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记叙文or小说——有请公主和关山~~~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0:38
标题: 记叙文or小说——有请公主和关山~~~
老家请客,我回了乡下。母亲说,帮忙招呼着,你妹子忙不过来。
来宾很多,亲戚、朋友,邻居,玩牌的、说笑的,满院满屋都是,还有陆续来的,看得我眼花缭乱。多年在外,很多面孔都生疏了,总免不了向母亲投去求救的目光,倒是亲友邻居们不见外,反过来笑着跟我打招呼,说你难得回乡下啊,你小时候如此这般云云。我也就陪着笑脸,胡乱寒暄几句,反正我不是主角,也没有人跟我计较。
“哎呀,小雨,你啥时回来的?”我在宾客间穿梭,听得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是母亲的老姐妹,领着她的儿子、媳妇、孙女儿跨进了门。赶紧迎上去,熟络招呼道:“阿姨,你们来了呀?赶紧屋里坐去……”
这位阿姨就兴味盎然,扯过身边的媳妇介绍说:“来、来,你们认识一下,这是小雨,人家是有出息的,在外面上班挣钱呢。这个,是我媳妇……”
“伍女子——?!”我脱口而出。之前没注意到,居然是她!她低眉顺眼的,尾随在婆婆身后,我就差点给忽略了。
“雨姐,是你呀?这是你娘家?”伍女子咧嘴乐,眉开眼笑的。
之前有听母亲聊起,说阿姨家又娶了媳妇,没有之前的那个漂亮,但很勤快很能干,他们家总算是熬出头了。想不到这个后娶的媳妇,就是伍女子,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伍女子是我参加工作不久认识的。
那时候,单位住房很是紧张,我就暂时借住在政府大院里。大院的原住户多搬去了闹市区,只有两三户人家还在,但行色匆匆的跟我也不太往来。倒是大院外面,一幢旧楼里住着的这伍女子,总是雨姐长雨姐短的,亲亲热热喊我,喊得我笑眯眯的,都忽略了去问问,到底谁大谁小了。
伍女子喊我姐,顺理成章的,我先生就成了她哥。每次有体力活,她干不下来时,就把哥挂在嘴边。她个子太娇小,老公又不在身边,仰仗别人原也在情理之中。何况就算她老公偶尔回家,也没见他帮她做过什么。举手之劳吧,我先生也并不介意,何况伍女子人挺好,做事麻利,又见机得很,懂得知恩图报。每次回乡下,总会想方设法的,给我们带点豌豆尖、小白菜啥的。她虽拿不出啥好的,但这份真挚和拙朴,已经很让我们心软。
其实,自始至终我们都不知道,这“伍女子”的“伍”字,到底是她的姓呢,还是她的名,又甚或只是她的排行。听别人这么喊,我们也就这么喊,她就乐呵呵应答着,屁颠颠跑来跑去。特别是她老公偶尔从都市回家,“伍女子”简直就成了“奴隶”的代名词,随着他的吆喝声,她就转得更快捷、更灵活,跟个永不停歇的陀螺似的,直转得我唏嘘叹息为止。
伍女子的柔顺、勤劳,并没有换来老公的怜悯。他有足够多的理由厌弃她:例如她的土得掉渣,哪里能跟都市女人们相提并论;例如她的粗枝大叶,据说有次老公回家,她紧张忙乱说要包饺子,竟然忘记清洗就直接把猪肉剁成了馅。
听小道消息说,有女人跟她老公长期姘居,久而久之想取而代之了,就让他回来找伍女子离婚。伍女子那真叫一个傻,啥都不知道争取,偏留了个拖油瓶儿子,气得娘家人骂了她个狗血喷头。但骂归骂吧,还有什么办法呢,摊到这么个傻女,总不能叫母子俩喝西北风,也就间或周济她点。由此引来兄弟媳妇的不满,时不时摆点脸色给伍女子看,伍女子忍气吞声,也能勉强度日。
我调离了原单位,也搬到了市区住下,伍女子离婚及后来的情况,是无意中听别人聊起的,我原也不甚关心。这世间可怜之人太多,我也悲悯不过来,再则说了,我也还得为生计而奔波。伍女子的故事,于我而言,是擦肩而过的小插曲,仅此而已。
但我居然又见到了伍女子。不知什么时候,她又租住在了我家附近。那个黄昏,敲开我家的房门,她抱了两个硕大的柚子,手腕还挎着塑料袋,装着青翠、水嫩的豌豆尖,笑眯眯喊我:“雨姐,给你们的。刚从乡下摘回来。”
我吃了一惊,赶紧请她进门。才知道她在就近一家冰库上班,为给儿子挣生活费和学杂费。看着她酷暑天却满是冻疮的手,我的愤怒腾就点燃了,恶狠狠说:“你前夫呢?他没给你们生活费?”她就搓着手,很无措的说:“孩子去要过,人家不肯给。算了吧,我能养活儿子的。”“你——……”我本来想骂她,说你怎么这样懦弱,他妈的,谁的儿子谁就该负责,又不是你偷汉子生的儿子!
