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借钱给人的那些事儿。
首先应该说,有人向你借钱,说明你的日子过的还很可以,说明手里多少还是有些余钱的,至少是给人可以借出钱的感觉,在现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引人蠢蠢欲动,房贷车贷及各种日常生活成本急聚增长的情况下,能有点余钱,确实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别人向你借钱,这里的“别人”,应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及配偶的父母和亲兄弟姐妹,第二个层次,是长辈,比如舅舅,姨父,姑母,叔叔,即父母亲的亲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子女,即第一代表亲,或一个祖父的兄弟姐妹,第三个层次,就是同事,同学,战友,朋友等,以上这些是借钱人的身份。
还有一个是借钱的用途。是孩子上学,还是病人看病,是借钱买房,还是借钱做生意、投资。
还有一个是借钱的数额,是千儿八百应上急,几天归还,还是大几千上万,个把月还,还是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
所以,别人借钱,有几个要素,谁借,用途,数额,还有归还时间。
父母一般很少向儿女借钱,因为这个年纪的人开销不大,也知道体贴儿女,认为不容易,如果借钱,数额较大,那基本上不是自己用,是替别人借钱,但又不好意思说是谁,如果是父母自己用,数额不大,是借是给,问题都不大,还有一种情况,比方母亲替舅舅借,父亲替姑姑借,数额不大,也得借,但不能经常借,要知道借钱是做什么用,这种借,只能用于救急,所谓救急不救穷,这种急,都是老人生病,孩子上学,或买房差一些居多,且是农村亲戚居多,头一次张口,基本多少都要借些,没办法,这些都是嫡亲,中国人生活在亲情社会当中,自己有钱,但无情寡义,也活的不是个味儿。如果是夫妻双方的亲兄弟姐妹,家里遇到大事儿,如孩子娶媳妇,买房子差个三二万的,你凑凑他凑凑,众亲都帮一把,也是人之常情和没有办法的事。
如果是同事,同学,战友,朋友借钱,这里面有一点要把握住,一个人,无论他多么的喜欢结交朋友,一个人的一生的最好朋友,是不大可能超过10个以上的,正常的核心朋友,也就五、六人,有的更少,所以,这部分人借钱,要分远近亲疏,这一点自己心里是完全有数的,这部分人借钱,也不好或不能拒绝,因为许多年,就这几个好哥们,好姐妹,为了不多的钱,是真的没有朋友做了,但借的数额不能大,大,是指多少,下面会有所论及。
借出的钱,要看是做什么用的。有两种情况,借钱时要特别小心,能不借就不借,第一种情况是借的钱用来自己做生意,这种情况,无论他的生意的前锦如何,无论借钱人说的滔滔不绝,又如何保赚不赔,又是在很短时间内还你,都不可以太相信,不能借。因为所有生意,无论是新生意、老生意, 都有竟争对手,都有风险,借钱做生意,实际上是把自己的风险转嫁给了别人,但如果得了利益,却完全是自己的,另一方面,即便在一定时间内借钱人有能力还钱,他也不想还,因为他要扩大生意,因为就一定的毛利基本不变来说,赚的钱与投的钱是成正比的,所以,他不会想着还你的钱,而生意的扩大,风险也就会尾随而至。第二种情况是借钱投资,当然,借钱的人会许诺给你一定的回报,这种许诺加上人情人面,很难让人拒绝。但是请注意,这种许诺大多数时也就是口头的,因为赚不赚钱,赚多少钱完全游离于你的信息之外,你借出的钱完全成了投资的本金,如果某天投资失利,或者借口投资失利,你是拿不到任何钱的,这种钱是无论如何不能借。
再来说说借多少钱的问题。你的手上的钱,无论谁借,都不可以一下子借许多,而是要按一定的比例借。比方你有30万元,在任何情况下,你借出的总数只能是三分之一,也就是10万元。余下的20万元,谁都不能借。那10万元,也不是借给一个人,而是每次只借出去三分之一,比方第一次是10万的三分之一,就是33000左右,那么再有人借,就是67000的三分之一,就是22300左右,,依此类推,自己可以视情况调整,但那20万,最好是谁都不借。
有一点要明确,所有借出去的钱,要有都收不回来的思想准备,当然,有的还是可以还回来的,但你要有不回来的准备。
借钱,很难,不借,也很难。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都又讲面子,爱面子,借给别人的,向别人借的,都难。真的不是很容易讲清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