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来,进来喷会儿~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小懒    时间: 2025-4-8 10:51
标题: 来,进来喷会儿~
       喷,喷空,河南方言,闲聊、侃大山的意思。喷空,日常我们说“喷kuo”,“kuo”发音类似第三声。之所以写成“喷空”,是因为见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里就这么写。仔细想想,“空”这个字真挺合适,主打一个漫无目的,随意性。


作者: 新月如眉    时间: 2025-4-8 10:56
来喷空(kuo)~
作者: 李小懒    时间: 2025-4-8 11:02
      刘震云他好会哦,我从来没见过谁把河南方言用的那么溜。《一句顶一万句》应该是很多年前读的了,因为最近几年都没怎么完整的读过一本书,狂淘宝,刷抖音,看短剧,人都废到只会喷空儿啦。


作者: 李小懒    时间: 2025-4-8 11:04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5-4-8 10:56
来喷空(kuo)~

下班喽,回家回家,吃罢晌午饭再来喷哈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5-4-8 11:47
进入春天,我也浮躁了。好像心里有个破洞,把一切都漏掉,没有什么可以填充,塞什么进去都漏掉,存不住。
昨天的剧今天就忘了,完全进不了状态。凡是需要静下来的事,一件都不行。窗外的树兄弟正疯长头发,每天招了各种鸟儿来叽叽喳喳地闹,午觉没一场安稳的。
一夜之间,碧桃花儿全部凋落,毛绒绒的青桃藏在叶间。才扒下羽绒,第二天就只能穿牛仔衫,直接入夏了。
无计留春住。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25-4-8 14:20
有趣!

刘震云的方言书写策略类似老舍用京味方言重构市民话语。
作者: 李小懒    时间: 2025-4-8 15:11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5-4-8 11:47
进入春天,我也浮躁了。好像心里有个破洞,把一切都漏掉,没有什么可以填充,塞什么进去都漏掉,存不住。
...

可真是,往年哪一腔是新春的第一声鸟鸣我都能知晓并为之由冷涩而婉转的变化而欢喜。而今年,或者说这两年,似乎鸟儿也失去了对生机活力的感知力,偶尔嘲哳两声,我竟无动于衷。曾经喜欢静静伫立的窗前,久已疏于靠近,因为窗外的绿海变作工地,由秋到春,一片狼藉已经延续了三个季节,那些花儿烟消云散,我不知道春天乐曲演奏到了哪一章~

作者: 李小懒    时间: 2025-4-8 15:13
舞婆娑 发表于 2025-4-8 14:20
有趣!

刘震云的方言书写策略类似老舍用京味方言重构市民话语。

感觉婆娑好有学问哦,来,详细喷喷呗~

作者: 李小懒    时间: 2025-4-8 15:43
      我至今依然记着《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一个场景,就是一个赶大车的,经常边赶车边栽嘴。“栽嘴”,河南方言,打盹儿、打瞌睡的意思。当时我读到“栽嘴”一词,直接咧嘴笑了,就像看见了儿时的故乡。栽,栽倒,人一打瞌睡,嘴巴就撅起来,脖子突然罢工,嘴巴可不就栽倒了……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5-4-9 12:46
喷空的空字,豫南带儿音,发音如“喷筐儿”。
作者: 李小懒    时间: 2025-4-9 14:49
泌水 发表于 2025-4-9 12:46
喷空的空字,豫南带儿音,发音如“喷筐儿”。

老哥说得对,方言方面老哥更有发言权

作者: 隐香    时间: 2025-4-10 09:47
泌水 发表于 2025-4-9 12:46
喷空的空字,豫南带儿音,发音如“喷筐儿”。

泌水大哥快回来,这个春天您采草药了吗?!
前几天上火,嗓子痛,清明回乡下竟然找不到一颗蒲公英~

作者: 隐香    时间: 2025-4-10 09:48
我们新疆把聊天侃大山叫:谝闲传子!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4-10 11:58
经常到河南,方言挺好听的。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4-10 12:43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5-4-8 10:56
来喷空(kuo)~

+1~~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5-4-10 13:00
隐香 发表于 2025-4-10 09:47
泌水大哥快回来,这个春天您采草药了吗?!
前几天上火,嗓子痛,清明回乡下竟然找不到一颗蒲公英~

我最近上山采松花粉去了。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5-4-10 13:13
泌水 发表于 2025-4-10 13:00
我最近上山采松花粉去了。

这就开了吗?
这东西卖好贵,自己会做可真好。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25-4-10 14:46
小懒来喷空,
欲附似忘言。
不求一万句,
还请赐百篇。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5-4-11 13:05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5-4-10 13:13
这就开了吗?
这东西卖好贵,自己会做可真好。

问好老梁!
我上去的时候,松花已将开罢,只能就着一棵倒伏的松树摘取。
松花已近焦枯,重手摘即有黄色粉尘迸出,无耐只好一只手去摘,另只手拿袋子罩着盛取。
松花粉的主要作用是收敛止血、燥湿敛疮。至于久服轻身延年益寿,那是江湖术士的传言,不足为信。

作者: 轻言    时间: 2025-4-11 15:53
这书,借过两次,硬是没读,坐看你们喷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5-4-11 17:48
河南很大!方言众多,家住十里地,各处一乡风。

用方言写文,只能给那一小片人看。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