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25-8-17 16:45 引用音乐赏析,作者不详。 《Eventide》是一曲写给黄昏的牧歌,Ludovico Einaudi 用极简音符,编织出时光流转的温柔褶皱。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25-8-17 16:45 开篇的单音动机像第一缕斜坠的夕阳,在重复中悄悄生长 —— 低音区偶添的附和是远山的剪影,高音区短促的装饰音是归鸟掠过天际。旋律没有剧烈起伏,却如河水流淌,半音滑奏的涟漪里,藏着白昼向黑夜递出的告别信。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25-8-17 16:45 和声的留白最是动人。三和弦的长音像地面拉长的影子,高音旋律在其上轻盈游走,勾勒出天地交界的暧昧轮廓。乐句间隙的停顿里,仿佛能听见风拂麦浪的沙沙声,或是远处炊烟消散的余温。这种 “空” 不是虚无,而是让听者用记忆填补的画布,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见自己的黄昏:郊外草叶的金边,城市玻璃幕墙上最后的天光。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25-8-17 16:45 它的情感从不是声嘶力竭的抒情,而是克制的共情。没有壮丽的和弦爆发,只有对消逝的坦然注视。当最后一个音符沉入寂静,像夕阳吻别地平线,没有叹息,只有释然 —— 正如黄昏既是一天的终章,也是星夜的序章。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25-8-17 16:45 闭上眼,便置身于那片朦胧光影里:光线在指间变淡,温度随旋律沉降,时间被拉长成棉絮般的柔软。《Eventide》从不用音符描绘黄昏,而是让你成为黄昏本身,在 6 分钟的流淌里,读懂所有安静告别的力量。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7 17:07 一首穿越时空的音乐诗篇 《Eventide》之所以被称作“史诗级不朽名曲”,不仅在于其音乐形式上的宏伟与技巧上的精湛,更在于它通过音符描绘了人类共有的情感与精神图景。它的“气势磅礴”并非简单的音量或强度,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精神力量——一种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与艺术表达。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7 17:08 在黄昏的光影交错中,《Eventide》如同一首视觉与听觉交织的诗篇,引领我们穿越喧嚣的白天,进入一个更为深邃、广阔与宁静的精神世界。在那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音乐的震撼,更是灵魂的共鸣与升华。 作者: 依水闲云 时间: 2025-8-17 17:31 跟着舞老师的作品,品一首音乐作品。文字介绍给了它灵魂,画作给了它形体。一下子变得立体起来。 作者: 依水闲云 时间: 2025-8-17 17:33 灰蓝色的低沉色调衬托下,那五星红旗格外鲜艳,而红旗下基地的一束光,温暖极了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7 17:40 依水闲云 发表于 2025-8-17 17:31 《Eventide》是我喜欢了好几年的曲子 每次听,都能感受到那种直击心灵的震撼 它的旋律里有黄昏的静美 也有宇宙般的广阔 每一次聆听 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作者: 依水闲云 时间: 2025-8-17 18:59 —舞— 发表于 2025-8-17 17:40 特意换电脑登录上来看,更加震撼了。听听曲子,感受一下舞老师写的意境。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7 20:23 依水闲云 发表于 2025-8-17 18:59 这首曲子有几个版本,钢琴版、演唱版、还有这版纯音乐,每一版都会带我走进一个不同角度的“黄昏”,但都能让我感受到那份磅礴之下的静美与永恒。 作者: 依水闲云 时间: 2025-8-17 20:26 —舞— 发表于 2025-8-17 20:23 哦?我去找来听听 作者: 薛痒 时间: 2025-8-17 20:39 舞老师推荐的音乐,都值得收藏。沉静又激昂,自在又悠远,所以攀登者攀登的不是山,是人生的一座座高峰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7 20:58 薛痒 发表于 2025-8-17 20:39 说的好!山高人为峰,路远心作灯。我们攀登的,从来都不只是外在的高山,而是内心那片更广阔的天空。 作者: 薛痒 时间: 2025-8-17 21:05 —舞— 发表于 2025-8-17 20:58 舞老师的图片震撼,小小的攀登者,大大的征服者 作者: 画浅 时间: 2025-8-17 21:56 图和音乐一如既往的令人震撼。 