想想她软骨头的德行,我努力压制火气,只狠狠呸了一声,也不知晓是想吐那臭男人,还是想吐伍女子,总而言之,算是怒不可遏,终究找了个发泄口吧。冷不丁联系起鲁迅先生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想不到我还真能撞上一个。晚上,跟先生聊起这事,先生怔了怔,轻轻搂了我说:“你别烦恼了,这世间注定有苦命人,伍女子就是其中之一……”
先生的话不久又得到了证实,是关于她的再婚问题,竟然也受到了阻碍。
本来跟伍女子相邻,也自然而然的,常能听到关于她的讯息。他们说,有人给她介绍对象,是个小包工头,家里不缺钱,看上了伍女子的淳朴、厚道。处了没几天,伍女子竟然不干了,弄得男方和媒人都怨声载道,说你个带拖油瓶的二锅头女人,你倒还挑三拣四起来了?
我就很生气,生伍女子的气,觉得她不识抬举。从前那混蛋老公,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好马不吃回头草,趁现在年轻就算不再找个知心暖肺的,起码也找个能帮衬养孩子的吧?错过这村哪里去赶那店,天下男人不都两眼两腿的,还能挑花眼选个四眼三腿的不成?
对我的歪理邪说,先生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样,说你不能这么主观武断,也许伍女子另有苦衷呢,你抽空儿跟她聊聊,也开导开导她吧。我没好气,嘟哝说:“你跟她聊去。又窝囊,又不识趣,谁稀罕跟她聊?要换了我是伍女子,我一锤子砸死她那混蛋前夫!”
再隔了半月,先生拧了眉头,跟我说:“你恐怕猜都猜不到,伍女子不处对象的缘由。”看他懊恼又憋闷的神态,我有些诧异,问:“是什么,说来听听?”“是她儿子,那孩子现在也有13岁了吧?你知道的,农村早婚、早育。她儿子说了,如果她处对象,就要杀了对方。”先生气呼呼说,“大约是觉得母亲再婚,伤了他的面子或者自尊什么了。”
“他妈的,这是什么论调?”我跳起来,哇哇乱叫,“混账老子生的小王八蛋!要是我的儿子,敢这么忤逆不孝,老娘一刀砍死他!”
“你又来了……”先生摇头,苦笑,“现在讨论的是伍女子。关你什么事啊?”
自然是不关我的事,我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我选择闭嘴不说话,却依旧气鼓鼓的,砰砰砰干活,咚咚咚走路,先生就笑骂:“天下女人都像你这样,男人索性都别活了。”我跳过去捉住他,抱紧了乱撕咬,再抬头装凶悍:“你再说?你再说?”
先生扮鬼脸,复又认真道:“伍女子有你的几成泼辣,她也不至于命苦到如此。”我们就都沉默了。是的,伍女子,在我们的字典里,跟“苦命”是一个概念。此后,有意无意的,我也远避着伍女子,省得再为了她闹心,反正我也帮不了什么。她连儿子都能屈从,谁还有道理可讲?
此后,她好像又搬去别地了,又是好几年没消息。想不到,却在这里相遇。命运真是跌宕起伏啊!
