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地位高责任重?关注一下女性不成比例的心理负担 [打印本页]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3 05:37
标题: 地位高责任重?关注一下女性不成比例的心理负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5-9-23 06:43 编辑

    【公某按】

    这是一篇英文小文,其闪烁不停的人性光辉,令公某不好意思假装没看到,收进文档已有些时日了。   
    这两天在六杂,男性心理——尽管不是很能拿得上台面那种——突然成了热词。政治正确这事儿,不能限于高隐般口号,你得有实际行动不是?公某不辞辛苦,让AI把这篇关爱女性的小文翻译出来下发。你是不是君子,看着办吧。
    顺便说一句,刚才去厨房,从背后搂了一下正在忙碌的那位,还没等我出口:
晚餐吃啥?她转身摸了摸我的额头:“你好像没发烧啊?” 我:“…… 端上口杯退出烟火重地。
----------------------

女性与男性的心理负担:令人不安的差异
作者:Margaux L. |  2024-12-20

啊,著名的心理负担……你知道,那种脑子里总有一只仓鼠在小转轮上疯狂奔跑的感觉。对许多人来说,这一意象与无尽的待办事项清单、超负荷的家庭日程以及就像……奥林匹克运动的日常任务管理同义。

为什么女性的负担比男性重?系好安全带,发现女性和男性心理负担之间的差异,这种不平衡往往是看不见的,但却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具体来说,心理负担是什么?

心理负担是一种看不见的重担,它压在既负责具体任务又操心所有相关组织安排的人的肩上。例如,这不仅仅是“去购物”,还包括思考购物清单、计划何时购物、记住每个人的口味,不要忘记星期三是意大利饺子日等等。从精神上讲,这就像大脑中始终打开 50 个标签。这很累人。不幸的是,在许多家庭中,除了工作、孩子和/或社会期望之外,女性的精神负担往往会叠加这项看不见的任务。我们体验到了:这绝非乐趣。

为什么女性做得更多?

如果女性像 XXL 背包一样背着精神负担,那并非偶然。几个世纪以来,性别角色固化了我们对家庭和责任的看法。

例如,“亲爱的,晚餐吃什么?” 这么老套的一问,却很好地说明了问题。这个问题自动将操心的责任转移到回答它的人(通常是女士)。

双倍的工作日:女性的工作量与男性一样多(这要归功于工业革命和女权主义者!),但工作日结束后,她们又开始在家开始第二天的工作:打扫卫生、一日三餐、没完的家务……某人惬意于Netflix,而某人则已经在为第二天做准备了。

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着一切……这是一种需要预料、需要计算的责任,最终会让人精疲力竭。另一方面,男性没理由免除这些任务,但他们往往以不同的方式应对之。这种分担并不公平,但许多人从小就潜意识地认为,干家务是女人的事儿。

为什么这种差异会持续存在?

如果我们看看统计数据,情况就会突然变得不那么抽象。根据 INSEE 的各种研究,在法国, 80% 的家务是由女性承担的。67% 的母亲表示,她们整天都在操心家庭事务,甚至上班时也是如此。这些数字凸显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明显差异。精神负担不仅用花费的时间衡量,还以浪费的精力衡量。幸运的是,人们的心态正在改变(虽然很慢,但正在改变)。新一代男性开始意识到精神负担所带来的重负。有些人想更多地参与操劳家务。然而,差异仍然存在……为什么?

著名的“我在等你告诉我该做什么”。这句经典的话表明,一些男人仍然等待得到指示,而非主人翁。精神负担不仅仅是做,而是预期。

难以摆脱的习惯。一个参与其中的男人有时会被视为“英雄”,而他不过是干了点普通的家务。掌声是好的,但它更反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不平等。

即使一些男人做出努力,参与日常生活的料理,许多人仍然低估了雷打不动角色所代表的精神负担。精神负担不仅仅是“女性的份内”。这是夫妻、家庭甚至社会问题。恢复平衡意味着让每个人都保持平静,最重要的是不要面临精疲力竭。所以,先生们,你准备好关闭标签“我能做些什么来帮助我的妻子?”并打开“我能为家庭和谐做怎样的主人翁?”吗?归根结底,没有人应该在无休止的精神转轮上奔跑。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9-23 05:54
哈哈哈 分工