喜欢舞大师作品的大气 ![]()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7 22:00 薛痒 发表于 2025-8-17 20:39 每个人都有审美偏好,我比较喜欢听纯音乐,它没有歌词的限制,纯音乐给予了听众极大的想象空间,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在脑海中构建出各种画面和故事,将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融入其中。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7 22:05 画浅 发表于 2025-8-17 21:56 气势磅礴的音乐往往具有强烈的情感张力和宏大的氛围,它能够激发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想象力和情绪共鸣,这类音乐是非常棒的灵感源泉。 谢谢浅浅欣赏 ![]() 作者: 薛痒 时间: 2025-8-17 22:06 —舞— 发表于 2025-8-17 22:00 乐器的雄浑澎湃和人声的自由吟唱相互交织,盘旋而飞,辽阔壮美,大爱 作者: 萧剑 时间: 2025-8-17 23:15 如果不是看舞姐的介绍呼以为是一曲史诗式组曲,想不到是写黄昏的。。。太气势磅礴辽远壮阔了!震撼!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7 23:23 萧剑 发表于 2025-8-17 23:15 震撼吧!你是对音乐元素有着敏锐感知、理解和反应能力的人。 作者: 萧剑 时间: 2025-8-18 09:45 —舞— 发表于 2025-8-17 23:23 昨晚睡前戴着耳机听了很久这曲子…… 平时我听歌的多,但是睡前喜欢听纯音乐,听着听着经常能睡着……一般晚上听舒缓的音乐作品多,昨晚听这个也睡着了~~半夜醒了过来才停的^_^ 今天出差,已经在路上了~祝舞姐新周愉快!快乐舒心!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18 14:51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18 15:39 编辑 —舞— 发表于 2025-8-17 22:00 受教了。对于创作,你不仅是喜欢,还充满热情,还持续高温。 ![]() 和你一比照,我i就是一个冷血动物,听音乐找不到感觉,很正常。认识到这一点,脑子里好像有东西转动,好像解开了一个千年谜底。 满血复活,才是欣赏你这首音画作品正确的姿势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18 15:24 陶渊明《形影神》诗三首中蕴含的哲学概念——“形”、“影”、“神”应用于解读音乐,是一个非常富有启发性的视角。这三个概念代表了对生命、存在与意义的不同层次的理解,同样可以映射到音乐的构成、表现与本质之中。 以下是运用“形”、“影”、“神”解读音乐的框架: 1. “形”:音乐的物质性与可感形式 概念核心: “形”代表物质的、具体的、可感知的实体,是存在的基础载体。在诗中,“形”忧虑生命短暂,渴望及时行乐。 音乐对应: 音乐的“形”即其物理属性和基本构成元素,是音乐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具体体现: 声音本身: 音高、音长、音强、音色。这是构成音乐的最基本“砖石”。 基本结构元素: 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织体、力度、速度。这些是音乐语言的“词汇”和“语法”。 物理载体: 演奏者的身体动作、乐器的物理构造与振动、空气的波动、录音介质(唱片、数字文件)、音响设备。音乐通过这些具体的物质媒介被创造、传递和接收。 乐谱符号: 记录音乐的书面形式,是音乐构思的物理呈现。 解读重点: 关注音乐的技术层面、感官体验、物理存在。分析其音高如何组合成旋律?节奏型如何驱动律动?和声色彩如何变化?乐器音色如何搭配?结构如何布局?这些“形”是音乐最直接、最可感的层面,如同人的身体。 2. “影”:音乐的投射、影响与关联性 概念核心: “影”是“形”的依附者、跟随者和投射。它代表名声、影响、社会关系等外在价值。“影”主张通过行善立名以求不朽。 音乐对应: 音乐的“影”是其产生的影响、引发的联想、建立的联系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它是音乐“形”的延伸和投射。 具体体现: 情感反应: 音乐在听众心中唤起的具体情绪(喜悦、悲伤、激昂、宁静等)。 联想与意象: 音乐让人联想到的画面、场景、故事、人物或抽象概念(如自然景象、历史事件、个人回忆)。 风格流派与文化标签: 音乐所属的风格(古典、爵士、摇滚、民谣、电子等)、地域文化特征、时代背景赋予它的特定含义。 社会功能与影响: 音乐在仪式、庆典、娱乐、政治宣传、社会运动中扮演的角色;音乐对流行文化、时尚、生活方式的塑造作用。 评论与解读: 乐评家、学者、听众对音乐的意义、价值、历史地位的各种阐释。 演奏者/创作者的形象: 音乐家的人格魅力、舞台表现、公众形象等附加在音乐作品上的“光环”。 解读重点: 关注音乐如何作用于人、如何被理解、如何存在于特定的时空背景和社会网络中。音乐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声音,更在于它触发了什么、代表了什么、连接了什么。如同“影”依附于“形”,音乐的这些“影响”和“意义”也依附于其具体的音响形式(“形”),并随之流传变化。 