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跨越朝代的荫庇——宋仁宗的“仁” [打印本页]
作者: 尝曰 时间: 2025-8-3 17:56
标题: 跨越朝代的荫庇——宋仁宗的“仁”
如果拿清朝来对比的话,对前朝君臣的态度,宋初帝王简直可以说是温情脉脉了,除了太宗对南唐后主的态度算是个抹不去的污点之外,太祖真宗对前朝的宽厚之外,宋仁宗的态度可以说不仅是宽厚,而且是深情呵护了。
也许是大局已定,不须提防,也许只是宋仁宗的“仁”发作,纵观历史,从未有哪一朝对前朝的君臣不仅关心,而且关心的无微不至,关心到国家政策的高度。哪怕是北洋政府对前清的保护关照也是远远不及的。
对最需要防范的前朝——后周,也许是愧疚下的补偿,也应该是后周最后一位帝王年幼,确实没有提防的必要,于是太祖不仅例行的封赏圈养,而且在后周恭帝柴宗训去世后,辍朝十日,表示哀悼。
宋仁宗即位时,宋朝已经建立六十二年,应该是没有什么忌惮前朝,或者靠优待前朝君臣以显朝廷大度的必要,但是在这方面做的却更加细致周全。
明道二年,朝廷不仅对后周君主,对五代十国其他政权的君主也发布了优待性的政策,命地方官员查访登记柴宗训(后周)、孟昶(后蜀)、李煜(南唐)的后代子孙,这种登记不是简单的查找记录一下,按照《宋史》的记载,是“登录”,意思是登记在册,并且录取入编,获得做官的资历。此时,那些朝代政权已经覆亡半个多世纪,应该确实没有什么安定前朝遗民人心彰显本朝大度的必要了,究其原因,应该还是要落在这个“仁”的庙号上来了。
至和元年,朝廷再次宣布,登录前朝君主后裔为官,并且,后代子孙犯罪者,如果判刑在流放等级以下者,可以用钱赎罪。
嘉祐四年,仁宗封后周世宗八世孙柴永为崇义公,这是首任崇义公,世袭罔替,这种封赏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与国同休,这一世袭一直持续到了南宋灭亡。
不是对君主后代,仁宗对前朝大臣也一样优待,你能想象,厚待前朝如民国政府,能把范文程、纪晓岚、林则徐的后人直接找出来享受高官待遇吗?
但是,宋仁宗做到了。
天圣八年,朝廷规定五代时曾在各朝任职三品以上的官员,其后代子孙只要保存了当时的做官的告身凭证,就可享受对应的宋朝职务的待遇。
不仅对五代这个距离宋朝比较近的时期的君臣后人优待,对再往前的唐朝官员后代也是关怀备至,仁宗朝,多次诏令登录唐朝一些名臣如房玄龄、张九龄等人的后代,使其进入公务员队伍,直接获取做官资格。
要是再扯远点,大家耳熟能详的孔圣人后代衍圣公这个称号就是仁宗封赠,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朝的。
官员身份含金量之高,让宋仁宗一下子拔到了天花板,读书吧,做官吧,不仅可以生前 显贵,哪怕国家灭亡了,后代子孙依然可以享受到跨越朝代的荫庇。
只是,不知道这种对前朝君臣后代温情的呵护,这种对“仁”的装饰,是多少缗钱在支撑。
作者: 隐香 时间: 2025-8-4 12:07
这是学术贴啊,学习了
因该是有钱的吧。
这么做,大概是前无古人后面也很少见
作者: 尝曰 时间: 2025-8-4 12:15
谢谢关注
对比一下我大清就知道了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8-4 12:46
我偶尔偷偷看你写的帖子,你涉猎很多呢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8-4 12:49
跟着学习了
仁宗的仁确实给宋朝的士大夫带来了福音,藏富于民也是因为他的仁政,苏东坡那篇殿试第一后被欧阳修弄成第二的文章,也是写仁,他是仁宗为后代准备的宰相人选啊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8-4 12:50
那时候宋朝年年进贡,国库空虚,他这么做确实要花好多钱,也给后代造成了庞大的开支吗
作者: 尝曰 时间: 2025-8-4 18:27
我最近是在写关于宋仁宗的一个系列,以“仁”为线索。
写着发现,每一个小部分也能独立成篇,于是就单列出来了
作者: 尝曰 时间: 2025-8-4 18:30
谢谢抬爱,只是看点书,就想说几句,有时就当是自言自语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