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在最广阔的生活里降落!(贾浅浅) [打印本页]

作者: 周一楠    时间: 2024-9-28 10:19
标题: 在最广阔的生活里降落!(贾浅浅)
傍晚的雨一直漫步在屋檐外
撑伞穿过一片竹林
你坐在屋檐下,调试一把古琴
曲子的声音被雨按着,飘不上去
你抬起头,忽然间苍老了十岁
拨动琴弦的手指像池子里
微开的睡莲被风吹动
我听到了那一头撞进雨里,再由
包裹的雨滴,砸进泥土的喟叹和畅快
你一首接着一首的弹奏
仿佛枯败的叶子见证着时间的荒凉
昏暗的光线里,所有的音调都朝着
人心的方向掉转头来,缓缓移动
我们仿佛一生都在屋檐下听雨

@金戈戈 ,你先看看。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4-9-28 10:31
沙发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4-9-28 10:34
还是 “不风不雅”。

作者: 周一楠    时间: 2024-9-28 11:16
看懂没?看不懂我待会给你讲讲。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28 13:34
抱歉,之前忙着做家务啊,做饭什么的,这会儿才注意到。妹子不在家,又是周末,倒把我给忙起来了~~~表情:论一个妹子的重要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28 13:36
周一楠 发表于 2024-9-28 11:16
看懂没?看不懂我待会给你讲讲。

读了两遍。似是而非的,只觉得首尾句,直击内心,其他,……不敢说懂。你抽空来讲讲吧,诗歌这方面,我还是比较相信你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28 13:36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4-9-28 10:34
还是 “不风不雅”。

你这嘛意思?也说来听听~~~

作者: 周一楠    时间: 2024-9-28 14:28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9-28 13:36
读了两遍。似是而非的,只觉得首尾句,直击内心,其他,……不敢说懂。你抽空来讲讲吧,诗歌这方面,我还 ...

来了,本来上午讲的,被热闹给耽搁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28 14:35
周一楠 发表于 2024-9-28 14:28
来了,本来上午讲的,被热闹给耽搁了。

没事儿。你爱玩就玩去。我等得起呢!

作者: 周一楠    时间: 2024-9-28 15:16
本帖最后由 周一楠 于 2024-9-28 15:35 编辑

  首先,看诗,最好将诗人的名字先屏蔽,因为各种外在的声音与定义会给诗歌本身增加不必要的披挂,即妨碍,所以,宜就诗言诗。

  看贾浅浅的这篇,写作技巧和思路都可圈可点,与她那些所谓的屎尿分行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话说,许多人写现代诗其实还是走得传统的老路,如亦舒,徐志摩,林薇因那样的拆解分行。她们的诗是新诗,但仅是针对她们那个时代,现代诗整体上是在不断进化的。到而今,它的特征更为鲜活,表现也更为自由与开阔。

  看这篇,她的用词就予人以新鲜,异趣感。其实中华诗歌文脉准确来讲,直到民国诗人那一派都还是统一的,诗体语言的表达是一贯的,哪怕是披上白话文的外衣,根子上与古体诗歌无异,追求的都是整体的圆润度,起承转结间较为贴合,思想的跨越度不大。

  直到接下来的海子,顾城等人的出现,我将之理解为行文的混搭~简称破壁。这样的写法相当突兀,甚或炸裂。颇有点万物互联的感觉,有时纯就是心学的整合。

  一颗星在他体内爆裂,裂开的每一个缝隙都长出天际,类此,无所不及。

  但经过一段漫长而无序的整合,现实又把现代诗拉回了正朔与理性。

  感性是诗写的发轫,但不是全部。因为诗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浅吟低唱,更是一种情感的呼应与共鸣。

  所以,诗写可以多种多样,各种风格,但好与坏的衡量分界一直存在。而评判一首好诗的标准,更是古今统一,即贴合人类的情感,抒发自然的情愫。

  是以,有人笑话说,精神病院的病人个个都能成为诗人,虽然是玩笑,但仅止而已。诗歌若不能美好人间,那其实也就失去了的意义。

  回到这篇来看。她的情感主线是听雨。这样的雨我们听了很多种。最有名的莫过于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壮年听雨,老年听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诗歌流淌出的情感才最动人。

  当然,古体诗的写法是一种,今体诗的表现又不同。整体看来,她用自己细腻的笔触把听雨的感受表达出来了。

  在一场雨中,加入风竹,加入莲池,加入弹琴的某人,加入琴声叮咚与水酣畅的撞击,诗情随着一首接一首的弦曲中迸逸开来,生命的流逝仿佛有了意义。诗意绻惓又透着一丝清泠,仿佛一场檐下模糊又清晰的聆听。

  当然,诗歌不一定非得要有个宏大而具象的表现,往往只是一个小情愫,一场无端撩起的思绪。

  个人比较欣赏的是她诗歌的语言运用。如曲声被雨按着,飘不上去。这样的写法就是万物拟人化,将之赋予人的情感。所以,接下来,你抬起眼,仿佛苍老了十岁,这样的衔接与过渡因为情感的递进而卸去了突兀,物(境)与人之间的物理隔阂。我听到的那头撞进了雨里,被雨水包裹,砸出的喟叹与畅快,你会感觉到原来无声的世界里原来可以这么美好。所有的音调都会朝着人心的方向转过来,落在人心里,滴答,滴答。仔细看,她的着笔已经脱离了简单的比拟运用,纯是由情推着走,碰到什么递增开来,仿佛一场盛大的聚会,只是哑默,交于内心的涌动。

