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出世”,抑或“入世” ——旧文(第三辩)
查看: 17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出世”,抑或“入世” ——旧文(第三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4-13 20: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攻辩进行到此刻,特别值得玩味儿,正方从一辩到三辩,无一例外打着感情牌(似乎也只有这张牌),认为宝玉爱着黛玉,真爱就该结合,而宝玉婚后出家,是不爱宝钗,是悲剧收场。那么,我就这个角度,闲谈几点看法吧。

  一、宝玉印象

  我方一辩以第一人称“我”切入,令正方二辩莫名亢奋,胖脸涨红若关公,好似捡到了通往“赢”字大门的钥匙。而攻辩的理由是,我方在以现代价值观衡量宝黛之恋。实则任何时代的价值观都有相通之处,就好像游戏都有既定规则。以“我”为切入点,不代表没考虑当时的背景,是吧。

  宝玉是个怎么样的人呢?曹公美其名曰:怡红公子。但就彼时和而今的价值观看,丫都是纨绔子弟,还绝不打折扣的。他是被滋养在封建贵族家庭的寄生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相矛盾存活,还不懂生活的逻辑。从来纨绔少伟男,这话很有道理。

  丫厌憎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的虚伪、丑恶和腐朽,却又何尝不是享受着封建特权带给丫的既定利益?贾琏等染指女人就是猎艳、无耻、丑陋,宝玉长期睡着袭人,还偷摸跟其他丫鬟乱搞(例如:碧痕等),就是“怡红”,是为了哄女儿们开心,这不是两套道德标准又是什么?而我们的正方卫道士,索性将袭人定性为“性爱启蒙”,你们亏心不?丫不是追求平等吗?丫不凭借##身份,能被这个“启蒙”完了,再被那个“启蒙”吗?此外,丫还说女儿是水男人是泥,真那么洁癖,跟秦钟、蒋玉菡的龌龊事又怎么说?这么一个性生活劣迹斑斑的,他对黛玉的爱情有多纯洁、多专一、多高尚?提着裤子从女人身上爬起来,立马对另一个女人山盟海誓?这所谓的爱情这够让人恶心的。

  再看看正方的一个佐证——贾宝玉曾经这样期盼自己的死:“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请注意,丫不是对黛玉一个人说这句话的,语句里面始终提及的是“你们”而不是“你”,由此可见丫所梦寐追求的,不是娶到林妹妹就够了,他是渴望大观园女儿国能够长存,容许他每天斗草簪花、低吟悄唱、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试想,不凭藉封建权势能够达成所愿不?故而,我回敬的只有一句:做梦吧,你!

  以前尼采胡乱空想时,还出资出力,自建了个注定夭亡的梦想家园,宝玉比尼采还疯癫,不出力还指望天上掉馅饼。这让我想起现实里很多愤青的发型,丫们无德无能还不切实际,只会痴想、呆想,久而久之就想成了怨妇情结,“端碗吃饭,搁碗骂娘”,缺少感恩之心和担当之力。从本质而言,宝玉跟这些人,实则有相通之处:依附贵族阶级,又嫌桎梏太多,一味逃避责任。都说“家有贤妻,夫不致祸”,生活在俗世里,不按俗世的游戏规则,悲剧结局就在所难免,尤其是宝玉对传统社会的离经叛道,因了林妹妹的推波助澜而达到极致,以至于再也回不了头。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算是自作孽不可活,宝黛的爱情找不到存续空间。

  由此可见,宝玉的出路,不在俗世里,他入不了世,而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这为他终究离开红尘埋下伏笔——曹雪芹交代过的,于俗世而言,丫就是来打酱油的。

  二、爱情真核

  正方始终强调宝黛是真爱,好像宝玉和宝钗之间,完全是物质的、功利的,这也未免太一厢情愿了吧?

