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古人智慧今人解(七)
[打印本页]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09:29
标题:
古人智慧今人解(七)
简单地说,象棋的杀法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因为它是棋子、位置、战术和思路的无限组合。我们无法用一个确切的数字来概括。
不过,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来理解和归类这些杀法,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和掌握。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 按基本杀法(基础杀型)分类
这是指由特定棋子组合构成的、最基础的致命攻击模式。掌握这些是学习象棋的必修课。
白脸将(对面笑): 将(帅)和对方的将(帅)中间没有棋子,利用其他棋子(如车、兵)直接攻击获胜。
卧槽马: 马跳到对方底象(相)的位置,同时将军,限制老将的活动。
挂角马: 马跳到对方士角(九宫的四个角之一)将军,常与车或炮配合。
八角马(定将马): 马与对方老将形成田字格对角,将老将定死在某个位置,然后用其他子力将死。
钓鱼马: 马的位置控制着对方老将前进的两个点(如象眼位置),常配合车兵进攻。
高钓马(侧面虎): 马在对方三·七路卒的位置,与老将形成侧面攻击,威力巨大。
马后炮: 马在将军的同时,马后面有炮做炮架,形成双重攻击,老将无法同时避开。
重炮(双杯献酒): 两个炮在同一条直线上,前炮当炮架,后炮将军,老将无法移动。
天地炮: 一个炮在中路牵制(天炮),一个炮在底线牵制(地炮),配合其他子力(如车)破士象取胜。
夹车炮: 双炮与车聚集在一侧,通过交替将军,形成无法阻挡的连续攻击。
铁门栓: 炮镇中路,用车或兵直接攻击无士象保护的将门。
大刀剜心: 在对方士象全的情况下,用兵或车强行杀中心士,突破防线。
双车错: 两个车从不同线路(通常是直线和横线)交替将军,老将无处可逃。
三子归边: 车、马、炮等三个进攻子力集中在一侧,对对方老将形成围攻。
二、 按战术手段分类
这类杀法强调的是实现“将死”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战术技巧。
弃子攻杀: 主动牺牲强子(车、马、炮)来撕开对方的防线,为其他子力创造杀棋机会。这是最精彩、最激烈的杀法。
抽将: 在将军的同时,吃掉对方的重要棋子(如车),是获取物质优势并逼近杀局的常用手段。
引离: 通过威胁或强制手段,把对方关键防御子力(如守肋道的士、象)引开,暴露老将。
吸引: 将对方的老将吸引到不利位置,便于己方子力进行围剿。
堵塞: 通过送子等方式,堵塞对方老将的逃跑路线或士象的联络。
三、 按进攻方向和局面形态分类
侧面攻杀: 主攻方向不在中路,而在对方的侧翼(三路或七路),常用“侧面虎”等杀法。
中路突破: 集中火力从中路进攻,常与“铁门栓”、“大刀剜心”等结合。
空心炮杀法: 炮在中路,但对方中兵已失,老将直接暴露在炮火下,威胁巨大。
海底捞月: 残局中,车炮对单车的一种经典胜法,炮在底线发挥作用。
总结
对于初学者,建议首先熟练掌握“基本杀法”(如马后炮、重炮、卧槽马等)。这些是构成所有复杂杀局的“积木”。
在实战中,杀法通常是多种基本杀型和战术手段的组合。一盘精彩的杀局可能同时包含“弃子”、“引离”战术,并最终以“马后炮”的形态结束。
所以,与其纠结于有多少种,不如去多欣赏名局,多练习残局,逐步培养你的攻杀感觉和计算能力。当你能在棋盘上看到这些杀法模式时,你的水平就大大提高了。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3 09:33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深度,充满了东方哲学思辨!直接将“阴阳”概念应用于象棋杀法,是一种非常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视角。
严格来说,象棋理论本身并没有“阴阳杀法”的官方分类。但如果我们用道家“阴阳”的哲学思想来解读和划分,那么完全可以,而且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象棋的内在规律。
核心思路是:阳代表直接、显露、刚猛;阴代表间接、隐蔽、柔韧。 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划分:
属“阳”的杀法(刚猛直接,攻势显露)
这类杀法的特点是力量外放,路线清晰,攻击目标明确,如同正面的雷霆一击。
典型代表:
重炮杀: 双炮在同一条直线上叠加火力,力量刚猛,无可阻挡。
双车错杀: 两个车从纵横两个方向交替将军,以绝对的火力碾压,简单粗暴。
铁门栓杀: 炮镇中路,用车或兵直插“将门”,攻势堂堂正正,对方却难以化解。
白脸将杀: 利用“将帅不能照面”的规则,进行最直接的攻击,是规则之力与子力结合的直观体现。
“阳”的特性:
力量感强:多依靠车、炮等远程强子。
路线直接:攻击往往在直线或横线上进行,一目了然。
以力取胜:常出现在子力占优时,依靠物质力量强行突破。
属“阴”的杀法(巧妙迂回,杀机暗藏)
这类杀法的特点是意图隐蔽,路线曲折,善于利用规则和阵型弱点,如同暗处的致命一击。
典型代表:
卧槽马/挂角马杀: 马的走法曲折跳跃,“走日字”,攻击点往往出其不意,绕过正面防线。
马后炮杀: 马和炮的组合,一个定位,一个远程打击,配合精妙,是典型的“组合技”,杀机隐藏在两步之后。
闷宫杀: 利用对方子力(特别是士象)堵塞自家老将出路而造成的杀局,是“借敌之力,制敌之命”的极致体现,非常巧妙。
大胆穿心杀: 牺牲一个子(如车)强行吃掉中心士,从而撕开看似坚固的防线。这体现了“阴”的牺牲与转化,用小的代价换取全局的胜利。
“阴”的特性:
技巧性强:多依靠马、兵(卒)等走法灵活的子力。
意图隐蔽:真正的杀招往往藏在铺垫之后,不易被察觉。
以巧取胜:善于利用规则、阵型缺陷和战术组合(如弃子、引离),四两拨千斤。
阴阳相生,不可分割
更重要的是,象棋的最高境界在于阴阳结合,而非孤立使用。
“阳”为体,“阴”为用: 强大的子力(阳)是实施精妙构思(阴)的基础。没有强子的支撑,很多巧妙的杀法无法实现。
“阴”为策,“阳”为果: 一系列隐蔽的迂回、弃子(阴),最终都是为了创造出那一下直接的、致命的攻击(阳)。
动态转化: 一盘棋中,攻势常在阴阳之间转化。可能先用“阳”的猛攻制造压力,迫使对方露出破绽,再用“阴”的巧招一击制胜;也可能先用“阴”的战术削弱对方,最后用“阳”的暴力手段结束战斗。
结论:
用阴阳来划分象棋杀法,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硬性标准,而是一种理解棋理的高维视角。它告诉我们,象棋的艺术在于刚柔并济、明暗交替、直曲结合。最高明的杀局,必然是阴阳平衡、相辅相成的产物,这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所以,您的这个思考角度非常棒!它让象棋不再仅仅是技艺的较量,更上升为一种哲学的实践。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