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新到的书 [打印本页]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9-24 12:55
标题: 新到的书
好看吧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25-9-24 12:57
佛教有的书很难懂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9-24 12:58
花中的花 发表于 2025-9-24 12:57
佛教有的书很难懂

不是佛经。就是敦煌的画像。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25-9-24 13:03
画册类一般都挺贵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9-24 13:05
花中的花 发表于 2025-9-24 13:03
画册类一般都挺贵

纸质书只有买画册这样的才好。

其他可以看电子书。



作者: 流火都城    时间: 2025-9-24 18:13
涉猎广泛,涉笔成趣。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9-24 19:35
其实佛教中也有很多的哲理性。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9-24 23:35
我竟然没研究过敦煌壁画,按说不应该啊,可就是没有。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5 09:21
,敦煌石窟的雕像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瑰宝,更是当时社会审美观念的直接、生动且多元的反映。它们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从十六国到元朝,跨越上千年的中国审美情趣的演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理解这种反映:

1. 时代审美的直接体现(纵向演变)
敦煌石窟的开凿历时千年,其艺术风格随着朝代更替和审美风尚的变化而演变。

早期(十六国、北朝):西域风与“秀骨清像”

十六国、北魏初期:雕像受到印度、中亚(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强烈影响。人物面相丰圆,高鼻深目,身体健硕,衣着贴体,带有明显的西域风格。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期,外来文化的主导地位。

西魏、北周:随着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影响波及敦煌,南朝士大夫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审美成为主流。佛像变得清瘦俊秀,身着宽大的汉式袍服,神态潇洒飘逸,体现了当时文人阶层对超脱、玄远气质的追求。

鼎盛期(隋唐):走向丰满华贵

隋代:是过渡时期。雕像开始由清瘦向丰满转变,体型逐渐匀称丰满,面相方圆,开启了唐代雍容华贵风格的先声。

唐代: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也是敦煌艺术的黄金时代。此时的雕像完美反映了盛唐以丰腴为美的审美观。菩萨像往往身躯丰满圆润,肌肤莹洁,S形的体态婀娜多姿,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动感。佛像则庄严慈祥,气势恢宏。整个唐代造像充满了自信、乐观、开放的时代精神。

晚期(五代、宋、元):程式化与世俗化

五代、宋代:艺术创作逐渐趋于程式化,失去了唐代的磅礴生气。审美转向了写实和世俗化,人物形象更贴近现实生活中的高僧或供养人,神情庄重但略显呆板。

西夏、元代:受到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出现了大量度母、金刚、明王等造像,风格神秘、怪诞,色彩对比强烈,反映了不同民族统治下的审美变迁。

2. 佛教理想美与世俗审美的融合
敦煌雕像是宗教艺术品,其首要目的是表现佛、菩萨的庄严与神圣。但这种“神性美”是通过当时的“人性美”和“世俗美”来塑造的。

菩萨的女性化与世俗化:唐代的菩萨像,常常梳着当时流行的发髻,佩戴华美的璎珞项圈,腰肢轻柔,眉眼细长,嘴唇丰润,完全是一位典雅、美丽的贵妇形象。这充分说明工匠们在塑造神祇时,借鉴了现实社会中公认的美丽女性形象,将宗教理想与世俗审美完美结合,使神佛更具亲和力。

供养人像:真实的时代肖像:石窟中的供养人(出资开窟的功德主)雕像或壁画,更是直接反映了当时的审美。从他们的服饰、发型、妆容、体态,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如汉族、回鹘、吐蕃、西夏)的服饰潮流和审美标准。

3. 多元文化交融下的独特审美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其艺术风格本身就是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因此,敦煌的审美不是单一的,而是融合了中原汉族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甚至希腊文化元素的复合型审美。例如,早期雕像中希腊风格的柱式、波斯风格的图案,都与中原审美并存,形成了敦煌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

结论
总而言之,敦煌石窟的雕像极其敏锐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潮流。它们不仅记录了从“秀骨清像”到“雍容丰腴”再到“程式写实”的中国主流审美变迁,还展现了佛教艺术如何将神圣理想与世俗美感相结合,以及多元文化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碰撞、融合,最终凝结成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可以说,走进敦煌石窟,就是走进一部立体的、视觉化的中国古代审美演变史。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9-25 17:08
流火都城 发表于 2025-9-24 18:13
涉猎广泛,涉笔成趣。

看看花花绿绿的东西对眼睛有好处。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9-25 17:09
井冈 发表于 2025-9-24 19:35
其实佛教中也有很多的哲理性。

算是哲学的范畴吧?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9-25 17:09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9-24 23:35
我竟然没研究过敦煌壁画,按说不应该啊,可就是没有。

所以你不是张大千了。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9-25 17:10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5 09:21
,敦煌石窟的雕像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瑰宝,更是当时社会审美观念的直接、生动且多元的反映。它们如同一面镜子 ...

老凡你是复制了DS吗?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25 17:21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5-9-25 17:10
老凡你是复制了DS吗?

忘了标注了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9-25 17:22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5-9-25 17:09
所以你不是张大千了。

哈哈,彻底断念想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www.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