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var(--w-main)]阅读思考写作-每日不坠![]()
[color=var(--w-sub)][color=var(--w-sub)]2小时前6.2万人关注了TA
[color=var(--feed-detail-og-color)]我现在的感觉是,俄乌战争将会是一场重塑世界格局的巨大事件,或者说,这是苏联解体、九一一事件之后多部曲的新一篇章,在这一章落幕之后,世界格局可能会逐渐尘埃落定,也可能还有一幕最终剧留给未来的历史学家感叹或者唏嘘。
之所以说是多部曲,因为三者之间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关键关系。
苏联解体之前的世界秩序,大致可以认为是雅尔塔秩序,它开始于1945年二战终结,结束在1991年苏联解体,持续46年,这个格局下的基本模式是美苏两大阵营对立,各自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两个阵营的边缘比如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南美洲时不时发生各种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基本上都是局部的,不会扩散到其他地区,而且不会是美苏双方直接下场。这其中中国逐渐脱离苏联阵营是一个变量,但是至少到1991年,中国也只是一个实力有潜力但是还不够强大的中间力量。
1991年之后,乐观的人认为世界将会走向一体化,其中包括政治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并不是消灭国家之间的差异,而是所有国家在某种共识下构建某种基本的国际秩序,这种秩序中更多的是经济合作(虽然偶有冲突),更少的是政治矛盾,谈判桌而非竞技场是解决矛盾的主要场合,全球化的大规模推动就是一种直接的表现。虽然在政治上存在一些冲突与矛盾,可是只要大国之间达成充分共识,那么就能逐渐解决这些问题。
结果我们是知道的,中国适逢其会,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但是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并未带来政治一体化的走向,九一一事件成为一个转折点,之后的反恐战争以及第二次海湾战争证明很多人还是习惯于使用暴力与战争解决问题,但是暴力与战争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它只会带来更多的暴力与战争。一场胜利后可能是另外一场胜利,但是最终总会是所有人的失败。当九一一事件让世界政治重回战争轨道之后,当清晰的敌人变成无所不在的敌人之后,当互相信任的目光变成互相怀疑的目光之后,所有潜在的矛盾开始浮现。当国家之间的基本关系不再是充满善意的互相信任,而是充满恶意的互相猜忌之后,总是可以轻易的找到足够积累恶意的途径。
就好像我们在社会中,很难结交真正的好朋友,结下几个仇敌倒是挺容易。
互相猜忌的积累结果就是把一切都放在敌视的放大镜下,所谓的经济一体化,也就成为无源之水,因为经济也会被当作一种武器。而最终累积的结果,就是俄罗斯首先掀了桌子,它用一场战争,宣告所有和平与合作幻想的破灭。
如果俄罗斯的入侵在短时间被击退,或许世界还能在反思中重新尝试合作,但是战争已经进行三年,几乎所有不应越过的红线,已经或者正在迈过,最近美国的举动,已经明确的宣告,一个新的充满了纷争、混乱、恐惧、破坏的时代正式回归。
至少于我而言,看不到任何回头的道路了。或许这个世界将会被分裂为四个阵营,阵营之间互相对立,偶有合作以对抗其他阵营。各个阵营用拉拢或者威胁的手段打造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不存在什么不应逾越的红线。有的国家会成功,有的国家会失败,但是没有永远的成功者。如果说这种熟悉的场景与一百年前一千年前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就是技术赋予人类前所未有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用于创造,也可以用于毁灭。
武器造出来就是为了使用的,忘记这是谁说的。人性中或许有善良天使,但是如果将属于个体的人性放大到属于集体的人性,就更能看到面目狰狞的魔鬼。
在一个实用主义战胜理想主义的年代,我,或者我们,会成为实用主义的哪一部分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