坡表达思念之情,引起下文。这两句的语气,十分亲切。苏轼心目中,黄州东坡,俨然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次二句“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是“传语”的内容,是苏轼对别后黄州东坡的冷清荒凉景象的揣想。先设一问以避免平直。有此一问,便曳生姿,并能引出下文。“雪压小桥无路”,仍承上句带有问意,似乎是说:别后有没有人来?是雪压住了小桥,路不通吗?以景语曲折表达之,既富于形象性,委婉深曲。是与否之间,都表现了对别后黄州东坡的无限关心。

  末三句“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紧承上意,亦是“传语”的内容,表达归耕东坡的意愿。“归去,归去”,直抒胸臆,是愿望,是决定,是决心。“江上一犁春雨”,是说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补充要急于“归去”的理由,说明“归去”的打算。“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词“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的意境。“一犁春雨”四个字更是“皆曲尽形容之妙”,妙就妙捕捉住了雨后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轻快。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颇多气势磅礴之作;但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词作,显示了东坡创作风格的多样性。这首《如梦令》便代表了苏轼创作清淡的一面,词中不设奇险之语,清新淡雅而自然。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2
创作背景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四月离去。在京城官翰林学士期间,虽受重视,但遭程颐等竭力排挤,心情并不舒畅。故此借写出这首《如梦令》,抒写怀念黄州之情,表现归耕东坡之意。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2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2
欢迎赏评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3
6、仿《渡浙江问舟中人》

风静波平同乘舟,岸上风光绮丽容。
天上飞鸥软如梦,不觉已到山画中。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3
原文。渡浙江问舟中人

孟浩然〔唐代〕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4
译文
潮落后江面平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渡江与您相从。
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注释
浙江:即钱塘江。《庄子》作制河,《山海经》、《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作浙江,《汉书·地理志》、《水经》作渐江水。古人所谓浙渐,实指一水。
江:指钱塘江。未有:没有。
扁舟:小船。《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舟:一作“舠(dāo)”。济:渡。
引领:伸长脖子远望。多以形容期望殷切。《左传·成公十三年》:“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天末: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汉张衡《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
越中:即今浙江绍兴。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4
创作背景
  孟浩然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初年进入张说幕府,一直到开元十三年(725年),其间几度出入,但并不得意,于是漫游吴越一带。开元十三年秋自洛阳出发,沿汴河南下,经广陵渡江至杭州,然后过浙江越州(今绍兴)。此诗即作于此时。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4
赏析

 孟浩然主要擅长写五言诗,风格浑融冲淡。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用于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陈延杰《论唐人七绝》)。此诗就是这样的高作。

  在杭州时,诗人有句道“今日观溟涨”,可见渡浙江(钱塘江)前曾遇潮涨。一旦潮退,舟路已通,诗人便迫不及待登舟续行。首句就直陈其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语。然而细味,这样三顿形成短促的节奏,正成功地写出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惬意的心情。可见有时语调也有助于表现诗意。

  钱塘江江面宽阔,而渡船不大。一叶“扁舟”,是坐不了许多人的。“舟中人”是来自四方的陌生人。“扁舟共济与君同”,颇似他们见面的寒暄。这话淡得有味,意思是:虽说彼此素昧平生,却在今天走到同条船上来了。“同船过渡三分缘”,一种亲睦之感在陌生乘客中油然而生。尤其因舟小客少,更见有同舟共济的亲切感。所以问姓初见,就倾盖如故地以“君”相呼。这样淡朴的家常话,将当时那种淳厚的世风与人情味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出来,并不是一味地冲淡。

  当彼岸已隐隐约约看得见一带青山,更激起诗人的好奇与猜测。越中山川多名胜,是前代诗人谢灵运遨游歌咏过的地方,于是,他不禁时时引领翘望天边:那儿应该是越中——他向往已久的地方。他大约猜不出,只是神往心醉。这里并没有穷形极象的景物描写,唯略点“青山”字样,而越中山水之美尽从“时时引领望天末”的游子的神情中绝妙传出。诗句外淡内丰,似枯实腴。“引领望天末”,原本是陆机《拟兰若生朝阳》成句。诗人信手拈来,加“时时”二字,口语味浓,如同己出,描状生动。注意吸取前人有口语特点、富于生命力的语汇,加以化用,是孟浩然特别擅长的本领。

  “何处青山是越中?”是“问舟中人”,也是诗的结句。使用问句作结,语意亲切,最易打通诗与读者的间隔,一问便结,令读者心荡神驰,使意境顿形高远。全诗运用口语,叙事、写景、抒情全是朴素的叙写笔调,而意境浑融、高远、丰腴、完满。“寄至味于淡泊”(《古今诗话》引苏轼语,见《宋诗话辑佚》),对此诗也是很好的评价。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5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6:45
欢迎赏评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9 07:03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9 06:43
6、仿《渡浙江问舟中人》

风静波平同乘舟,岸上风光绮丽容。

自在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9 07:05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9 06:43
原文。渡浙江问舟中人

孟浩然〔唐代〕

学习了  喜欢这首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7:28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9 07:03
自在

风度逍遥
……^_^
小溪早上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7:29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9 07:05
学习了  喜欢这首

哈哈
一起欣赏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9 07:47
锦衣早  你这藏图  可真多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09:46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9 07:47
锦衣早  你这藏图  可真多

无穷无尽的
……^_^
作者: 没那诗    时间: 2023-11-19 09:59
锦衣你是用手机发图的吗,看着你发图很容易的样子,我也是手机,从来没试过,看别人说发图难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10:35
没那诗 发表于 2023-11-19 09:59
锦衣你是用手机发图的吗,看着你发图很容易的样子,我也是手机,从来没试过,看别人说发图难

是用手机发的
非常容易啊
……^_^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9 10:39
没那诗 发表于 2023-11-19 09:59
锦衣你是用手机发图的吗,看着你发图很容易的样子,我也是手机,从来没试过,看别人说发图难

我也看着锦衣发的很轻松,我手机发需要折腾好几回

作者: 夏小溪    时间: 2023-11-19 10:40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11-19 10:35
是用手机发的
非常容易啊
……^_^

绝不原谅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11-19 10:57
夏小溪 发表于 2023-11-19 10:39
我也看着锦衣发的很轻松,我手机发需要折腾好几回

这里关键是对图片的大小有要求,我选的古画大小合适,所以滑顺了一些
……^_^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