3. “神”:音乐的精神内核与超越性本质 概念核心: “神”是最高层次,代表自然之理、生命的内在精神、超越具体形迹的本质。“神”主张顺应自然,委运任化,不执着于形体的存灭或名声的显晦,追求内在精神的自由与超脱。 音乐对应: 音乐的“神”是其最核心、最本质的精神内涵、审美意蕴、哲思深度或超越感官形式的纯粹艺术生命力。它是音乐的灵魂,是使其真正伟大、具有永恒魅力的根源。 具体体现: 内在结构与逻辑之美: 超越感官刺激的音乐内部组织所展现的和谐、平衡、张力、发展逻辑所蕴含的理性或数学之美(如巴赫的赋格)。 深邃的情感表达与人性洞察: 超越具体情绪,触及人类普遍存在的深层情感状态(如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中的悲悯与和解)。 哲思与精神境界: 音乐所承载或引发的对生命、宇宙、存在、信仰的思考与感悟(如马勒交响曲中的生与死、自然与宇宙)。 纯粹的形式美与抽象意境: 剥离具体描绘和情感标签,纯粹由声音运动本身构成的审美境界(如某些简约主义或印象派作品)。 演奏/创作中的“气韵”与“境界”: 表演者或作曲家赋予作品的独特精神气质、生命力和无法言传的艺术高度。 超越时代与文化的共鸣力: 那些历经岁月洗礼,依然能打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听众的核心艺术价值。 解读重点: 追寻音乐的终极意义、精神高度、艺术纯粹性和永恒价值。它要求我们超越对技巧(形)和具体情感/故事(影)的执着,去感受音乐中那种难以言喻的、直抵人心的、体现生命或宇宙本质的力量。如同“神”是生命的主宰和归宿,音乐的“神”是其内在生命力的源泉和终极追求。 三者关系在音乐解读中的体现: 依存与互动: “形”是基础,没有具体的声音形式,“影”与“神”无从依附和体现。“影”是“形”在外部世界的投射和反响。“神”则蕴含在“形”的精妙构造之中,并通过“形”的展现而显露,其高度也深刻影响着“影”的深度和持久性。伟大的音乐作品往往是“形”、“影”、“神”高度统一、相互成就的典范。 层次递进: 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可以是一个从感知“形”(声音、技巧)→ 体验“影”(情感、联想、文化)→ 领悟“神”(精神内核、艺术本质)的递进过程。但最高层次的欣赏往往是三者交融,瞬间把握整体。 张力与超越: “形”可能追求技巧的炫目(如某些炫技作品), “影”可能追求即时的感官刺激或流行效应(如某些口水歌)。而“神”则代表着对前两者的超越,追求更本质、更永恒的艺术价值。陶渊明“神”的观念提示我们,理解音乐的终极境界,或许在于放下对技巧炫耀(执着于“形”)或外在名利影响(执着于“影”)的过度关注,回归音乐本身内在的生命力、精神深度与自然流露的真意。 举例说明: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结尾“欢乐颂”: 形: 庞大的交响乐队编制、人声合唱、复杂的和声进行、辉煌的旋律、强烈的力度对比。 影: 唤起崇高、博爱、普世欢庆的情感;联想到人类团结、自由、胜利;具有强烈的政治和人文象征意义;成为欧盟盟歌。 神: 超越民族和时代的对人类大同、精神自由与终极欢乐的礼赞;音乐中蕴含的不可阻挡的信念力量和超越苦难的终极救赎感;音乐结构本身的宏大气魄和逻辑力量所体现的崇高精神境界。 古琴曲《流水》: 形: 特定的古琴指法(滚拂等)、音色、散板与节奏变化、独特的韵律。 影: 引发对江河奔流、自然山水的生动联想;象征君子的德行(上善若水);体现文人雅士的情怀。 神: 通过音响模拟与抽象表现,传达对宇宙运行、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的体悟;在看似简单的音响中蕴含的深邃意境和空灵悠远的精神境界;古琴音乐特有的“清微淡远”所指向的超越尘世、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哲思。 结论: 运用陶渊明的“形影神”解读音乐,提供了一种深刻的、层次分明的哲学框架: “形” 让我们关注音乐作为声音艺术的基本物质构成和技术维度。 “影” 让我们理解音乐的社会文化关联、情感投射和具体意义生成。 “神” 则引导我们追寻音乐最核心的精神价值、艺术本质和超越性的审美境界,追求那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内在生命律动与宇宙哲思。 这种解读方式提醒我们,欣赏音乐不仅是用耳朵听声音(形),用心感受情绪(影),更需要一种精神的投入和哲思的观照(神),去触摸音乐那超越感官与言语的灵魂。如同陶渊明最终通过“神”超越了“形”的短暂与“影”的虚名,音乐的真正伟大,也在于其内在的“神”——那种直指人心、贯通古今、体现生命本质的艺术精神。 作者: 怀璧其醉 时间: 2025-8-18 16:31 曲调激越,震撼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8 18:21 萧剑 发表于 2025-8-18 09:45 愿出差路上的风,都带着你爱的旋律,愿每个忙碌的间隙,都有音乐悄悄陪你。 就像《Eventide》那样的黄昏音符,温柔包裹你的行程 ![]()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8 18:25 怀璧其醉 发表于 2025-8-18 16:31 你这句话简洁有力,已经准确传递出你对《Eventide》这首曲子的直观感受。