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养生丸 于 2023-1-6 23:24 编辑
有道是好酒不怕巷子深,这家菜馆可谓另辟蹊径,只从外面墙上画了幅桃园三结义,连招牌也没有,就扇紧闭的防盗门,开在一条小街尽头,倘若不知道,没人以为,可能还会觉得莫名其妙吧。
菜馆不大,仅仅容纳五张桌子,长方形,那种老榆木的,连同板凳,塞得满满当当。其中两张拼在一起,得提前预定,至少能挤下十个人。没有菜单,全凭老板即兴。老板身兼厨师,炒完菜当伙计。五十来岁,光头,体格魁梧,好在长得慈眉善目,说话也非常江湖。挂嘴边上的一句:甭管了!真的是如假包换。譬如结账,永远比你预计的数目低,每每抹掉零头,又送酒送菜,想下回不来都难。
不过,第一次去就意识到这里有个问题:食客没有年轻人。或者说,年轻人很难融入到那儿的氛围。尽些附近的老家伙,大多衣冠楚楚,生活无忧的样子。而且看着不太友好似的。尤其一酒晕子,往往直勾勾地瞪你。他是常客,几乎长在那里,不醉不归。
当初是发小儿发现的这个地方。他家离得不远。也一酒晕子。立马招呼我们,一试新鲜。那天我先到的,进门坐定,还没看清屋里的环境,就见那哥们瞪我。起先不以为然,醉汉而已。没想他没完没了,甚至扭过身来,直接面对着我,一脸的挑衅。不得不仔细打量他们一伙。四个,三人已经东倒西歪,肯定中午开始喝的,相对清醒的那个个头不高,收拾的挺精神,笔直笔直的坐那儿,拉着背阔肌,应该最难对付的一个。可拳怕少壮,我有十足把握,于是迎着他的目光,毫不示弱。这么僵持了半天,老板过来打哈哈,才算圆场,不了了之。随着我们的人马到齐,那哥们好像忘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后来去的多了,见面也点头,有时敬杯酒,跟别人一道儿喊他声四哥。
再一个,这里倒不乏异性,同样没年轻的,可都挺漂亮,打扮时髦。几个坐一桌,把酒言欢,周围的爷们儿喝得更是兴高采烈了。有回竟然碰到我大表姐,和她一班姊妹儿,简直明星似的,在那儿耀武扬威。可我前女友不喜欢。她主要不喜欢我那些狐朋狗友。其实,我对她的朋友态度亦然。慢慢的,自然分手喽。
另外,我们街上原来有个小酒屋,一年四季只卖扎啤,得自个儿带菜,地摊儿一样,坐着马扎,要么自斟自饮,要么凑一块儿,认识不认识的,反正彼此神侃,打架是经常的事儿,我从没进去过。不过,2020年以后,它们都关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