老马是哲学和经济学的机灵鬼

分工,和优势

普遍支配和普遍和谐。

走通了,一生。


老高不如老马机灵,想不通,学达摩,
下一个10年。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3 06:08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9-23 05:54
哈哈哈 分工

把10年改成100年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23 08:49
顺便说一句,刚才去厨房,从背后搂了一下正在忙碌的那位,还没等我出口:咱晚餐吃啥?她转身摸了摸我的额头:“你好像没发烧啊?” 我:“…… ”端上口杯退出烟火重地。
=
笑S。想起《废都》,庄之蝶和牛月清之间的相处模式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23 08:51
确实,这个词,用得很有分量:性别角色固化。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23 08:53
著名的“我在等你告诉我该做什么”。这句经典的话表明,一些男人仍然等待得到指示,而非主人翁。精神负担不仅仅是做,而是预期。
=
该说不说,中国式家庭绝大部分都是如此模式~~跟女人习惯掌管家庭的女主心态有关,跟男人巴不得当甩手掌柜的心态更有关~~~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5-9-23 08:56
归根结底,没有人应该在无休止的精神转轮上奔跑。
=
所以到退休年龄,现代社会的女性大多活明白了,想要为自己活一次于是参加各种社交啊休闲娱乐活动,男人们忽而发现那个天天围着自己转的竟然不再围着自己转了就出现新一轮的家庭危机。哈哈O(∩_∩)O~~~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9-23 09:03
你的思想有些落后了啊

中国的大部分女性已经走出被家庭负担束缚的思想了。
为自己活一次已经成了女性奋斗目标。
作者: 小红袄    时间: 2025-9-23 09:05
女性的家务劳动除了具象的,筹谋阶段也算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5-9-23 09:36
这个话题很好
提起来大家讨论讨论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3 10:15
我不赞成女性更辛苦,但是赞成社会对女性定义,或者是自身观念的不合理性。一个家庭的构成,本来就不该是双职工模式。不要扯什么富贵家庭,大部分家庭还是普通家庭。双职工在国内公有制时期还能维持的下去,因为大家的工作强度与压力没有那么大,对家庭的生活品质、教育追求也没有那么高,男性或女性回家还有可能有精力照顾家庭,但是今天,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无论男女在外面上一天的班,回家根本没有精力进行家庭付出。所以正常的模式应该是一人工作养活全家。
实际上这里不涉及女权。我觉得社会早就应该是男女平等的定义了。一个家庭的女性比男性有能力,她可以出去工作、养家、养着男人,男人也可以做家庭主夫。要不然就是女性做家庭主妇,不去外面工作,这才是公平。那个主内的应该听主外的安排,公平合理!
而现在的问题是:国内大部分女性并不愿意接受自己男人没工作,靠自己养着。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可是如果男人有工作,那么他对家庭的付出精力就会减少,女性在外面工作,依旧无法摆脱家庭付出的困扰。换句话讲,如果夫妻都在外面工作,把家务劳动、教育等付出去强加于哪个头上都不公平。最后只能二人分担,最后两个人都累。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3 10:19
至于说什么为自己活一回,这话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而言,都是极度的无知与无耻!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在按照自己的命运轨道生活。所谓什么为自己活一回,不过是想体验一下自己本不该享受的阶层或命运的生活质量。大部分情况下,为自己活一回的时候,都是在以牺牲别人的生活为代价的。
今天很多人,为了为自己活一回已经选择不婚,这样可以摆脱家庭的羁绊。但是很多人不过是在用父母的钱为自己活一回。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3 10:24
我觉得所有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如果按照一家有三口算,没有特殊经济支出的正常情况下,父母和孩子,每个人应该享受家庭财政的三分之一,这是公平合理。如果孩子享受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那是父母对他的宠爱。如果孩子享受二分之一以上,那是父母下贱!这种孩子长大之后也不会感恩,只会觉得世界对他不公平。为什么他不能像有钱人的子女一样......。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3 10:26

著名的“我在等你告诉我该做什么”

这句确实经典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3 10:27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3 10:15
我不赞成女性更辛苦,但是赞成社会对女性定义,或者是自身观念的不合理性。一个家庭的构成,本来就不该是双 ...



