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将心比心,30年前那些学霸留美移民是明智的选择
查看: 783|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将心比心,30年前那些学霸留美移民是明智的选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5-20 08: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肥园子 于 2025-5-20 13:19 编辑

九几年的时候,那些赴美留学以后留下的。基本上年薪相当于50万到70万人民币。
而国内的同学,就算在北京上海,很多人也只有6万到10万的年收入。
而且当年美国的物价还相当低。

这样的收入差距,留美是很让人羡慕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5-20 08: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肥园子 于 2025-5-20 09:48 编辑

而到了2010年左右,北京上海等地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有些京沪同学能拿到三四十万年薪。
对比一下购买力,基本上追上了美国的白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5-20 08:41 |只看该作者
如今再看美国那变态的物价,特别是医保,教育,房产税。
嘿嘿,

留在北京上海的同学们很庆幸自己当年没有移民。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5-20 08:56 |只看该作者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5-20 08:41
如今再看美国那变态的物价,特别是医保,教育,房产税。
嘿嘿,

意思是:此一时彼一时~~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5-20 08: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肥园子 于 2025-5-20 10:16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5-5-20 08:56
意思是:此一时彼一时~~

我们国家经过这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大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追上了欧美发达国家。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5-20 08:59 |只看该作者
30几年前不读书,去国外打工都是很好的选择。我媳妇的表哥的堂弟,就是那时去日本打工,蓝领。现在的资产在国内基本等同10年前国内年薪60万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5-20 09:00 |只看该作者
30年前读书真有出息的,现在薪酬也不低。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5-20 09:03 |只看该作者
2000年的时候听在美国的朋友们讲夏天去冲浪潜水,冬天去滑雪,就感叹“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而到了2010年,认识很多北京上海人都开始夏天潜水,冬天滑雪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5-20 09:05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5-20 09:00
30年前读书真有出息的,现在薪酬也不低。

多谢帮腔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5-20 09:07 |只看该作者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5-20 09:03
2000年的时候听在美国的朋友们讲夏天去冲浪潜水,冬天去滑雪,就感叹“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而到了 ...

要看到国家进步。这就是正能量。
也须看到我们结构性问题,和文化(也是精神)症结。病灶不除,终是祸害。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5-20 09:08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5-20 09:07
要看到国家进步。这就是正能量。
也须看到我们结构性问题,和文化(也是精神)症结。病灶不除,终是祸害 ...

我不懂结构性问题,和文化症结。

我只懂衣食住行吃喝玩乐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5-20 09:09 |只看该作者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5-20 09:08
我不懂结构性问题,和文化症结。

我只懂衣食住行吃喝玩乐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5-20 13:13 |只看该作者
应该这么说,八九十年代去美国,08年之后ihou回来的是明智的.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7-30 11:20 |只看该作者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5-5-20 13:13
应该这么说,八九十年代去美国,08年之后ihou回来的是明智的.

大多数人回不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7-30 11:27 |只看该作者

看了标题我还心思你可真胆大,这都敢说。

看了内容放心了,还好……比较客观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7-30 11:34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7-30 11:27
看了标题我还心思你可真胆大,这都敢说。

看了内容放心了,还好……比较客观

多谢关心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7-30 12:31 |只看该作者
将心比心,76年前那些国民党官兵与学者去湾湾是明智的选择
将心比心,75年前后那些学霸知识份子从美国回中国是愚蠢的选择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7-30 12:33 |只看该作者
去了国外的同学都不回来,也不知他们过得怎样,反正出了去就不回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7-30 14: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7-30 14:12 编辑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5-20 09:03
2000年的时候听在美国的朋友们讲夏天去冲浪潜水,冬天去滑雪,就感叹“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而到了 ...

