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战斗鸡 于 2023-5-10 10:21 编辑
致橡树是舒婷代表作之一,但我认为不是她写的最好的。
即便如此,也不是你这种水平的人能理解的。明明全诗情理交融,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激情,到你这儿居然成了“完全没有浪漫豪迈的抒情”。这种话说出来,简直就在自证诗盲。
本人浸淫诗歌创作和理论十几年,深度岂是你这种门外汉能探测到的?
以我的审美标准来衡量,舒婷写得最好的是“致母亲”、“路遇”、”这也是一切“、”献给我的同代人“等诗作。
”致橡树“写得也不错,但还够不上最好。
当然,囿于那个时代的认知局限性,现在看来,舒婷诗歌语言上确实有点陈旧,也不精炼。
至于你的普希金、拜伦那些所谓世界经典大师,全都被高估的神像。
舒婷诗歌不同于北岛他们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有警句。比如: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 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即使像眼泪一样跌碎 敏感的大地 处处仍有 持久而悠远的回声“;
”即使一切都已发生过 我也习惯了不再流泪“。
可以说整个朦胧诗,都很少有这种警句。
顾城那么多作品,也就一句”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北岛也就”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再加一句”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此外还有江河”乌黑的煤 在头颅中慢慢形成“等几句。
什么叫警句?就是有内涵、有韵味、有意境的诗句。比如本斗鸡那三行也归此列。
本斗鸡还有几首短诗,也都是警句。我就不发出来给你看了。怕被你们剽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