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1-12-22 12:01 编辑
话说北宋徽宗崇宁年间,东京汴梁民间出了一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事情,后来施耐庵写《水浒传》收录进了第七回。那就是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主角自然是混过官场的鲁智深,配角嘛,大家还记得吧?一众泼皮,大约二三十个。这群泼皮里,有个姓鱼的,叫鱼景。这鱼景在一众泼皮里有些不同。怎么个不同法呢?首先是出身不同,自称是晚唐鱼玄机那族的后人,到他爷爷那辈儿,家里还保留着要孩子读书的家风,这鱼景就是爷爷给起的名字,暗喻“猎渔之景”。所以这鱼景是进过私塾拿过毛笔的。 没遇见鲁智深之前,鱼景每日里除了钓钓鱼就是到菜园子里偷偷青菜,颇有番理由,这园子虽是庙里私产,可用的水是老天爷给大家伙儿的,所以菜不是私产,谁拿是谁的。看见了吧,偷书不算偷,那是鲁迅学习《水浒传》后积淀出的成果。
这鱼景虽然跻身泼皮之列,却时常有意无意地炫炫家族曾经是有文化的,而且是很有文化的那种。他爱讲晚唐传闻,对鱼玄机那时候宫里官场文坛都顺嘴就能涛涛三尺大河。这鱼景确实是好人家之后,沦落成泼皮都是小时候赶上那个英宗那厮胡折腾闹的,他成泼皮该由社会负责。
这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当夜,鱼景失眠了。他转运的契机终于来了。第二天一早,他趁着别的泼皮没注意,来到鲁智深身边,扑通跪下,口称祖宗磕头如捣蒜。
鲁智深愣了,鱼景你这是何故?
这鱼景再抬起头来已是冷流满面:祖宗有所不知啊!接着低声呜咽,做强忍状:祖宗啊,其实我是您孙子,名叫鲁京!
诸位,这鱼景实在是动了脑筋的,这鱼景二字竖着写,把鱼字写扁些,那景字的日字提上来,京字再写成整个一个字,大家上眼:
鱼
景
竟然变成了
鲁
京
吕布被骂三姓家奴,嘿嘿嘿,嘿嘿嘿嘿,鱼景超越啦!
自从皈依了佛门,鲁智深也心变慈悲了。见鱼景如此不堪,得啦,入了佛门也无个后,如今有了孙子也是好事儿一桩。
再后来,鲁智深离开了东京汴梁,鲁京做了一番改头换面,剃了头发,穿上僧衣,自称是鲁智深一奶同胞的嫡亲弟弟鲁智浅。
洒家智浅,比不得哥哥智深,胡抡,胡抡。
胡抡 胡抡 无量天尊
智浅 智浅 泼皮现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