不是你赞不赞成的问题,文章说的是根据统计数据证明,女性更有责任感(对家庭)。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3 10:37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3 10:24
我觉得所有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如果按照一家有三口算,没有特殊经济支出的正常情况下,父母和孩子,每 ...



“无耻”、“下贱”这些词,用到家庭生活里合适么

虎狼之词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3 10:53
知音 发表于 2025-9-23 10:27
不是你赞不赞成的问题,文章说的是根据统计数据证明,女性更有责任感(对家庭)。

数据从哪里来呢?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3 10:56
知音 发表于 2025-9-23 10:37
“无耻”、“下贱”这些词,用到家庭生活里合适么

虎狼之词

可能我的语文水平不太高,希望你能帮我解惑。如果父母拼命努力的付出,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私、冷酷、无情,不知感恩,不知满足,还没有能力在社会上生存,只会抱怨父母无能的人。那父母的教育应该用什么形容词呢?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3 11:01
知音 发表于 2025-9-23 10:37
“无耻”、“下贱”这些词,用到家庭生活里合适么

虎狼之词

如果一个成年人,他的家庭角色无论是丈夫、妻子、孩子,明明是自己用别人的付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再美其名曰为自己活一回,那又叫什么呢?
如果一个成年人,他的家庭角色无论是丈夫、妻子、孩子,他总是过度消耗自己,为根本就不感恩的家人付出,有一天他(她)忽然醒悟了,后悔了,决定为自己活一回。那请问他(她)以前的行为又叫什么呢?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3 11:03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3 10:56
可能我的语文水平不太高,希望你能帮我解惑。如果父母拼命努力的付出,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私、冷酷、无情 ...



那叫“可怜天下父母心”

哪家父母是拼命努力付出把孩子培养成自私冷酷无情的?

把孩子培养成自私冷酷无情的恰恰是那些不愿意付出心血的父母。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3 11:04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3 11:01
如果一个成年人,他的家庭角色无论是丈夫、妻子、孩子,明明是自己用别人的付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再美 ...



你极端了……

为自己活一回,适当的调节一下生活的情趣儿,是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而不是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强求。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3 11:06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3 10:53
数据从哪里来呢?



根据 INSEE 的各种研究,在法国, 80% 的家务是由女性承担的。67% 的母亲表示,她们整天都在操心家庭事务,甚至上班时也是如此。
=========
这不是主贴写的吗?

当然了,这是外国的统计数据,这个帖子也是翻译的外文,供参考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3 11:09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3 11:01
如果一个成年人,他的家庭角色无论是丈夫、妻子、孩子,明明是自己用别人的付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再美 ...



人不是神,是需要缓冲一下蓄积能量的,为自己活一回就是要给自己充充电。

如果理解成想翟欣欣那样为自己活一回,那就错误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9-23 11:12

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着一切……这是一种需要预料、需要计算的责任,最终会让人精疲力竭。
=========
女人是这样的,
但男人好像是只顾眼前,过一天算一天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3 11:14
知音 发表于 2025-9-23 11:03
那叫“可怜天下父母心”

哪家父母是拼命努力付出把孩子培养成自私冷酷无情的?

今天新闻:一个考上大学的寒门女,先让父母给她买手机、IPAD、高档化妆品三件套,合计9000多元。她父母已经连10000元都拿不出来了。然后寒门女就开始吐槽父母,你说她父母,自己付出一切成就孩子的丑陋的寒门虚荣心,那个该叫什么?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3 11:14
知音 发表于 2025-9-23 11:06
根据 INSEE 的各种研究,在法国, 80% 的家务是由女性承担的。67% 的母亲表示,她们整天都在操心家庭 ...

