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呼啸的老鹰 于 2023-5-19 20:15 编辑
那些年读过的名著
时空拉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大约我上初中时,不知从那儿得到一本曲波写的《林海雪原》,第一次知道革命现代京剧样版戏《智取威虎山》里的扬子荣是出于这本书。读着读着,爱不释手!扬子荣的威武,少剑波的英俊,大段对白茹美丽动人的描写,在心里泛起阵阵涟漪。幻想将来我也能穿上军装去打座山雕,去穿梭林海,去当一个英雄。
书中对东北林海的描写也深深吸引了我。对滑雪飞速穿林海产生向往并百思不解。我当时也生活在山区,在我们这山区滑雪必死无疑!穿上滑雪板上不了山,下不了山,有的山坡近70度甚至90度,穿登山鞋爬山都费劲。下山更危险,很多悬崖峭壁,稍一失脚就阴阳两隔。
长大后,通过学地理,才明白东北老林的地势,与其说山,不如说坡最多丘陵更确切。
《林海雪原》对我影响了很长时间,在那激情燃烧的时代,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做梦都想当扬子荣,深入虎穴生擒座山雕;想当少剑波,遇上暗送秋波的白茹。直到80年代满脑子是钱时,才将《林海雪原》、《暴风骤雨》等同时代的名著遗忘。
大约我上高中时,己经开放了,年轻人留长发,喇叭裤,蓄小胡子时兴起来。单喇叭磁带录放机、港台靡靡之音开始流行,可以大胆淡论爱情了。记不清从哪得到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读着读着,爱不释手!第一次知道外国还有私家侦探,甚至还有比我们警察强的地方。我原以为公安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我趴在床上通宵达旦地看这本书,没有一点睡意。早上起床上学,头脑嗡的一下,两只眼睛只看见茶杯见方的地方,吓出一身冷汗!
书中对英国的描写也令我大开眼界,通过这本书了解欧洲。原以为老毛子们都茹毛饮血,像历史书中所描写的强盗、海盗之类,没想到福尔摩斯这么聪明,推理如此严密,案情如此跌宕起伏。特别书中通过华生哄托福尔摩斯,使福尔摩斯更加睿智,形像更加饱满,就如真人真事一样。这种写作方法令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
还有高中课本中的《项链》,使我很震撼,知道了什么是写作的构思布局,伏笔线索等等,运用这些写作手法去摄取人心。通过《项链》,我逐渐了解了莫泊桑,这个世界短篇小说之王,逐渐了解了欧享利这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课外看过他们很多作品,对他们的作品读着读着,爱不释手!特别是欧享利的《麦琪的礼物》,震人心魄。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含泪的微笑”,仿佛看到德拉在窗台晒她一头美丽的瀑布般的秀发。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娴熟的写作手法。欧亨利“自觉为小人物立言,自命是纽约四百多万贫民的代表。”通过对底层人民苦难的描写,反映出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严重的贫富悬殊,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还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好。
那段时间,我经常泡图书馆,甚至崇拜外国文学与作家。
当上社会青年以后,还有一小段读书时光。喜欢作家路遥的《人生》等一批乡土作家作品。当年我也想要巧珍,现在假如有选择的机会,我依然想要巧珍。我不喜欢浓妆艳抹、矫柔造作的女人,喜欢真实清纯的女人。
继路遥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我几乎不读书了,也无书可读。人们越来越利势,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浅薄。纸质书逐渐被淘汰。这时候,我就爱上论坛了。
一时间,网上各大中文论坛如雨后春笋,我几乎注册了各大中文论坛,目标是不读书而想出书。渐渐地发现,书多了,大多成了村头厕所的废纸。总裁、秘书、惊艳、黄毒、低俗的书籍铺天盖地。文学被唾沫淹没,白话文与时俱进成口水文,文言文对很多年轻人即是天书。文艺界演变成文艺圈,演艺界演变成娱乐圈,完成了质变与升华。再也没有了“对他们的作品读着读着,爱不释手!”的氛围与感觉。
喧嚣一时的论坛日渐式微,纷纷关门。想发个读后感及与人互动一下都难了。网络文学何去何从?没人知道。
最后,谈谈《红楼梦》。似乎中国人文人不谈点《红楼梦》就没地位或面子。我初中是就读过《红楼梦》,高中时读过《红楼梦》,进入社会后读过《红楼梦》,至今都没完全读懂。我不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在当时曾被列为禁书淫书。尽管如此,也不影响我认为《红楼梦》和中国古代其它名著一样,是伟大的著作。
研究《红楼梦》的人很多,研究来研究去,研究这么多年,也不知研究出名堂没?民间人士研究无可厚非。红学会,名头很大,不知财政拔款否?管理人员拿不拿国家工资?一本《红楼梦》,穷困潦倒的曹学芹先生,生前靠喝稀粥写完前80回,没想到260年后,有些人凭此书吃一辈子,富的流油。红学专家、教授这一类的职称有存在的必要吗?与生产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有关系吗?像我这种愚纯水平的人是弄不明白的。
把众多的中国古代名著只评定为四大名著,是一种浅薄和脑残!没思想没文化。
我曾读过的名著,不仅是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岁月,一种情怀,一种世风。现在回想起来,是无比的珍贵。名著尚在,但再也读不出当年当初的感觉。
现代文学为何无经典?有人思考过为什么吗?我们除了钱,更应当注重传承,给子孙后代多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文化才是民族的命脉!
2023年5月18日下午3:05,手机划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