改革开放有个路线图,有些行业或公司先受益。   90年,我第一次坐飞机,就去了德国技术培训,当时还带了少量的方便面,不敢吃,不敢喝,。就是为了省几个出差补助,贴补家用。  
等第二次再去德国的时候,大概在2000年左右,有德国同事邀请我们吃饭作客。
一对夫妻邀请去家里做客,男的是德国人,女的是法国人,他们是公司相识的,住在摩尼黒一座公寓的顶层,是尖屋顶三角结构,个子高能碰头,坦言住不起更大的房子,房租太贵,已经有小孩了,他生平第一辆车是二手的子弹头,商务车。我那时已经有私家车,比他早。

一个单身酒鬼,请我们二人去[size=16.002px]慕尼黑HB啤酒屋(Hofbräuhaus München)消费,因为他在国内享受的礼遇太高了,他要感谢中国人,邻桌有个德国人,攀谈中得知是个出租车司机,司机说,他在没退休之前,这个啤酒屋外面是他常拉客人的地方,他就没进来消费过。 一升啤酒大概是10欧元或10马克(记不太清了)

曾经的德国主管经理,请我们下饭馆,吃中餐,他把车存在了郊外停车场,然后坐地铁到的餐馆。

就这三件事,我就知道公司中国雇员的生活水准已经和德国雇员比肩了,我当时的住房是公司94年分的,2000年买的商品房,跟第一对夫妻比起来明显好多了。德国同事到国内,我们经常自掏腰包请他们就餐,规格比他们高。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7-30 14: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7-30 14:42 编辑

      前前后后, 我去摩尼黒三次,第一次和第三次没有变化, 和国内比起来,如果你要是说死气沉沉,是恰如其分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7-30 15:01 |只看该作者
点赞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7-30 15:04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7-30 14:09
改革开放有个路线图,有些行业或公司先受益。   90年,我第一次坐飞机,就去了德国技术培训,当时还带了 ...

多谢帮腔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7-30 15:38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7-30 14:09
改革开放有个路线图,有些行业或公司先受益。   90年,我第一次坐飞机,就去了德国技术培训,当时还带了 ...



谢谢分享,就这样多讲点亲身经历比闭着眼睛瞎猜好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7-30 15:55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7-30 15:38
谢谢分享,就这样多讲点亲身经历比闭着眼睛瞎猜好多了。

慕尼黑旁边有新天鹅堡,景色绝美。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7-30 17: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每个国家都有富贫差距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7-30 18: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7-30 19:19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5-7-30 15:38
谢谢分享,就这样多讲点亲身经历比闭着眼睛瞎猜好多了。

再讲二件事。
在摩尼黒公司总部的培训中心学员午餐是凭餐卷就餐,是免费的,来了一个插班生,是个本地的憨憨的德国人,他第一天午餐是自带香蕉和三明治,第二天我们告诉他 去找负责人领餐卷,等在餐厅看见他时,那就一个能吃,除了主菜(限量),面包和蔬菜沙拉都是高高的。90年第一次培训的时候,有50个中国人,这种情景很常见。

我有一个酒友,过去的同事,现在在加拿大,在国内是泡酒吧,吃大餐的主。在加拿大多数时间就在家里喝,抽的烟是最经济的。出国前是驻济南办事处主任,在加拿大做装修去了,在朋友的公司做个帮手。还有个做了电工,也是过去做销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7-30 19:3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7-30 19:40 编辑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5-7-30 17:12
应该是每个国家都有富贫差距吧。

靠工薪收入养活自己的,2000以前收入比较靠前的是道路交通,电力,还有你们电信,涉及的的是基础建设。

早年,很多城市的地标建筑除了电力,就是电信。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7-31 02: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回到事实,现实,烟火人间,自然法则。
错了吗?
行世上的,心上过吗?
说人家的,自己做吗?
最轻松的,讲信讲义讲理,自己都不信都不宜都不理。信义理个屁。
释永信到凡蒂冈不是错错在少林寺。
司马南到美国不是错错在夹了头。
做宗教的千万不到伊朗朝圣,不到耶路撒冷打仗,不到莫斯科拜马克思。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