  首先,宝黛之间爱不爱?那铁定是爱了,以血泪和生命做赌都不算爱,这世间还能有爱么。

  然而,爱有爱的不同,并非所有的爱,都是能够或必然归于婚姻的。宝黛之间,更多是精神层面的爱,是灵魂的相互依存,相知相惜又诸多亲昵。然而,透过现象去看呢,却是纯粹的性情,超越了肉欲的范畴。黛玉所在意的,只有一样,那就是宝玉的心。

  请注意,这颗“心”,不是儿女私情的“心”,而是情投意合、相携相伴的“心”,建立在相互尊重、人格平等上。这让我想起来文人所在意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鞠躬尽瘁,姜子牙对西岐的竭心尽力,如此等等,“士为知己者死”,岂非与黛玉如出一辙,为宝玉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从灵魂的相契合而言,黛玉、晴雯、宝玉,是三位一体的,故而彼此贴心,相互依赖。晴雯香消玉殒,宝玉如丧考妣,甚至毫不夸张说,贾府任何人(包括宝玉他娘)亡故,丫都不会那般悲痛欲绝。品味《芙蓉女儿诔》,尤其是披露部分,用词之激烈,情绪之悲怆,堪比壮士断腕、易水悲歌,那是缘于,于宝玉而言,晴雯的夭亡是一根精神支柱的坍塌。而这精神缘于共同的反叛内核,嗯啦,说简单点,有点类似现代戏谑的: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

  在俗世里颠倒沉浮,黛玉高洁、晴雯清芳,宝玉不入俗流,这些形而上的东西,有多少生存的土壤?她们就像受伤的小兽紧紧抱成团,以自尊自爱来固守最后的一块盾牌,与其说这是所谓的爱情,不如说,这是唯一的心灵倚仗,是知己之爱,而非两性之爱。

  再看宝玉和宝钗之间,更像俗世里烟火的日子。宝玉对宝钗有感情,这是肯定的,只这情意被黛玉抢了风头,又被时光切割显得七零八落了些,进而演化在细水长流里倾向于亲情的表现形式。

  宝姐姐行事恰当,可敬可羡,这令宝玉略略疏离,然而,姐姐玉藕的胳膊,不也令他炫目神游么?宝玉被打得屁股开花,送药的不是宝钗么?宝玉不是也听了姐姐的劝解不喝冷酒了么?这类有关情感的细节刻画在《红楼梦》里随处可见,正方辩手们选择性盲视,到底是什么居心?

  这份糅杂了亲情的安然相守,难道不是真正的爱吗?难道这爱会比赴汤蹈火的爱逊色吗?宝玉的叛逆、躲避、疏离不代表就不爱,正如俗世里,那些被妻子喂饱了、穿暖了、养肥了,享受情人眼泪的臭爷们儿一样,他不明白这才是爱情的内核——责任和担当,不是脱离现实的任性和恣肆。

  三、婚姻的本质

  正方始终在强调,有了爱情为基础,宝黛就该步入婚姻,且婚后定然幸福。这是对爱情和婚姻的误解,爱情是精神的,婚姻却是物质的——这个物质,不是正方故意曲解的物欲,而是指:入世。

  爱情能超现实存在,隔世离空、离经叛道,都行。婚姻却不行,它牵扯到的,不仅仅是爱情,更多是我们一生都得经营的生活,因此,它是社会性的东西,必须遵循社会规则。

  在爱情的世界里,黛玉能够肆无忌惮,因为她算是孤女:无立足镜,是方干净。类似光脚不怕穿鞋的,孤注一掷、倾尽血泪,连同生命。如果以爱情为切入点,就以为婚姻必然幸福,那些家暴案件又如何理解?虐人虐己的方式存在,也多以爱情的名义为幌子,不是吗?丫们不是也不顾一切去独占、去掠夺么?

