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德弗特洛斯 于 2025-8-6 15:08 编辑
有人问我是否会在9月看上映的《731》,我的回答当然是不看,理由很简单,我已人到中年,不再是被人控制的精神填鹅。看什么电影,我有我的取舍。
以前每年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电视里总有节目,是采访当年大屠杀的幸存者,他们都已是耄耋老人,尤其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电视台记者采访她们,一次次要求她们回忆当年的经历,诉说如何被鬼子强暴,如何与鬼子搏斗,并展示身体的伤疤,教育后辈如何不忘民族耻,牢记血泪仇。我之前没觉得如何,终于有一年我觉悟了,打心底抵制这样的做法,在心中发出呐喊:放过这些老人吧,让她们彻底遗忘掉这段记忆吧!她们本来是该含饴弄孙、安度晚年,却被要求一次次勾起痛苦的、屈辱的回忆,这是极其不人道的。现在,估计这些老人基本已经去世,终于——她们解脱了。
说起该不该带孩子们看《南京照相馆》这电影,我不置可否,但我想起另外两部电影。犹太裔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乐《辛德勒名单》,好评如潮,获得极大的成功。数年后,在奥斯卡电影奖上,有一部电影异军突起,一举斩获最佳外语片奖,它叫《美丽人生》,一个犹太父亲,编造了一个谎言遮蔽了集中营的真相,让儿子避开了一段恐怖的人生回忆,童心没有受到任何刺激与伤害。该影片同样获得好评,但斯皮尔伯格对这种剧情处理表示完全不能理解,对此片获得大奖显得很不服气。现在看来,斯皮尔伯格的态度可以理解,但导演罗伯特·贝尼尼也并没有错。惨痛的历史应该牢记,但这并不应该妨碍人们尽可能地享受美好人生。如果推荐,我倒推荐孩子们看看这两部电影。
2010年《孔子》上映,这本来是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一部巨作,可巧遇上了同期的美国大片《阿凡达》,尽管通过种种手段,将《阿凡达》撤档,结果《孔子》票房还是扑街,成了赔钱买卖。相比之下是《阿凡达》全球票房狂卷212亿高踞影史票房第一,成为最大赢家。说起这个,主演周迅问起发哥,《阿凡达》看不看,发哥赌气道:不看。
不看,当然自有原因。《731》电影前不久还曾因某种原因封禁了,这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活着》,这部电影1994年拍摄,至今没有开禁,被禁的理由自然与《731》大异其趣。这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大奖并被誉为华语电影巅峰之作,到现在被禁了26年,假如,假如这么说,有一天《活着》解禁了,我问一下你是否回去观看?呵呵,不用说,我就知道,亲爱的,你肯定小脑瓜一扭————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