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智障AI [打印本页]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4-28 14:34
标题: 智障AI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25-4-28 15:12 编辑

我没有直接使用过deepseek,尽管我电脑上有。当360推出基于deepseek算法的智能搜索软件“纳米智能搜索”APP,我当时就下载了一个在手机上,并经常跟百度AI配合使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得出结论:这两个智能搜索软件,都是智障。
卸载了。

以最近一次使用为例,昨天在杂谈看到有人提到《寒窑赋》,我很早就知道《寒窑赋》是伪作,不屑一顾。不过我还有个毛病,就是看到有人提起《寒窑赋》,一定要给人家指出来,这是伪作。
我善良。

《寒窑赋》不可能是吕蒙正写的,甚至不可能是宋代文人写的。

吕蒙正是北宋初宋太宗时期的科举状元,曾三任宰相。而《寒窑赋》从主旨到文字,都过于市井,“以天下为己任”的宋代士大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何等胸襟情怀,断写不出如此油腔滑调的低俗文字。

《寒窑赋》成文不会早于明代,中原华夏经过蒙古人的蹂躏践踏,文人早已没有了气节, “崖山之后再无华夏”,有人说是陈寅恪说的,有人说是钱谦益说的,还有人说是一个日本学者说的。不管谁说的罢,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寒窑赋》应该是明代落魄文人的伪作。而且这个落魄文人读书不多,《寒窑赋》中有很多文史知识上的漏洞,比如他说“张良本是布衣”,这特么就是连《史记》都没看过。
《史记·留侯世家》云: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
张良出身战国七雄之韩国贵族,世家子弟,其祖父(大父)为三朝宰相,父亲是两朝宰相,可惜早亡,而其父去世时,张良尚幼,等张良长大,韩国已被秦国所灭。韩国离秦国太近,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第一个就灭了韩国。

我感觉《寒窑赋》中的吕蒙正“寒窑”生活经历,有明显的民间故事特征。

我就想用纳米搜索一下,关于《寒窑赋》中描写的寒窑生活,与吕蒙正的实际生活有何异同,我问,吕蒙正到底有没有经历过“寒窑”生活,但智能搜索给我的答案,全是网民的观点。

说吕蒙正父亲是个小官,听信小妾的谗言,把原配夫人和儿子吕蒙正赶出家门,母子俩主要破窑里,饥寒交迫,吕蒙正发奋读书,一举夺魁,中了状元。
这特么妥妥滴元杂剧和《三言二拍》的节奏。
我说我不要网络上的民间传说,我只要历史记载的史实。智能AI 给出的是:虽然《宋史》记载的吕蒙正并没有提到与“寒窑”相关的经历,但吕蒙正的父亲吕龟年确实家境贫寒,......
吕蒙正的父亲叫吕龟年?

卧槽,真想把贾拖鞋拉出去暴打一顿。要不是手机是我自己的,真想把手机摔了。


最后把“纳米智能搜索”卸载了。

然后自己手动查找《宋史》等相关史料。

整个宋代历史及宋代文人笔记,无一提到过吕蒙正曾经经历过“寒窑”生活,以及《寒窑赋》这篇作品。

《寒窑赋》是伪作,这我早就知道,但智能AI竟然如此智障,我是才知道的。

智能AI到底有什么用,我不太清楚,对我来说,它就一智障。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5-4-28 14:52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5-4-28 16:07 编辑

AI还是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而且严重依赖信息环境。信息环境比较好的,用处就大些;信息环境很糟糕——人在这环境里都会慢慢变傻的,机器又怎么会例外?呵呵。它又没自我反思能力的。而且很多做项目的专业AI应用,有专门的AI软件,很多都要付费的。有些是布署在自己的电脑终端,要自己去喂资料。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4-28 14:58
螃蟹 发表于 2025-4-28 14:52
AI还是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而且严重依赖信息环境。信息环境比较好的,用处就大些;信息环境很糟糕——人 ...

哦。我不太懂AI。
也许对科技学习有用吧,人文历史,它从网上提取的信息,不足观。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5-4-28 15:02
卧槽,真想把贾拖鞋拉出去暴打一顿。要不是手机是我自己的,真想把手机摔了。


---


顺着网线爬过去,撕了他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4-28 15:11
小炸毛 发表于 2025-4-28 15:02
卧槽,真想把贾拖鞋拉出去暴打一顿。要不是手机是我自己的,真想把手机摔了。

...