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8 18:29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18 14:51 您能看清自己听音乐的状态 这本身就是超敏锐的觉察~ 没感觉,或许正是另一种在感受的方式 就像有人吃火锅先喝汤品鲜味 有人直接涮肉图痛快 有人听音乐要代入故事 也有人享受纯粹的声波震动带来的生理愉悦。。。 作者: 依水闲云 时间: 2025-8-18 18:49 萧剑 发表于 2025-8-18 09:45 等你回来哦~ 作者: 依水闲云 时间: 2025-8-18 18:50 —舞— 发表于 2025-8-17 20:23 昨天找来听了,每种感觉都不一样呢,但是同样给人音乐的享受,还有种隐隐的震撼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8 19:14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18 15:24 以“形影神”解音乐,从物质之形、社会之影到精神之神,层层剖析,揭示音乐多维本质,助我们以哲思之耳,聆听超越音符的永恒回响。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8 19:17 依水闲云 发表于 2025-8-18 18:50 演唱版就像是有人把这份黄昏的情感,用歌声娓娓道来,多了几分故事感和温度。 作者: 依水闲云 时间: 2025-8-18 19:33 —舞— 发表于 2025-8-18 19:17 这就是音乐的奇妙之处,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效果也不同呢 作者: 马叶的小屋 时间: 2025-8-19 17:58 小舞姐的大片!! 作者: 马叶的小屋 时间: 2025-8-19 18:00 苍茫,震撼。 世界的那些草木,人类的那些活动,物种的那些进化,等等等等,在这样音符中,都有种巍峨宏伟的感觉。 作者: 马叶的小屋 时间: 2025-8-19 18:02 跌宕绚丽的华章。 安静聆听。 作者: 马叶的小屋 时间: 2025-8-19 18:06 欣赏小舞姐的帖子,常会沉在图片和音乐中。 久久之沉。 ![]()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9 18:45 马叶的小屋 发表于 2025-8-19 18:00 马叶对《Eventide-黄昏》的感悟精准而深邃! 这首作品确实以声音构建了一座宏大的精神穹顶。 那些音符仿佛不仅是旋律,更是自然史与人类文明在时间深渊中的回响。 作者: 马叶的小屋 时间: 2025-8-19 18:53 —舞— 发表于 2025-8-19 18:45 ![]() ![]() 作者: 点。 时间: 2025-8-19 19:21 如果可以宽屏欣赏,应该更震撼~ 舞老师真棒~ 作者: —舞— 时间: 2025-8-19 20:27 点。 发表于 2025-8-19 19:21 点点说的对,六星网服务器受限,不支持特殊的全屏功能和额外的插件支持。 作者: 云自在 时间: 2025-8-20 15:45 ![]() 作者: —舞— 时间: 2025-8-20 17:44 才来啊,等你听音乐 ![]()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21 01:23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21 01:30 编辑 —舞— 发表于 2025-8-18 19:14 有一次看黄胄艺术馆的皮影展览,无意中知道陶渊明的有形影神之说。有点遗憾,我的国学知识不是很系统,也没有具体实践,失去了和舞老师深入交流的可能。 我问个关于股市日内分时图,你怎么看?在你眼里它是什么 作者: 向晚 时间: 2025-8-21 12:06 好喜欢这首曲子,像喜欢《出埃及记》那样喜欢。 图图也震撼~ 作者: —舞— 时间: 2025-8-21 12:25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21 01:23 被您问住了~我纯股盲!对股市的认知还在红涨绿跌只会乐捂眼的阶段。 分时图在我眼里就像看一场没字幕的外语电影,画面在动、数字在跳,但完全get不到它在讲什么故事! 作者: —舞— 时间: 2025-8-21 12:34 向晚 发表于 2025-8-21 12:06 ![]() 两首曲子简直是两种极端的浪漫! 前者像暮色里漫开的油画 每一丝旋律都浸着温柔的光 后者却像千军万马踏过荒原 鼓点一响心就跟着烧起来~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21 12:43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21 12:51 编辑 —舞— 发表于 2025-8-21 12:25 对古典舞:形、神、劲、律,四大审美要素关注过吗? 来个古典舞的音画作品,可以聊聊。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5-8-21 13:27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作者: —舞— 时间: 2025-8-21 13:38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21 12:43 这门道太深!