“先生,先生——”我拉了伍女子的手,冲楼上乱喊,“快下来看看,这是谁!”伍女子嘿嘿笑了,说:“雨姐,自从我嫁过来,也常来这家玩牌的,想不到却是你的娘家。”我母亲的老姐妹爱聚在一起,用纸牌玩不赌钱的双扣游戏,偶尔我回老家也陪着玩玩,却没料到跟伍女子错过了,她已经嫁过来半年有余了。
先生出来了,看到伍女子,也很高兴的样子,彼此又再寒暄别后情形。伍女子说,她儿子现在已工作了,还处了女朋友。她们在乡下的房子、土地被占了,在小区分了一套三的住房,还赔付了些钱,足够伍女子日常开支。最难得是,儿子懂事了,不单愿意伍女子再婚,跟继父家相处也不错。
“伍女子现在的老公怎样?”席间,趁着空挡,先生跟我打听。我笑了起来,努努嘴,示意他看过去:他们那桌宾客都散了,只剩下伍女子和她老公,那男人笑容可掬,看着伍女子给他夹菜,憨憨问她:“下午,你去不去?”
我扬声笑道:“到哪里去啊?就在这里玩牌呗!”伍女子回头,抱歉地说:“他昨天就感冒了,让我陪他去镇上拿药。”伍女子的婆婆就接过话头:“小雨难得回家一趟,你们也认识的,拿完药快点回来。哎,对了,出门都记得多穿点,温度比风度重要啊……”
说起来她这个老公,我是从小就熟悉的。我们叫他憨娃,一个好脾性的男子。据说之前的老婆,就是因了他的好脾性,跟了个小地痞跑了。那女子长得娇美,婆家看得金贵,家务活基本不做,地头更不去。丈夫宠溺得不行,就差把心肝炖给她吃了。女子整天泡在牌桌上,反而过得不自在,跟人说,巴不得老公捶她一顿才好——我母亲说,这女人是贱皮子,活该丢失幸福。后来听说,那个痞子经常殴打她,家境也远不如从前,她的日子过得很不好。她原也想回到从前的家里,求人跟她憨娃说了。憨娃很念旧情,婆母却就不干了,回绝说:泼出的水,哪有回收的理?
伍女子算是苦尽甘来。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0:40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1-10 10:41 编辑
@过路的鱼 ,看你跟残月关山提及记叙文和小说的差别,说他的“爱你不一样”,放在记叙文都说不上什么,就想起来跟你讨论一下文体特色和界限的话题~~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0:45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1-10 10:56 编辑
@残月关山 ,还有你,关山。我刚才注意到,你提及记述文,记叙文重在记叙事件,这和故事接近。但记叙文一般是要议论的,它强调的是所述人或事的意义。
——这一点,我表示不认同。
另,你还说:小说重点写人,故事的编撰为表现人服务;整体意图在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未必会对读者有什么意义。
——这一点而言,我也不算太认同。确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是真的,但设若对读者没有意义的话,这类小说固然还是小说,却早已脱离受众的普遍感知了,其实没多少存在价值,不如就叫日记,或者另类日记来的干净利落~~~
作者: 萤的蜗牛 时间: 2024-1-10 10:51
小说的内核,散文的笔法。鉴定完毕。
作者: 残月关山 时间: 2024-1-10 10:52
这个可以讨论。那些曲高和寡的前卫先锋小说几乎不考虑读者。
早先我在的写作圈子有过争论。其实我是倾向与你的观点的,但我还是选择了骑墙派:小说要在艺术性和读者之间打到平衡。
这篇有兴趣的话,大致浏览一下:北斗六星网-小说小说_北斗六星 (bdlxbbs.cn)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0:53
哈哈O(∩_∩)O。乐S。你这个……偷懒!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0:54
待会看。正在看你的杂文、随笔~~~
作者: 萤的蜗牛 时间: 2024-1-10 10:54
请问鲁迅的《故乡》,是记叙文还是小说?
作者: 萤的蜗牛 时间: 2024-1-10 10:55
鲁迅的《在酒楼上》呢?
作者: 萤的蜗牛 时间: 2024-1-10 10:55
鲁迅的《祝福》呢?
作者: 萤的蜗牛 时间: 2024-1-10 10:56
谁说小说里面不能有议论?说话的人,大约可能的确恐怕是小说阅读量太少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0:57
对哦。我肿么没想到这个?还巴巴的搬自己的来佐证。。。。表情:傻里吧唧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0:58
这个我没啥印象了。回头再翻出来看看~~~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0:59
这个就是“祥林嫂”那篇吧?我感觉我有点混淆了~~~
作者: 萤的蜗牛 时间: 2024-1-10 10:59
就本篇而言,主要写的是伍女子的命运。这就用到了散文的“形散神聚”也,但整体看,它就是小说。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0:59
我发的这一篇,最后一句,算不算议论?
