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杂谈 20号后偶数篇作品点评及推荐晋级名单
查看: 65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号后偶数篇作品点评及推荐晋级名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23 16: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有贤无垢 于 2025-9-23 16:54 编辑



  推荐之前,扯扯闲篇。

  这次活动,不是什么正式比赛,而是六星红袖小说爱好者们一场小规模聚会,以小说的名义,自娱自乐。参加人数不多,高手也少,整体水平显然无法达到期望值。但是已经够了。论坛式微,网络短小说几近消亡,这时候,一帮还有初心的小说人能聚在一起发文、交流、探讨,本身就值得庆幸,就应该鼓掌。

  22号《药引》属于底层叙事,关于生存困境的大主题。作者不仅书写了困境,还书写了困境中的温暖与希望,这是值得赞赏的。王跛子的救人,李秀英的自救,闪现着个人主义微光,而报社的拯救则绽放出集体主义光芒。光与光的融汇,照亮了社会的和谐生态。

  最近刷抖音刷到久未露面的韦唯,再次听到《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听起来依然亲切,令人感动。《药引》实际上就是对《爱的奉献》这首歌的注解与演绎。

  谋篇布局开合自如,有情节与细节,叙述细腻,语言精炼,人物刻画饱满,立意也高远,看起来是篇很优秀的小说。

  但是读起来总感觉有点陌生,有点遥远。

  比如王跛子不仅残疾,儿子还癫痫;秀英老公换肝,哥哥心脏搭桥,老公母亲住院。为什么写苦难与困境,非得朝这条思路走,让如此多人得病?

  比如王跛子卖肾,说卖就卖了,也不管非法不非法。卖肾救人也得有个时间差啊,何况还得手术还得卧床养伤。但王跛子居然能在没人照看的情况下像正常人一样独自接待秀英。秀英老公换肝也是,这边钱到位,那边活体肝就到位并手术了。

  比如秀英去报社求助,你说自己的困难就行了,却扯上王跛子卖肾的事,“想让人知道,这世上有王大哥这样的好人”,王跛子那样惨,那报社是不是也得帮助王跛子呢?

  没有个体生命的真实体验,缺少生活的逻辑,就会给人假的印象。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但又是真实细节拼贴起来的虚构,所以在细节上必须真实,这就应该与作者的生活阅历或者真实的生命体验相关联。如果没有阅历与体验,仅凭新闻事件或道听途说得来的故事写作,那就必须查资料,动用强大的想象力,附着于人物身上,叙述出来时尽可能准确一些。

  另外,写苦难,写困境,用肉体的病痛做素材,我认为是比较低层次的写法,而高级的写法一定是表现人物的精神困境。或者说,精神困境与时代或者社会背景是紧密契合的,也更容易使得主题厚重而深刻。

  24号《相约在明天》采取双线叙事结构,过去与现在交织,运用倒叙、插叙、补叙等典型手法,述写了一段重逢故事。与恶势力的斗争经历,既是对特定时代的批判与反思,又是男主高文华百炼成钢的成长史,更是他上前线的有力铺垫,可以预见战场上的高文华一定不是孬种。人物形象立体生动,人物性格呼之欲出,青春之歌主题凸显。

  明天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明天?小说结尾是开放式的。这样留白,深得短小说作法之精髓。但个人觉得留白往往是把双刃剑。本篇给人的感觉,似乎最后留白过多,如果再设置一次重逢,战后重逢——比如男主女主其中之一面对骨灰盒或者假肢的情节,可能会使小说更有层次,更具艺术感染力,主旨的表达也更厚实一些。

  省略号的使用,出现了四次,这在短小说中要警惕,谨慎,多了破坏节奏与结构。

  分别时照片背后的题字《相会在明天》,与小说标题《相约在明天》,最好统一。

  一篇中规中矩的短小说。

  26号《十分钟》写了一个交通安全警示故事,隧道疲劳驾驶遇车祸的十分钟与病床弥留之际生死抉择的十分钟,或者说,实际上写了两个场景,两个十分钟。作品试图通过两个十分钟的强烈反差与对比,警示广大司乘人员珍爱生命,远离疲劳驾驶。

  两个视角,一个是司乘视角,一个是医生视角。这两个视角,其实也构成了本篇小说的结构。短小说是十分讲求结构与叙事艺术的,好比桌面上跳舞,给你展示的舞台空间非常有限,所以必须短小精悍,拒绝过多的旁枝末叶。显然,作者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棒。