法国和中国的社会情况不一样吧。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9-23 11:20
知音 发表于 2025-9-23 11:04
你极端了……

为自己活一回,适当的调节一下生活的情趣儿,是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而不是没 ...

我觉得是你的认知极端了。你的这种为自己活一回应该叫小资,不是女性专属,这种偶尔小资一下是很正常的,也不会是一次两次。而真的涉及到所谓为自己活一回一般不是这样小的代价的。
如果倒退50年,女性说为自己活一回,我还可能有点信。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9-23 14:48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3 11:20
我觉得是你的认知极端了。你的这种为自己活一回应该叫小资,不是女性专属,这种偶尔小资一下是很正常的, ...

哈哈哈

精神病是为自己活的。

自由和佛。为自己。

其他都是为别人,休息更好的为别人。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9-23 14:49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3 10:56
可能我的语文水平不太高,希望你能帮我解惑。如果父母拼命努力的付出,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私、冷酷、无情 ...

哈哈哈

难不成浪漫、大爱、情怀?

没能力正好躺平。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3 21:1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23 08:49
顺便说一句,刚才去厨房,从背后搂了一下正在忙碌的那位,还没等我出口:咱晚餐吃啥?她转身摸了摸我的额头 ...

记忆力这么好,传说中的选择性记忆吧
我除了还记得《废都》是贾平凹写的,具体内容已不甚了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3 21:1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9-23 08:51
确实,这个词,用得很有分量:性别角色固化。

AI翻译差强人意,改了大约十来个费解、不到位的遣词,其中就包括这个“固化”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3 21:20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9-23 09:03
你的思想有些落后了啊

中国的大部分女性已经走出被家庭负担束缚的思想了。

我也早就说过,中国新一代城市女性的地位比美欧发达国家还要高——做饭等家务基本成了男人的责任
文中也提到,法国80%的家务是女性完成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3 21:20
小红袄 发表于 2025-9-23 09:05
女性的家务劳动除了具象的,筹谋阶段也算

嗯,这是肯定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3 21:29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3 10:15
我不赞成女性更辛苦,但是赞成社会对女性定义,或者是自身观念的不合理性。一个家庭的构成,本来就不该是双 ...

较之一人工作养活全家,双职工模式是一种进步,中外都是如此。


除了经济原因,还有一个更正当的理由,无论男性、女性,外出工作是人的一种自我需要


不外出工作,很容易与社会脱节,而人的社会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3 21:39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9-23 10:19
至于说什么为自己活一回,这话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而言,都是极度的无知与无耻!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在按照 ...

至于说什么为自己活一回,这话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而言,都是极度的无知与无耻!

呵呵~,这话过于较真儿了

但凡有这种感悟的,基本都属于那种长期为孩子、丈夫活着的女性——围着家人转,过度专注于家庭,忽略了自身

而所谓的“为自己活一回”,也不过是那种“对自己好点”的态度调整——关照自己内心的需要。不可能是完全抛下家庭不管不顾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3 21:47
知音 发表于 2025-9-23 10:26
著名的“我在等你告诉我该做什么”

这句确实经典

其实,很多男性愿意呈现这种态度,除了懒得操心家里的琐事,也有尊重女人,照顾其“我说了算”心态的一层好意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3 21:53
知音 发表于 2025-9-23 11:12
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着一切……这是一种需要预料、需要计算的责任,最终会让人精疲力竭。
=========
女人 ...

但男人好像是只顾眼前,过一天算一天

呵呵,很多时候,这是一种假象, 包括男人不愿流露等因素
其实,大多数男人的心理负担一点也不比女人轻,可能更重,只是焦点在家庭之外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5-9-23 21:58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9-23 14:48
哈哈哈

精神病是为自己活的。

其他都是为别人,休息更好的为别人。

客观上也是如此,只是有的人关注角度不同而已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