作者: 萤的蜗牛 时间: 2024-1-10 11:00
先定个性。请各路大侠来探讨。
作者: 残月关山 时间: 2024-1-10 11:02
这个读来是小说的感觉,毕竟用了小说手法。
记叙文的概念在我脑子里还是中学时代的,大致可算小说初步。
另外,小说不存在什么散文笔法,只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可以与散文相似。
作者: 萤的蜗牛 时间: 2024-1-10 11:03
最后一句,应当去掉。放在那,被误认记叙文或小说的概率就大增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1:05
你……能不能找个空把这篇发过来?我没有时间和精力窜版的,万一看得高兴了,想留个言什么的,多尴尬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1:06
小说手法在哪里?你指出来,我看看,先~~~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1:08
我也这么想的。至于先定性,还是先探讨,不重要。结局还得定性。我的想法不是定性,而是探讨小说和记叙文的文体异同~~~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1:10
可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句。我想写的,也是那句。我就奔着那句,写的整篇文字。所以,暂时护犊子,不舍得丢了~~~
作者: 残月关山 时间: 2024-1-10 11:12
我曾经讶异于各版之间的军阀割据现象,哈哈。
就放在楼下吧。
作者: 残月关山 时间: 2024-1-10 11:12
小说小说
题目的意思是小小地、浅浅地说一说小说。不是谦虚,本人小说虽然也曾写过百篇,但理论上还是“才小学浅”嘀。
最初写小说的人,无疑最可能是不愁温饱而且识字能写的有闲人等,贵族之类。但后来也不尽然,也有人可以算是因为情怀、生计等等,比如曹雪芹、兰陵笑笑生。小说的最初受众(读者群),自然也是在识字的朋友圈里,到了后来中国、西方也有差别。西方小说的受众属于有闲阶层的时期较长,而中国的小说较早进入平民阶层。
最初的小说也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拿古代中国来说,最初多是文人笔记,篇幅、写法很随意,现在叫做随笔,主要记叙身边发生的、听说的、风闻的、联想的,作者觉得值得记录的事情,后来发展成传奇、志怪体裁,虚构、编撰的成分越来越大。
由于受众不同,内容上中西方也有差别。西方的受众以闲得无聊的太太、小姐为多,所以内容上以有趣为重,不一定非要有完整的情节(读一读莫泊桑那些大师的处女作就知道)。中国的受众是普罗大众,劳累终年,希望知道的当然是轻松、完整的故事,以及因果得报、大团圆的结局。
普罗大众中识字的有限,传统小说进入民间成为娱乐消遣的方式主要是评书、鼓书和戏剧。为什么没有成为贵族专属待遇呢?它不像象征政权的九鼎八簋、礼乐仪仗,禁止百姓染指,小说(包括通过评书、戏剧等等方式)进入民间,一方面可以彰显太平盛世君民同乐,另一方面还有教化愚民的作用。讲个故事给你听,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你悟到了故事要表达的观点,不知不觉就当做了自己的观点,比其他文学体裁的直接说教效果更好。“文以载道”这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正确。就像西方也有其政治正确一样,比如“资本自由”。
小说(文章)写出来总是希望读者越多越好,就像写现在写这篇时我的心情一样。所以中国传统小说总是力求在内容上跌宕曲折、引人入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有了一个好故事的基础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写法,构思、编排、修辞等等。也就是说故事不等于小说,虽然好小说必须有个好故事。故事是小说中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表现方法。说白了,就是没它不行,有它不够。刻画人物的手法还不仅仅只有故事,还有环境要素,还有结构安排,还有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等描写方法,还有比喻、双关、夸张、拟人、通感、移情等丰富多彩的修辞,以及象征、隐喻、寓言、荒诞、讽刺、魔幻等技巧,等等等等。一个普通平淡、老套的故事,甚至一个见闻,一个段子,可以运用小说的手法赋予作者的深刻思想,可以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共鸣。小说写到一定水平,才会懂得这个道理。