  将爱情与婚姻混为一谈,正方也未免太偏颇了些。脱离或超越现实空谈爱情,柴米油盐酱醋茶怎么办?成熟的婚姻模式,该是(1-0.5)+(1-0.5)=1,诠释为双方都适当修改,彼此再紧密嵌合,就能成为有机整体。

  活在真空世界里的黛玉,性情、刚烈、冰火两重天,她能修改自己吗?在封建贵族家庭滋养的寄生虫宝玉面前,她又能学卓文君那样高挽袖子当垆卖酒吗?说到底,她是寄养在贾府的娇娇女,跟宝玉一样恣肆而狭隘,享受着封建大家庭的既得利益,不懂感恩,不担责任,就会任性妄为。

  而宝钗随和、稳重,擅长把琐碎的日子经营得温暖,也担得起整个家族的责任,这才是婚姻的本质。实则放在现今,道理也是相通的,黛玉贴心适合做情人,活色生香,宝钗贴身适合妻子,稳妥安然。何况,我们探讨的话题是,宝玉到底该娶谁,适合娶谁,而不是他想娶谁——那谁说,我还想嫁习大大呢,不是废话吗?

  此外,为了说明宝玉和宝钗没有爱情,正方也再三强调,宝玉出家了证明他不爱宝钗,又说宝钗终究落得个悲剧收场。

  这又何尝不是用庸俗的观点看待结局?释迦牟尼,北印度王子,舍弃王族生活,离开妻儿,觉悟成道。跟不爱妻儿相关吗?仅仅是他选择了“出世”——出了凡人眼里的世界,而入了道的世界。

  之前说过,于这个俗世而言,宝玉本来就是打酱油的。为家族留下子嗣后,再毅然选择出家,也就在情理之中。这跟宝钗毫无关联,是他与俗世格格不入,除了“出世”他别无选择。正方又怎么不想想,宝玉堪破红尘跨出这步时,那种释怀和解脱呢?那时候,宝姐姐是虚空,林妹妹也是虚空,唯有红尘以外才是归宿,诚如李白那句: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至于宝钗是否悲剧收场,套用正方三辩的例子:王宝钏苦守寒窑18载为了等一个人,宝姐姐守着孩子安然度日,难道就不是生活的信念?怎么王宝钏是幸福的,宝姐姐就是悲催的,你们到底怎么想的,啊?!

  综上所诉。要么,宝玉遵循内心“出世”,不在红尘内;若是“入世”,逗留在红尘,就必然遵循俗世规则——而这规则下,无论是个人相处模式,还是家族出发考虑,宝姐姐是最佳婚配对象。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4-13 21:01 |只看该作者
从前在红袖玩,参与宝玉娶林妹妹还是宝姐姐的辩论赛。我是第三辩。本以为这篇丢失了,没想到刚才无意中发现。分享出来,等我忙完手头的事儿,也来读读当初的思路。

可怜我明明偏爱林妹妹,却被分派去支持宝姐姐。唉!忘了,是哪个杀千刀的干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4-13 22: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下开头,发现咋使用了这么多“丫”

睡觉了,明天再研究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4-13 22: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4-13 23:17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4-13 22:16
看了一下开头,发现咋使用了这么多“丫”

睡觉了,明天再研究

可能当时习惯的语气?我都忘了。明天来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4-14 01: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4-14 01:21 编辑

外孙女和她们团队今年又拿到了湖北还是武汉的大学辩论赛冠军。高兴得不是,骄傲得不是。
当然我老爷子也忒忒高兴。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4-14 10:27 |只看该作者
贾宝玉曾经这样期盼自己的死:“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这句可以看出宝玉在出世与入世边缘的矛盾。他要的不是俗世的金钱地位,把死也看得不重,不再为人是对俗世的厌倦,可他却要大家的眼泪。其实能把自己送到幽僻之地随风化了不再为人的,从来不是别人的眼泪。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4-14 15:29 |只看该作者

谁说黛玉不物质、不细心、不接地气,黛玉比宝钗温柔细心多了。
如果宝黛步入婚姻,黛玉也是理家好手,不逊于宝钗。(宝钗有点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