我怀疑智障AI的终端就是贾拖鞋在操作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5-4-28 15:1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4-28 15:11
我怀疑智障AI的终端就是贾拖鞋在操作

大数据搜查以后分析,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伪的篇幅占多数,假亦成真了

很有可能的,智能AI对于真伪其实并不智能,它只能就搜索以后的篇幅给出相应的答案。所以一般论文这种比较严谨的智能只能当成参考

直接说小贾智障吧,AI说它不背锅

作者: 香樟树下    时间: 2025-4-28 15:15
有些时候AI还是对查阅一些资料有所帮助的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5-4-28 15:34
  为四哥这个较真的精神点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术上,还是需要有人站出来较真的!我做不到,最多腹诽而已。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4-28 15:37
你自己试用一次就知道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4-28 15:56

不按你设想的思路给出你想要答案就是智障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4-28 15:58


看豆包的答案:

问:请介绍一下《寒窑赋》的作者

答:
《寒窑赋》的作者是北宋大臣吕蒙正。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吕蒙正(944 年 - 1011 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他出身贫寒,自幼饱受生活的磨难。但他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吕蒙正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状元,由此踏上仕途。在宋太宗、宋真宗两朝,他三次担任宰相,是当时政坛的重要人物。

政治成就:吕蒙正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他在担任宰相期间,以宽厚待人、公正处事著称,为北宋朝廷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如吕夷简、富弼等,对北宋的政治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他还积极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处理政务时,能够从大局出发,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文学素养:吕蒙正不仅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文学素养也很高。他的文章风格朴实自然,通俗易懂,《寒窑赋》就是其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以自身的经历为蓝本,通过对比人生的贫富、贵贱、祸福等变化,阐述了 “时也,命也,运也” 的观点,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捉摸,同时也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不要气馁,要相信时来运转的一天。文章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语言,流传甚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4-28 15:59

醉老师怀疑寒窑赋是伪作,又拿不出证据,还赖AI,你说说你想闹哪样儿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5-4-28 16:07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5-4-28 14:58
哦。我不太懂AI。
也许对科技学习有用吧,人文历史,它从网上提取的信息,不足观。

就是方便快速一点,自己还是要看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4-28 16:10

我用豆包查规范、查文号、查过没过期,真是太方便了,但是规范的内容还是不能完全相信他的,又时候也胡说八道。但是文号是准的。

百度跟豆包一比,成老太太了。。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5-4-28 16:18
[attach]886523[/attach]

[attach]886525[/attach]

百度百科或者维基百科,其实都对寒窑赋的作者是存疑态度

百度百科更是直接说的明清后人伪托
但是,架不住自媒体铺天盖地的说就是吕蒙正,智能AI这类的信息接收的多,以讹传讹就达成伪共识了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5-4-28 17:15
只能说ai现在还不很完善,好用的时候挺好用,弱智起来简直就是个垃圾。
比如豆包,每次我把新买的耳机日本jvc fw10000打给它,让它多推荐几个适配的中高端播放器,居然每次都能把10000给我念成1000。骂它也没用,过会儿还是老样子。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4-28 17:28
知音 发表于 2025-4-28 15:56
不按你设想的思路给出你想要答案就是智障呗

也不是,它应该给我详实的史料,宋史某处记载,宋人某文提到。

我曾经质疑很多问题,但一查资料,人家说的对,我也就学到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4-28 17:32
知音 发表于 2025-4-28 15:58
看豆包的答案:

问:请介绍一下《寒窑赋》的作者

纳米智能搜索的答案就是这样的。

你再用豆包搜索一下,
《寒窑赋》是不是后世伪托之作?
历史上吕蒙正有过“寒窑”的生活经历吗?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4-28 17:33
小炸毛 发表于 2025-4-28 16:18
百度百科或者维基百科,其实都对寒窑赋的作者是存疑态度

百度百科更是直接说的明清后人伪托

对的,智能AI不辨真伪。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5-4-28 17:38
战斗鸡 发表于 2025-4-28 17:15
只能说ai现在还不很完善,好用的时候挺好用,弱智起来简直就是个垃圾。
比如豆包,每次我把新买的耳机日本 ...

我最早也用过豆包,我问它,杭州五天四晚自由行,请给设计一个行程。

豆包给我设计的,先到苏州,再去这个镇那个镇,溜达五天,一个字没提西湖。

去杭州不游西湖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5-4-28 17:46
目前的AI只是一个功能更强大的搜索引擎,在自然科学领域很给力,在人文科学领域竟然存在越来越蠢的情况
也就是说AI搜索互联网上的人文科学内容竟然像活在人类社会一样,年少纯真轻狂,越活越从众愚蠢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4-28 18:33
哈哈哈

从文本,一般。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5-4-29 09:49
我也是这么看的。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5-4-29 10:11
听说醉老汉这帖子引起波兰,我就是进来瞅瞅,

你瞅啥

瞅你咋地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