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家长的教育,错的最离谱的一点就是:放着河水不洗船。怎么讲呢?大家都觉得学习重要,但是请问:学校是干什么呢?幼儿园吗?就是安置小朋友的?不,说白了还是学习的。那么既然是学习的,家长为什么要给孩子报那么多课外学习班呢?
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会说:“不报能行吗?别人都报,就我家孩子不报,学习岂不是要吃亏?”是吗?那请问一个茶杯能盛多少水?你用茶壶和水缸往茶杯里倒水,是不是水缸就倒得多?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提前学习半个学期,甚至是一个学期当成学习培训必修课,那请问你让孩子提前学习半个学期,等到学校讲这些知识的时候,他就一定比没学过的学生学得好吗?这些方法是爱孩子吗?实际是害孩子!孩子学习是需要精力的,家长等于是把孩子玩耍、休闲、劳动、身体锻炼的时间和精力都拿出来搞学习了,这样只要等到孩子彻底厌学那一天,就会一切归零。另外,孩子因为提前学过,会搞得老师都不会教学了,因为他们自己也搞不清孩子到底是会还是不会?他们的会是自己教的,还是外面学的?很多家长都看到那些鸡娃成功的孩子,学习优势巨大;那是不是再看看学出心理问题,最终休学、走极端的孩子是多么悲惨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对比一下,鸡娃最后是哪一种更多呢?
很多拼命让孩子早学、多学、额外学,崇尚鸡娃教育的家长,有几个认真的看过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大纲呢?如果你没看过,或者看不懂,那真的没必要玩鸡娃,因为你玩不起。据我所知,即便是在今天遍地课外教培班的前提下,只要孩子能够吃透学校的教学大纲,并且把其中的少部分缺陷补充完善,就可以超过8成以上的同龄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知识传授,大部分家长需要以此为主体,配合学校陪伴孩子学习,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分析大纲缺陷部分给予弥补,从我对儿子小学、初中的数学来看,缺陷有,但是不多,很容易补充完整。不会耗掉家长和孩子太多精力。
什么人可以鸡娃?很简单,就是觉得学校的教学大纲远不能满足自己对孩子知识掌握的期望,且自己有能力孩子有资质去接受更高级学习的指导。实际上,即便是这样,照样离不开学校。看看北京海淀的清北学二代搞鸡娃教育,他们孩子是强,但是没有海淀的强势中小学撑着,他们能搞个鸡毛。
如果孩子的中小学教育很平庸,甚至不合格,连完成教学大纲的学习都做不到,那确实是需要教育机构的助力的,这时候家长不报班可以会耽误孩子学习。不过如果摊上这种学校,就不要指望鸡娃教育,想都不要想,根本不可能!教培机构的意义也就是让孩子完成教学大纲的学习。
总之,无论搞不搞鸡娃教育,学校都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教培机构永远是从属关系,舍本而逐末,对孩子的学习很难有好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