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关于孩子按了暂停键这件事情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07:39
标题: 关于孩子按了暂停键这件事情有感
昨天知音讲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一位妈妈布置给孩子一个任务——30分钟内抄写一篇作文,为了计时,设置了个定时器。结果孩子没认真抄,玩儿起了时间暂停术。这位妈妈很无奈:是揭穿他?还是假装不知道?
更有意思的是各位的回复。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其背后隐藏着家长的焦虑和教育的问题。这位妈妈的无奈,其实是很多家长的真实写照:既希望孩子守规矩、听话,又希望他们有主见、有创造力,但这两者常常是矛盾的。
这个孩子,确实聪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会观察、能应变、有办法,堪称“潜力股中的潜力股”。但问题是,他把聪明用在了“躲避任务”上,这就有点歪门邪道了。孩子暂停了定时器,暂停的可能还有“规则感”和“责任感”。
面对这类行为,更重要的是去看背后的心理动因:是不是任务太无聊、太重复,孩子失去动力?还是孩子本能地想逃避压力,缺少自我管理能力?或者是他对规则没有敬畏感,认为“反正没人看得见”?理解这些,才能谈“教育”。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先别急,需要暂停自己的情绪键,既别“硬碰硬”,也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家长可以问问孩子:“我发现定时器时间有点不对劲,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先听他怎么说,别急着贴懒惰不听话的标签。也可以适度点破他:“暂停定时器是个小聪明的方法,但不是用来逃避任务的办法。”让他明白,聪明要用在正道上。家长还需要明确这个行为的后果:“你现在要补回这段时间,今天的游戏时间也要相应缩短。”家长的规则不是用来吓唬孩子的,而是让孩子学会担当。
另一方面,小小“暂停键”,暴露的是教育该如何启动孩子积极性的问题。不少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中会很纠结:外在有要求,内心没动力;知道该做,却不想做;既然不想做,就想耍点小聪明。教育者在这个时候,不能只看“行为本身”,而要看到背后的问题:这只是孩子的问题吗?我看未必,这应该是给家长或老师的教育方式提的醒。
现代教育理念早已超越“听话”“成绩好”这些表层目标,需要培养的是孩子的自身素质。比如说,自我管理能力:会管理时间、情绪和注意力。责任感与诚信:再聪明的孩子,如果没有诚信和责任心,将来在社会中也难以担当重任。父母要让孩子理解“做对的事”比“做聪明的事”更重要。还有就是内驱力。很多孩子学得痛苦,是因为一切都是被“逼”的。内驱力来自兴趣、自主选择和对成就感的渴望,把“他律”转为“自律”才行。
家长都希望培养“有用之才”。与其盯着“抄没抄完”“有没有暂停定时器”,不如关注他有没有学会对规则负责?有没有建立起自我监督的意识?有没有机会感受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一个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从来不是看他小时候多听话,而是看他能不能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愿意把事情做好。
教育得好从来不是强迫能解决的,每一次孩子的“捣蛋”行为,背后都是一次教育契机。如果家长只是惩罚或忽视,等于错过了塑造品格的好机会。有智慧的教育,都是在“暂停”中找到“启动”的力量。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07:41
此帖也算是说一下对@公理力 帖子中的某些不同看法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07:41
周末快乐!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07:45
教育得好从来不是强迫能解决的,每一次孩子的“捣蛋”行为,背后都是一次教育契机。如果家长只是惩罚或忽视,等于错过了塑造品格的好机会。有智慧的教育,都是在“暂停”中找到“启动”的力量。
~~~~~~~~~~~~~~~~
择机施教是良策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9-20 07:46
本帖最后由 坐忘庄 于 2025-9-20 07:48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07:45
教育得好从来不是强迫能解决的,每一次孩子的“捣蛋”行为,背后都是一次教育契机。如果家长只是惩罚或忽视 ...
哈哈哈
外卖小哥和王健林的机不同。
马斯克不同特朗普。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07:54
对马斯克和特朗普没兴趣,不了解。外卖小哥和王健林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看他们是否超越了学校给与的教育。估计外卖小哥的认知没有超越校方给与的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07:56
对择机施教,我有体会。
我小孩是乖孩子,小时候大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学习也不错,等到了青春期,虽逆反,但嘴上不说。 到了大学就彻底放飞自己了。 他对家长的教诲是无脑的抵抗。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07:56
对择机施教,我有体会。
我小孩是乖孩子,小时候大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学习也不错,等到了青春期,虽逆反,但嘴上不说。 到了大学就彻底放飞自己了。 他对家长的教诲是无脑的抵抗。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07:56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07:58 编辑
对择机施教,我有体会。
我小孩是乖孩子,小时候大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学习也不错,等到了青春期,虽逆反,但嘴上不说。 到了大学就彻底放飞自己了。 他对家长的教诲是无脑的抵制。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07:58
嗯,重要的事情必须说三遍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9-20 08:01
风铃清音飘渺 发表于 2025-9-20 07:54
对马斯克和特朗普没兴趣,不了解。外卖小哥和王健林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看他们是否超越了学校给与的教育。估 ...