或许有人说,小说和故事不就是虚构嘛。把一个故事编得跌宕曲折、千回百转,最后再来一个神鬼难测的反转结局不就完了吗?又好看,又不占读者时间,还不烧脑。为什么非要东拉西扯,用那么多的小说手法,前后五百年,东西南北事,悲欢离合人,三灾八难、涅槃重生把人物折腾得死去活来,甚至都没有个像样的结局,读者跟着喜怒哀乐悲恐惊,读完不烧穿个脑洞都不知所云?一句话,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他对于世界、人生的看法,也可以还有他的处世方法。
小说要怎么读呢?很多笃信“文以载道”的人喜欢追问小说的意义。其实文除了载道,还可以怡情,可以娱乐。小说以人物为中心。每个人只能度过自己的一生,通过阅读小说来过一过别人、别样的人生,这就是意义。
西方小说多不以情节为重,取胜在对前卫、先锋手法的探索、创造上。原因大概是中国注重教化、娱乐,西方注重人文主义、彰显个性。有个说法是,中外小说到目前为止,已经一网打尽了可能发生的所有故事情节,唯一能做到不同的就是写法。从逻辑上说,既然彰显个性,那别人的写法是不应该被模仿和复制的,只有自己创造更前卫、更先锋的作品才是正道。而现实中,国内很多作者对西方小说大师的膜拜、学步、效颦成为时尚。只是,故事情节可以被穷尽,写法难道就能是永无止境的吗?看看近期发布的奢饰品包包(一个布袋子穿一根抽绳)和鞋子(像穿旧的球鞋)设计、国际时装(装饰过多需要捧着,看不清路、迈不开步)等等的设计,以及一些艺术的“创新”,给人以走到绝路了的绝望。
对前卫小说的邯郸学步无可厚非,甚至值得钦佩,但不能因此而断言“西方小说才是真正的小说,中国从来就没有过小说”。须知,西方的那些类似中国小说的文章,引入中国的时候,借用了中国的“小说”这个名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小说才是真正的小说。借用不能霸占,如果谁认为中西方小说根本不同,那就给西方小说另起一个不同的名字好了。雀占鸠巢不是个好词,干这事的也不是好鸟。
另一方面,网络使得人人都有发表文章的机会后,文学的状况也让人泄气。这些年总有人打着文学大众化的旗号,不是培养大众努力达到文学标准,而是努力降低文学标准迁就大众。“梨花体诗”、散得拾不起来的“散文”就不提了,小说短篇憋不出来,继续缩短到小小说、微小说、蚂蚁小说、绝句小说、一句话小说……大有“无字小说”的趋势。某些出版社、纸媒、文学奖也跟着摇旗鼓噪、推波助澜。究其根本,经济是唱戏的永恒主角,文化只能用来搭台,跑龙套都不要。可悲的是,如此“大众”级别的“小说”与辛苦爬格子的真正作家的作品比肩,别说以后读不到名著了,恐怕连小说都真的没有了。
在网络上说网络小说的坏话,是不是很得罪人?赶紧圆回来。网络小说并不都是“大众级别”,也有知名作家、畅销名著起源于网络的。
作者: 萤的蜗牛 时间: 2024-1-10 11:13
不知楼主读过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没?那十几篇,全是散文风格的小说。
作者: 残月关山 时间: 2024-1-10 11:14
不指了,各人看法不同,讨论起来应接不暇。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10 11:21
记叙文不是也可以记一个人吗?非的是记一件事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10 11:21
记一个人,这篇就是记叙文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1:30
先吃饭去。回头来读~~~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1:53
记事记人,都可以是记叙文。。。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1:55
我读得杂,乱七八糟的。说不好有没有读过,不太能记得住作者和归类。不过呢,既然你提及了,没读过也可以再读一遍。读过了可以复习一遍。。。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4-1-10 12:03
我是一直分不清散文与小说的。
作者: 我是潜水的 时间: 2024-1-10 12:04
好在伍女子苦尽甘来,幸福来得不算太迟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2:23
最初的小说也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拿古代中国来说,最初多是文人笔记,篇幅、写法很随意,现在叫做随笔,主要记叙身边发生的、听说的、风闻的、联想的,作者觉得值得记录的事情,后来发展成传奇、志怪体裁,虚构、编撰的成分越来越大。
————
我以为随记算散文的。当脱离现实,开始虚构了,就不再算“随记”了吧?跟小说挂钩感觉有点牵强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2:25