  我个人还是蛮欣赏这样走心的文字,有一种细嗅有香,静美之感。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4-9-28 15:56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9-28 13:36
你这嘛意思?也说来听听~~~

不是褒词。口水诗。有一点点意思。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28 15:58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4-9-28 15:56
不是褒词。口水诗。有一点点意思。

你不懂诗。虽然还可以再凝练些,但这样子已经很出彩了,不是你嘴里的“口水”能够概括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28 15:59
周一楠 发表于 2024-9-28 15:16
  首先,看诗,最好将诗人的名字先屏蔽,因为各种外在的声音与定义会给诗歌本身增加不必要的披挂,即妨碍 ...

帮忙排了版,忘记跟你说一声:我现在心静不下来,不适合研读,等我晚上静下来了,再认真读来——O(∩_∩)O谢谢!献花,献花~~~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4-9-28 16:0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9-28 15:58
你不懂诗。虽然还可以再凝练些,但这样子已经很出彩了,不是你嘴里的“口水”能够概括的~~~

我投降。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30 07:00
周一楠 发表于 2024-9-28 15:16
  首先,看诗,最好将诗人的名字先屏蔽,因为各种外在的声音与定义会给诗歌本身增加不必要的披挂,即妨碍 ...

首先,看诗,最好将诗人的名字先屏蔽,因为各种外在的声音与定义会给诗歌本身增加不必要的披挂,即妨碍,所以,宜就诗言诗。
——
这个我赞成,也不全赞成。我要求孩子们读诗,是一定要了解作者,连同作者写诗时候的背景的。你该知道我赞成的意思,是赞成你的去除芜杂,而我不全赞成是诗歌脱离不了背景和心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如此。。。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30 07:01
吃饭了。我待会儿再读。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4-9-30 07:37
她比以前还是进步一点点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30 09:12
周一楠 发表于 2024-9-28 15:16
  首先,看诗,最好将诗人的名字先屏蔽,因为各种外在的声音与定义会给诗歌本身增加不必要的披挂,即妨碍 ...

直到接下来的海子,顾城等人的出现,我将之理解为行文的混搭~简称破壁。这样的写法相当突兀,甚或炸裂。颇有点万物互联的感觉,有时纯就是心学的整合。
——
前面部分至此,都写得很好。读起来很有收获感。但这里我要插入一句,我很偏爱海子的诗文,理由我暂时说不上来。。。以后想起来了,再说。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30 09:12
周一楠 发表于 2024-9-28 15:16
  首先,看诗,最好将诗人的名字先屏蔽,因为各种外在的声音与定义会给诗歌本身增加不必要的披挂,即妨碍 ...

直到接下来的海子,顾城等人的出现,我将之理解为行文的混搭~简称破壁。这样的写法相当突兀,甚或炸裂。颇有点万物互联的感觉,有时纯就是心学的整合。
——
前面部分至此,都写得很好。读起来很有收获感。但这里我要插入一句,我很偏爱海子的诗文,理由我暂时说不上来。。。以后想起来了,再说。

作者: 王幼君    时间: 2024-9-30 09:33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文字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30 11:29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9-30 11:31 编辑
周一楠 发表于 2024-9-28 15:16
  首先,看诗,最好将诗人的名字先屏蔽,因为各种外在的声音与定义会给诗歌本身增加不必要的披挂,即妨碍 ...

回到这篇来看。她的情感主线是听雨。这样的雨我们听了很多种。最有名的莫过于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壮年听雨,老年听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诗歌流淌出的情感才最动人。
========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个后来有人延伸: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赞成你说,情感的流淌,确乎动人——美的东西,是共通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30 11:35
周一楠 发表于 2024-9-28 15:16
  首先,看诗,最好将诗人的名字先屏蔽,因为各种外在的声音与定义会给诗歌本身增加不必要的披挂,即妨碍 ...

诗歌不一定非得要有个宏大而具象的表现,往往只是一个小情愫,一场无端撩起的思绪。
====
你对现代诗的理解,跟我的感觉不谋而合。其实早该看出来的,不是么~~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9-30 11:38
周一楠 发表于 2024-9-28 15:16
  首先,看诗,最好将诗人的名字先屏蔽,因为各种外在的声音与定义会给诗歌本身增加不必要的披挂,即妨碍 ...

我个人还是蛮欣赏这样走心的文字,有一种细嗅有香,静美之感。
===
你用这个字,“走心”,就对了。。。。话说,你的不完全算对这首诗的解读,而是对现代诗的理解。真要说起来,就有点大框架了,不是我之前以为的样子。不过呢,也感谢你,周一楠童鞋。看得我很舒心惬意,我就喜欢这种走心的、诚恳的交流~~~~

作者: 灵典之爱    时间: 2024-9-30 11:43
我总是认为诗是灵魂的语言
作者: 周一楠    时间: 2024-9-30 12:14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9-30 11:38
我个人还是蛮欣赏这样走心的文字,有一种细嗅有香,静美之感。
===
你用这个字,“走心”,就对了。。 ...

嗯,蛮好的,空了继续探讨。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