哈哈哈
超越时空中只有老高螃蟹,风铃?
抽象。
赛跑比赛是超过,目标。
马斯克和特朗普目标不同。
外卖工具,褫夺了目标。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9-20 08:02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0 07:56
对择机施教,我有体会。
我小孩是乖孩子,小时候大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学习也不错,等到了青春期, ...
哈哈哈
牛娃。
祝福他们。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08:08
在网上都是各自为政,但难免有观点同频的。同频属于巧合,不同频更普遍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08:08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08:10 编辑
他是在姥姥家长大的,上的小学,孩儿他姥姥是军嫂,作息安排是军事化的,而我在自己家里很随意,他就从四年级就陆续回自家住了。他姥姥家离学校仅五分钟的路,这是中学,小学就是院门对校门。回自己家要坐公交车半小时左右。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9-20 08:10
风铃清音飘渺 发表于 2025-9-20 08:08
在网上都是各自为政,但难免有观点同频的。同频属于巧合,不同频更普遍
哈哈哈
明白。
枫林绿洲之。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08:13
严格和严厉都不是教育的问题,关键是要对症,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嘴上不服心里服‘比’嘴上服软心里不服‘强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08:17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10:54 编辑
我以为是这样,现在通常一个小孩归属三个家庭,姥姥家,奶奶家,妈妈家。 这些家长可能理念不同,有些矛盾对孩子成长会有影响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9-20 08:19
本帖最后由 坐忘庄 于 2025-9-20 08:29 编辑
风铃清音飘渺 发表于 2025-9-20 08:13
严格和严厉都不是教育的问题,关键是要对症,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嘴上不服心里服‘比’嘴上 ...
哈哈哈
武器的批判和批判的武器。
大道理不是道理。
目标。耐心。兜底。一起走过的日子。刘德华。
闪亮的日子。罗大佑。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0 08:41
教育的前提是有敬畏之心,遵守规则,但是可以利用规则,或者在规则之内给予变通。越聪明越有主见的孩子越需要合适的体罚教育。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20 14:09
如果是我,我可能没那么生气。因为孩子耍小聪明是正常的,不耍小聪明的少之又少。但我估计会笑话他,譬如自欺欺人啊,顾头不顾尾啊,以此来教他审时度势,而不是如此招笑。。。。。。。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14:37
大人真生气,心理优势就没了。 按理说,大人应能掌控事态发展,但要放长远,而不要死纠结眼下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20 14:41
嗯啦。差不多的意思。。。。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0 17:15
不少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中会很纠结:外在有要求,内心没动力;知道该做,却不想做;既然不想做,就想耍点小聪明。
===========
暗无天日、漫漫无期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19:38
孩子有三方家庭的关爱,是好事情。不过还是以妈妈家的教育为主,姥姥奶奶家嘘寒问暖就可以了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19:44
规则重要,但教育的目标不是制造服从者,而是培养有边界、有判断、有担当的人。
聪明的孩子确实容易“自己有主意”,不听话,但这恰恰说明他们更需要引导与说服,而不是靠打服。适度的惩戒可以理解,比如限制特权、承担后果等。这应该叫“纪律”,不是“体罚”。
如果要动手来解决问题,说明家长的情绪失控了,也许短期有效,但长期不行。聪明的孩子往往更敏感,体罚带来的羞辱感可能让他们变得更隐蔽、更逆反,甚至失去信任感和沟通意愿。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19:47
你是个温和的家长,不是孩子会惧怕的那种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0 20:02
你谈的是具体细节问题,与我帖子的主旨不是一回事,也没涉及我的不同看法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20 20:06
不仅仅是温和。可能还有个词:敬畏。因为我对学生也这个态度。我偶尔笑眯眯斜乜一眼,算给个眼神,他们就会受不了,说要不你骂几句?或者抽几鞭子?我就说,我为嘛要骂你,要打你?我就想看你晓不晓得自个儿错在哪里了~~~~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20:14
确实,敬畏感是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孩子幼年阶段。记得小时候敬畏的老师都是凶巴巴的,而到现在还有联系的老师都是和蔼可亲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20 20:18
敬畏,可能不是你理解的:凶巴巴。哈哈。有一种感觉,叫:不怒自威。我跟孩子们关系很融洽的,跟儿子也是,但,原则性问题,我是不会让步的,所以孩子们喜欢我,也怕踩了我的底线。
现代社会,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们而言,最应该也正在渐渐缺失的,就是:敬畏之心。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20:33
了解你说的敬畏之心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做、愿意自己承担后果。不过现在很多孩子对老师缺乏敬畏之心是因为对老师的诸多作法不感冒吧。老师与学生的情感链接没到位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20 20:37