能写就行了。不需要分的。这个叫:本真。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他只负责写,研究工作交给红学家们。。。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2:25
看吧。我就说,这句才是我要的主题。。。。
作者: 烟雨箬笠 时间: 2024-1-10 12:25
咦,又写新小说了呀,亲,咱没叫我呢?下次记得叫上我哈,送花花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2:28
西方的受众以闲得无聊的太太、小姐为多,所以内容上以有趣为重,不一定非要有完整的情节(读一读莫泊桑那些大师的处女作就知道)。
——
你举个例子,比如哪篇,是没有完整情节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2:29
不是新的……晕。是看他俩的意见分歧,忍不住参与了一下。。。啃啃箬箬。。。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2:43
前卫小说是什么小说?网络小说风格自由题材不限类似抗日神剧主要面对绝大部分闲得无聊的民众,所以被喷口水却流量在线其实都在情理之中。。。。
作者: 烟雨箬笠 时间: 2024-1-10 12:4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0 12:29
不是新的……晕。是看他俩的意见分歧,忍不住参与了一下。。。啃啃箬箬。。。
嗯嗯,这篇我没读过呢,我没读过的就是新的哒。是吧?刚一口气读完,美美哒。好文笔!特别是最后那句,特欣慰的哈。伍女子总算苦尽甘来,结局完美。心灵美的人文字也纯净。俺豆豆人美心善,热情正直,满满正能量,必须点赞送花花拥抱一下哈。也为俺姐夫点赞哈!哈哈
作者: 肉菩萨 时间: 2024-1-10 13:03
不懂什么小说与散文~
我就是觉得蓉老师写的真好看!
作者: 残月关山 时间: 2024-1-10 13:04
当初定义小说时,就指的是这种随手记录的短小事件,比如世说新语之类。也就是小说的“小”。不是一开始就有现在的雏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3:12
你的意思,“小说”这个词出现,其实不是文体所指,而是篇幅长短,后来才演变成独立文体的?
作者: 残月关山 时间: 2024-1-10 13:12
读得太杂了,仅有印象。
几次搬家书都不见了。
莫泊桑公认的小说处女作
其实就是一个逗乐的段子
这方面芳源的研究比较深刻。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3:13
这都对我偏爱到何等程度了。。艾玛,赶紧抱住,抱个够。。。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3:14
你也不来发文给我看。是不是打算抛弃我……们了?表情:泪眼汪汪。。。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10 13:16
莫泊桑的,我看了很多,不晓得你说的哪篇,也不晓得我看过没有。芳源?我风小娘那个师父?我没有什么交集的呢。。。。
作者: 残月关山 时间: 2024-1-10 13:21
这个还真不是数百字能说得明白的,只是作为小说爱好者应该有所了解。
我的了解是把全部重点都放在小说的观念、技巧和语言上,属于所谓“纯文学”。
例子的话,读读卡佛的小说。中国的有格非的《褐色鸟群》,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
作者: 残月关山 时间: 2024-1-10 13:22
我了解到的中国小说起源是这么个过程
作者: 残月关山 时间: 2024-1-10 13:23
此人自称砖家,关于小说的帖子在酒巷比较火现在
作者: 风花 时间: 2024-1-10 13:51
是的,我师父。现在的关山兄是我师叔,可是他不喜欢我喊他师叔
作者: 风花 时间: 2024-1-10 13:51
是的,我师父。现在的关山兄是我师叔,可是他不喜欢我喊他师叔
作者: 风花 时间: 2024-1-10 13:51
是的,我师父。现在的关山兄是我师叔,可是他不喜欢我喊他师叔
作者: 风花 时间: 2024-1-10 13:54
我也分不清,我就写啊,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10 15:14
小说,就是讲故事,中长、短篇。--《静静的顿河》
散文,是讲心情。---《荔枝赋》
然后小说分,写实派、文艺派。
--先锋派,就是、各种实验。--比如、意识流。和毕加索、梵高一样。呵呵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10 15:14
?
你确定、他是男的?