  易拒绝生,选择陪妻女一起死,这个细节也是令人动容的。这种想象力,是值得赞许的。汶川大地震中的幸存者,灾后看到家没了,一家老小没了,觉得一个人活着没意思,跳楼自杀,逻辑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感同身受。

  但是如果从严肃文学的角度看,《十分钟》弥留之际的设计,我认为是不够严谨的。这也正是两个视角,确切说是两个有限视角转换的缺陷。

  作者在讲述与描述的过程中,运用了两个视角,看起来是全知视角,好像读者全都看清楚了,但实际上,混淆了,或者说,越界了。因为作为医生的欧阳以及他的团队成员,必须是有限视角,是看不到患者内心世界的,只能主观推断,用小说里的原话,叫“经验”。但任何经验,都替代不了易的真实内心活动。更不能凭主观,遂易的心愿,剥夺易的生命。何况做手术前,易的父母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而且必须“经他们同意才能放弃”。一个医生,怎么能够感情用事,违背协议,断然宣布“停止抢救”?所以,我认为这不是医生的主观,而是作者的主观。以至于逻辑不能自洽。

  那么视角的矛盾可不可以化解呢,可以。一是用同一个视角,也就是易的视角来行文,那么易的想法,心理活动,都可以描写出来。二是采用超现实手法。中国古典小说中有不少人鬼情未了的故事,鬼说话也不是不可以的。日本短小说圣手芥川龙之介《莽丛中》就采取了“戏不够,鬼来凑”的策略,让死去的人说出真相。南美伟大的小说家胡安鲁尔福在《佩德罗巴拉谟》里,干脆从头到尾都是死人在说话,甚至死人与死人之前的死人说话。姜文电影《鬼子来了》最后被砍断的人头视角其实就是超现实。

  这篇小说写了一个人性的极端,写的是很有深度的。

  但是人性极端的描写,我所知道的像美国的欧亨利的小说,俄国契诃夫的小说,美国奥康纳的小说,日本芥川龙之介以及星新一的小说,都有写过。类似于“母亲和妻子掉河里,你先救哪个”这种人类人性的极端,几乎被这些伟大的小说家写遍了,以至于后人没什么机会了,不得不回到庸常而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去挖掘,所以庸常生活叙事成为了当代小说书写的主流。回过头来再看欧亨利们写的关于人性极端的小说,你会发现很多的巧合与生硬之处,两个字概括,就是“失真”。

  28号《家有老小》有小说的必要条件,对话,描写,叙述,手法都在。只是情节比较散,而且不是碎片化可拼贴的单纯故事的散,一会上网,一会养生,一会弄孙,一会卖房,一会拜祭,一会放生。没形成小说的充分条件。小说需要有故事线,有情节链,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本篇在点出了“身心俱疲”核心词后仓促结尾,使用省略号,显然力有不逮。

  作品写出了中年人家有老小生活压力的生存状态,真实,质朴。这是必须点赞的。

  30号《卑崔》标题值得商榷。从文本看,显然这是一个人物的名字。用人物做名字的小说,不计其数。但是小说起名不是随便的,一定是有讲究的。纳博科夫在谈到自己伟大作品《洛丽塔》时,说自己钟爱这个名字,因为洛丽塔三个字的发音,从上齿到齿间再到下齿,依次而下,极其丝滑、性感、温柔,符合女主的身份。托翁的《安娜卡列宁娜》名字也非常漂亮,是有象征隐喻意义的。贾平凹小说《带灯》,是女主的名字,也是有隐喻意义的。安妮宝贝小说《七月与安生》名字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有些名字可以加后缀,如《卡拉马佐夫兄弟》、《日瓦戈医生》、《包法利夫人》,也可以加前缀,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金仁顺《我的朋友金枝》。

  卑崔这个名字,难道仅仅是为了谐音“悲催”?我不知道其他读者别不别扭,反正我是觉得别扭的,尽管作者在文中已经阐释过名字的由来,但还是别扭,如果加个前缀或后缀,可能会冲淡这种别扭。

  当然,名字不是重点。那就看内容。

  坦率讲,这个作品的内容是比较厚重的,时间跨度大,涵盖了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从商品经济进入市场经济乃至企业改制深水期等重要阶段。可以说是1990与2000两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缩影。故事比较真实,卑崔经历过的,相信论坛大多数人(包括身边人)也经历过,所以,人物的命运能够引起共鸣。讲述朴实,真切。这个必须点赞!