要说系统研究,我哪敢说有什么体系,不过是略懂皮毛。 形是撑起动作的骨架,神是藏在骨缝里的魂,劲是游走的血脉,律是呼吸的韵律。 这四个元素凑在一起,倒像根无形的线,把指尖眉梢的具体动作,和千年文化里的抽象意趣,串成了一幅会呼吸的东方美学图景。 作者: —舞— 时间: 2025-8-21 13:44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21 12:43 前几年曾制作过同类题材的音画创作,画面以虚实交融为特色,实景取自舞者灵动的身姿,虚景则是壁画投影与光影流动的交织。 近期我陷入灵感枯竭的状态,思维像被抽干了水分般空荡,即便强撑着推进创作,怕也难有新意与质感。 作者: —舞— 时间: 2025-8-21 13:46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5-8-21 13:27 牢记毛主席的教导。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21 13:50 —舞— 发表于 2025-8-21 13:44 你这里的灵感是指一个画面,一个词组,还是一个情愫? 作者: —舞— 时间: 2025-8-21 13:59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21 13:50 音画本就是综合艺术,它融美术的视觉、音乐的韵律、美学的意境、文学的叙事于一体,灵感自然也会是多维度的。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21 15:05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21 15:09 编辑 —舞— 发表于 2025-8-21 13:59 股市波动是一种潮汐现象。 碧昂丝有一首歌 drunk in love 视频中有大海潮汐画面。 股市的波动曲线是有两股力量对比Takin' Back My Love - Enrique Iglesias feat. Ciara 作者: —舞— 时间: 2025-8-21 15:13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21 15:05 奇妙互文了~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21 15:29 —舞— 发表于 2025-8-21 15:13 疯牛行情就是这首歌气势。 【“被燃到了!”—《The Phoenix》】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舞— 时间: 2025-8-21 16:12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21 15:29 《The Phoenix》或许不会教你判断牛熊,但它会让人明白,有些“疯狂”,本身就是人性最鲜活的注脚。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21 19:09 —舞— 发表于 2025-8-21 16:12 这是8月20日股指期货日内分时图,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左图的形态,可以静态描述,也可以分段动态描述,没有对错,凭感觉就好 作者: —舞— 时间: 2025-8-21 19:31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21 19:09 在我这纯纯股盲眼里,这走势图像极了五线谱上疯癫蹦跶的音符,赤绿K线像支死活找不着调的交响乐章…… 连休止符都专挑我看不懂的地儿,使劲儿捉迷藏!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21 19:58 —舞— 发表于 2025-8-21 19:31 好极了。我琢磨琢磨,如果我把你盲点整明白,估计就上台阶了。 ![]()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21 20:50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21 20:52 编辑 这个游戏是这样的,最近一直在和deepseek对话,我发现只要你提的问题和方向对路,deepseek肯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答复,假如我精通股指期货,那我就可以充当deepseek的角色。 作者: 语柔 时间: 2025-8-21 21:06 克制的抒情,哼唱、吟唱最动人。 ![]() 作者: —舞— 时间: 2025-8-21 21:16 语柔 发表于 2025-8-21 21:06 语柔说的非常贴切,也很有诗意。 作者: 语柔 时间: 2025-8-21 21:23 —舞— 发表于 2025-8-21 21:16 感谢大才女分享这么有震撼力的音乐,绝绝子。 作者: 香樟树下 时间: 2025-8-22 08:48 画面气势磅礴,音乐震撼人心 ![]() 作者: —舞— 时间: 2025-8-22 14:00 香樟树下 发表于 2025-8-22 08:48 就爱听这种贼带劲的音乐,像打了鸡血瞬间回血,浑身的懒骨头都给震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