不是这样的。更多是社会对“老师”的定位,与从前有本质区别。家长们言传身教,在暗示孩子:老师没什么神秘的。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0 20:38
你这样理解也不能说不对,但是习武的孩子,特别是到了高手级别,反而很愿意遵守规则,不太屑于这样干。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0 20:39
是的,所以要学会惩罚孩子,自己也不是太生气。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0 20:41
我也教育孩子:虽然要讲尊师重道,但是老师也是人,也需要分析该不该听老师的。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20:45
嗯,其实是对老师的要求提高了。以前讲师道尊严,学生不敢造次,现在的学生对不喜欢的老师就没那么尊敬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20 20:46
尊师重道和客观看待是并行的,或者略偏尊师重道一点,都是正常思维模式。而现代社会,大多家长不是这么干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20 20:51
是的。问题就在于,孩子们有很多理由不喜欢老师。
从前有句俗话,叫: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嘛意思,就是归宿感和安全感。
孩子们习惯了不喜欢就不尊敬,他们就会欠缺包容和耐心,稍微不如意便发作出来——而生活中的不如意何其多?谁对谁又是百分百满意的?而况管和被管之间本就矛盾重重的呢~~~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0 20:56
这个需要家长教的。在公理力那个讲现代父母的帖子里,他可以把这个情况阐述一下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0 20:58
可能吧,但是高素质的家长会让老师感觉心情愉悦,当然我不太算。不过我儿子确实会让老师觉得很另类:第一是平时特别乖,他个子小,会给人一种胆小的乖巧。第二是如果偶尔有质疑老师或领导的安排不合理的时候,他会很理智和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每句话都能直指要害,一般他在说,下面的学生在竖大拇指。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0:59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21:01 编辑
回到知音的例子。如果把终生学习作为大事,时间是一副良药,当下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0 21:01
作为家长,不能把学习看得太重,否则就会让读书耽误教育。但是要培养孩子从小遵守规则,不能随便造假。
作者: 左手之方向 时间: 2025-9-20 21:03
为最后一段点赞
^_^^_^^_^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1:04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21:08 编辑
我觉得如果孩子不是学习那块料,家长就不要急于求成。解决心理问题是第一位的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1:11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21:14 编辑
对待少年/青年教育,我一直秉持没有笨学生,只有笨家长和笨老师的观点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0 21:14
心理问题是不当的教育造成的,不是严格的教育造成的。而外行最喜欢把这个混为一谈。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0 21:17
学生的智商是有巨大差异的,我遇到过一个孩子,二年级,算数只会数手指,只会5以内加法。10以内加法我就是教不会,你说有什么好办法?但是练搏击他就很灵,干活上手也快,还是社牛。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1:18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21:20 编辑
学校教育是流水线作业,认识到这一点,家长针对自己孩子该如何做才是明智的,是版友该讨论的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0 21:23
磨炼心智再去学习,而不是靠读书学习去磨炼心智。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1:24
所有挫折都是命,只要不放弃终生学习,孩子就有希望和未来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0 21:28
我觉得不是,一个人的成功之路是自己擅长的东西,不是别人成功的东西。对于读书学习改命,能成功的不会超过3成。大部分人即便一辈子读书也收获不了太多的东西。
最好的教育是让花成最美的花,树成最茂盛的树,而不是所有的种子都变成花或者树。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0 21:30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0 21:32 编辑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那个孩子不懂,家长该懂,咱辆不在一点上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1 12:08
心理问题不是“严格”教育或“不严格”教育本身造成的,而是源于不当的、缺乏理解和支持的教育方式。
“严格”本身没错,关键是“怎么严格”。如果严格是有规则、有边界、有责任、有耐心引导,那就是好的严格;如果严格是打人、是羞辱、是自己情绪的发泄,那就是不好的严格。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1 12:23
其他的我都同意,但是体罚有时候对一些孩子是必要的。孩子并不是白纸,只是人类地幼体,天生本性就不一样。今天拼命鼓吹的人性化教育也是一种极端教育,只能弱化下一代。
作者: 风铃清音飘渺 时间: 2025-9-21 14:52
对玩劣孩子的体罚最好由家长来做,目的只有一个,用让他能记住的方式教育他。老师是不适合做的。另外,人性化的教育肯定利大于弊,很难说是‘弱化’。将来即使打仗也不可能互相拼刺刀了
作者: 灵典之爱 时间: 2025-9-21 14:55
周日快乐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