  但是,从小说文体角度讲,又是比较粗糙的,总体上属于人物纪实,严格讲离小说还有距离。如果要写成小说,很多情节都要重新整合,甚至增删。叙述的切入点,衔接,收尾以及节奏,流畅性也要考虑周全。

  32号《瓦尔登湖不是梦》坦率讲,有点不相信是AI创作的,至少不全是。它营造的氛围,它的构思与创意,深深吸引了我,文笔也相当优美,叙述简练而老到。唯一遗憾的是,行文太短促,个人觉得前面如果再铺垫一下就好了,比如和白露在虚拟网络的交往经历以至于产生了爱情。如果仅仅是出于好奇去往既虚拟又现实的瓦尔登湖,我觉得单薄了些。加点感情色彩可能更有说服力。

  好文!

  34号《惊梦》似乎写了一个民国故事。作者在人物描写与场景描写上,具备强健笔力。特别是大场面的描写,一镜到底,各色人物场景安排得井井有条,表现出了作者良好的掌控力。

  当然,局部写得好并不代表整体写得好。从短篇小说的结构与布局要求讲,由于开篇铺得太开,以至于留给后面叙述的空间不够,情节的发展与收束可能就局促了。

  36号《五月,飞不过忘川》这篇小说写得太飘,太浮躁,用力过猛,包括叙事基调,包括人物对话,包括叙述本身的遣词造句。读的过程中经常跳脱,读了好几遍才捋清头绪,甚至觉得小说内容配不上这么诗意的标题。

  但是,它有短小说该有的模样与特征,在叙事切入点、情节剪裁留白、布局开合收放上,做得比较到位。尤其主题立意,写出了流氓混混身上人性的辉光,“我”在处理与洁的关系上,与其说是恻隐,不如说是自我救赎。

  38号《老宋》就像画家在画稿上勾勒,有个粗线条,某个局部也着墨不少,但突然没心思画下去,搁置了。

  老宋与表姐这条线,以及老宋与我这条线,都只是蜻蜓点水,整体情节上没成形,老宋的人物形象也就无法丰满完整呈现。

  不过叙述还是颇见功力的,叙事基调也挺沉稳。

  40号《金兰之交》从现有文字看,情节的推动,细部的描写,还是相当精彩的。学生时期的情爱题材,也是有吸引力的。遗憾的是写的长篇小说套路,而不是短篇。

  42号《蝴蝶飞啊飞》一团废纸引发出的教育话题,本质上属于成长小说。成人世界的思维定势与孩童世界的可塑性构成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像孔子疑颜渊偷粥一样,老师和父亲看到的真相并不是客观真相,而是主观真相,哪怕有监控,也还是主观的。所以孩子受到了冤屈,于是抗争,然后遭到惩罚,然后师生关系、父女关系破裂。象征美好与希望的蝴蝶,折翅坠落。小说最后出现了白太阳意象,这个是有意味的,为什么明明太阳是红色的,而在孩子眼里变成了白色?还有狭窄的巷子,这都是隐喻。如何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何沟通与理解孩子,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推荐晋级名额上,坦率讲,22号《药引》与26号《十分钟》,36号《忘川》与42号《蝴蝶》令我犹豫不决。我觉得都是可以上榜的。但是名额有限,只能忍痛割爱。

  推荐名单如下:

  22号《药引》

  24号《相约在明天》

  32号《瓦尔登湖不是梦》

  42号《蝴蝶飞呀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9-23 16:54 |只看该作者
守住了这次活动的风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23 16:56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心目中评委该有的样子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23 17:1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文无第一,就是包括了阅读理解的不同,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以你推荐的哪篇不要紧。我们观众看的就是你的态度。跟在啊牧后面给老k的认真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23 17:12 |只看该作者

认真,辛苦。不负所托。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23 19:41 |只看该作者
唉,好意外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23 21:55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9-23 22: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有贤真是厚道又中肯,端方的很。能把那么多文字看完,还认真给出评,很负责任。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9-23 23:17 |只看该作者
佩服加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9-26 17:08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这里有你的文字点评。记得抽空来看看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