作者: 风花 时间: 2024-1-10 15:17
百分百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10 15:19
西方小说的受众属于有闲阶层的时期较长,而中国的小说较早进入平民阶层。
---------------
智力游戏vs评书、讲故事
西方的受众以闲得无聊的太太、小姐为多,所以内容上以有趣为重,不一定非要有完整的情节(读一读莫泊桑那些大师的处女作就知道)。
中国的受众是普罗大众,劳累终年,希望知道的当然是轻松、完整的故事,以及因果得报、大团圆的结局。
---------
雅小说vs俗小说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10 15:20
小说要怎么读呢?
很多笃信“文以载道”的人喜欢追问小说的意义。
其实文除了载道,还可以怡情,可以娱乐。
---------------
赞!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4-1-10 15:20
残月关山 发表于 2024-1-10 13:23
此人自称砖家,关于小说的帖子在酒巷比较火现在
芳源还是很厉害的,应该是哪位六星大神的马甲。当年的六星,可以算是万佛寺了,神级人物数不胜数。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10 15:23
西方小说多不以情节为重,取胜在对前卫、先锋手法的探索、创造上。
原因大概是中国注重教化、娱乐,西方注重人文主义、彰显个性。
-------------
更重要的是、市场。----不是读者大众市场,而是专业读者市场。
比如,日本文学届有说法。
10万元、小说家。---专业小说家、同行认可。
100万元、小说家。--流行、大卖、小说家。--雅俗共赏。
---by 邱永汉。--传奇、日籍华人。--台湾著名、电视文化人、蔡康永,提到过。
作者: 残月关山 时间: 2024-1-10 15:24
不是,我和他是一路走来的铁友,一直没有改名。
作者: 残月关山 时间: 2024-1-10 15:25
市场也就是受众了。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10 15:26
另一方面,网络使得人人都有发表文章的机会后,文学的状况也让人泄气。
这些年总有人打着文学大众化的旗号,不是培养大众努力达到文学标准,而是努力降低文学标准迁就大众。
--------------
必然,毫无疑问的。---哪怕当年最早《轻舞飞扬》。--没有、文学专业培训嘛。
古典音乐vs华尔兹。---没错,华尔兹,被施特劳斯、改造前,乡村小曲儿音乐呢。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10 15:29
嗯,
我嗅到的,
全是、知性女气息。---苏打绿?哈哈哈
你眼见为实的。--听你的。
作者: 过路的鱼 时间: 2024-1-10 18:47
豆豆的文章一如既往的有内容好文笔,赞!
关于记叙文和小说的区别,我只说一个点,就是小说更注重冲突和高潮。这篇,要是分文体,我更愿意把它当成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4-1-10 18:54
投入 发表于 2024-1-10 15:26
另一方面,网络使得人人都有发表文章的机会后,文学的状况也让人泄气。
这些年总有人打着文学大众化的旗号 ...
这话要两说。文学说再神不过是文字的艺术,在人人识字的时代,大众化是不可避免一定会形成的趋势。任何人妄图垄断,恢复到神圣状态都不可能了。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4-1-10 18:55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4-1-10 18:47
豆豆的文章一如既往的有内容好文笔,赞!
关于记叙文和小说的区别,我只说一个点,就是小说更注重冲突和高 ...
公主好啊,稀客。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24-1-10 19:01
我有一套五本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走马观花看了很多,以前课本里读过项链和我的叔叔于勒,最好的是羊脂球,印象比较深的有米龙老爹。
契诃夫的小说貌似更好看,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和小公务员之死都跟精彩。幽默风趣,应该是最佳讽刺小说家。
到看过的最搞笑的小说是川端康成的厕中成佛和马克吐温的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24-1-10 19:05
大豆子有空看看最后两个短篇,保你笑。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4-1-10 20:30
投入 发表于 2024-1-10 15:14
小说,就是讲故事,中长、短篇。--《静静的顿河》
散文,是讲心情。---《荔枝赋》
我现在看长篇就想睡觉。
所以很少看小说了。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10 21:16
除非很好的,古典经典,想看二遍、三遍。---我也不行了。
但200页的,很有特色味道的,还是很爱看。---比如,男人的小说,福赛斯。呵呵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1-10 21:18
所以,
他们要神化。---比如、《霸王别姬》《让子弹飞》。---神坛了都。呵呵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