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同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都有各自的长处与短处,因此现代战争中各系统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就成为制胜关键。就像石头剪子布,只有出对了才能赢。比如坦克,在本次美西援乌前,乌克兰用的都是老款苏式坦克,这些坦克与北约其他作战平台无法进行信息化整合,而乌克兰的武器系统很多都已经北约化,因此急需把坦克、装甲也换成北约装备,这样才好进行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发挥出石头剪子布的正常功能。
现在网上很多人在争论:单凭美西援助的区区几百辆坦克能影响战局吗?毕竟与俄军的数千辆钢铁洪流比相差太远。何况俄军还掌握着制空权,一旦这些坦克、装甲运到乌克兰,还没集结就可能成为被摧毁目标。既然如此,老俄还怕啥,何必再次举起核大棒?反之,美西既然知道升级军援会刺激老俄,或者说会离核战更进一步,那为啥还要做这种无法改变战局的援助?
这事俺是这么看,现在俄乌打的是一场历史上从没打过的特殊战争。因为老俄是核大国,所以美西并不敢彻底放开手。比如制空权的争夺,美西基本没参与。如果美西把打海湾战争的武器都用上,只要不动核武,恐怕战争早结束了。老俄对此应该很清楚。现在双方僵持,美西想用消耗战压垮俄罗斯,武器援助也是试探着逐步升级。不追求一下子击败俄,而是一点点切香肠。像最初援助的毒刺、标枪等,都是游击战玩的东西。后来升级为海马斯,居然就能攻城掠地了。现在开始上坦克装甲,但这仍比30年前海湾战争时联军用过的武器差的远。
据乌克兰驻法国大使奥梅尔琴科星期五(1月27日)接受法国电视台BFM访问时说:“许多国家已正式确认向乌克兰供应重型坦克,到今天为止,总共有321辆。这个数量已经超出司机要求的反攻数量(300辆)。老俄这样与美西拼军火,拼GDP,基本就是耗尽榨干的节奏。当然,司机的日子也不好过,四处打秋风搞的美西很烦。再有乌克兰兵源确实是个问题。据说现在乌军中女兵占比已高达23%,这个数字听上去就够残酷。
这些女兵可不是文工团,而是直接上前线的。连19岁花季女孩,国家级著名运动员都能战死沙场,可知乌军的兵源何其紧张。不过这一仗对乌克兰来说是卫国战争,就算全民皆兵也理直气壮。何况随着武器升级,全靠培训乌军也来不及。而美西国内的“雇佣军团”基本都是世界排名前十的,从中选拔些退役老兵,不用培训就能直接参战。所以,说到底还是打GDP,打各自的求胜决心。如果比钱多,老俄肯定比不过美西,何况一个人跟一群人玩石头剪子布也难有胜算。
近日,北朝开始派志愿者入俄,虽然数量不大,但相当敏感,或许意味着离三战又近一步。本来布林肯明天到访北京,中俄之间关系肯定是必谈话题,现在因气球原因推迟,双方继续在外围做功课。此时的外交分寸已经非常关键,稍有不慎,世界危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