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有壶家园 家长论坛 【欣赏古诗】昭君怨·赋松上鸥
查看: 3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欣赏古诗】昭君怨·赋松上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24 09: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频飞 于 2025-9-24 12:28 编辑

听见松枝扑籁声,几只沙鸥来栖。劝下稚童哗,怕惊去。
稍頃悠悠飞去,又入水云深处。我也将归隐,語沙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9-24 09: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昭君怨·赋松上鸥
杨万里〔宋代〕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倾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9-24 09: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夜里在诚斋饮酒,忽然见一只鸥鸟飞来,停在松枝上,片刻后又离去。我见此情景颇有感悟,于是写下这首诗。

偶尔听见窗外松树上传来扑扑的振翅声,便知是鸥鸟来此夜宿。连忙叮嘱孩子们莫要高声喧哗,生怕惊扰了它。
没一会儿,鸥鸟竟突然振翅远飞,不知落向了何处。鸥鸟啊,我早已向朝廷递了请求,决意辞官归隐了。

注释
昭君怨:词牌名,又名《宴西园》、《一痕沙》。四十字,全阕四换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诚斋:杨万里书房的名字。
已而:后来。
扑鹿:状声音。张志和《渔父》:“惊起鸳鸯扑鹿飞。”
稚子:幼子;小孩。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俄倾:片刻;一会儿。
归休:辞官退休;归隐。
报沙鸥:沙鸥,栖息于沙滩、沙洲上的鸥鸟。《文选》卷三十一江淹《杂体诗》“拟张绰”,李善注引《庄子》:“海上有人好鸥鸟者,旦而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至者百数。其父曰:‘吾闻鸥从汝游,试取来,吾从玩之。’曰:‘诺。’明旦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今本无之。《列子·黄帝篇》略同。人无机心,能感动异类,称“鸥鸟忘机”本此。这里意谓自己志在隐居,约沙鸥为伴,今即将实行,故告知它。曹松《赠方干》二之二:“他时莫为三征起,门外沙鸥解笑君。”本词似用此意。黄庭坚《登快阁》:“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9-24 09: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赋松上鸥》是一首咏物词,词中借沙鸥寄情,字句间藏着细腻心绪与人生况味。

  上片写作者静坐书室时的意外之喜:忽闻松梢传来“扑鹿”声,凭经验便知是沙鸥来宿。“偶”字点出意外,“扑鹿”为象声词,摹写飞鸟振翅之音。这十二字未加渲染,看似平铺直叙,却暗衬环境之静,又勾勒鸥鸟动态——读者虽未亲见,却能想见作者凝神谛听的模样,也似听到鸥鸟抖翅的声响,足见字句经悉心锤炼,极为传神。待察觉沙鸥来宿,作者满心欢喜,忙示意玩耍的稚子勿要喧哗,生怕惊扰了它。“稚子莫喧哗,恐惊他”两句,既显露出对沙鸥的珍爱,也为词添了几分生活气息,“莫”与“恐”二字,将这份喜爱写得真切。

  下片转写鸥鸟飞去后的怅然,还借沙鸥抒怀。作者正为沙鸥栖宿而悦,转眼间它却振翅远飞,先前的欣喜瞬间淡去,只剩失落。“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不知何处”藏着对沙鸥的记挂,面对空茫夜色,作者的焦虑与无奈尽显;“飞去”二字重复使用,是现代修辞学中的“顶真”手法,用得自然妥帖,读来毫无重复之感。词的结尾,作者直言“我已乞归休,报沙鸥”,将自己辞官归隐的心意告知沙鸥,盼能得它理解。据《宋史》记载,杨万里曾长期被贬,后愤而辞官,临终前还叹“报国无路,惟有孤愤”——他一生难遇知己,报国无门的苦闷无处排解,便将沙鸥视作心意相通者,把满腔心绪寄托于这只飞鸟之上。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9-24 09: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本词是杨万里辞官归隐家乡江西吉水时的作品,题目《赋松上鸥》说明,这是一首咏物词。小序交代了鸥来复去的时间、地点和经过,“感而赋之”一句,则说明写作动机。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9-24 09: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9-24 09: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歡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