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
个人觉得,小周和巧儿的忧患意识过于强烈。或者说,多少有点杞人忧天。是,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真正太平过,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一些国家甚至每天都有流血冲突和人员伤亡,但在中国,在我们国家,至少目前我宗濮莲还没发现任何战争迹象。作为个体的人,我们是需要忧患意识,可凡事有个度,忧患过多,忧虑过重,就会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时间一长,还会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我在危言耸听?小周,是你和巧儿先言过其实好不好?我是提醒你们两个,不要为未来想太多,明天发生什么,后天全知道了。与其无谓的忧虑明天,不如做好当前的事儿,比如这会儿,牛排烤得如此美味,杯中的红酒如此香醇,你们不抓紧品尝美酒美食,在那里空谈什么这一天那一天,不是典型的说空话放空炮么?别磨磨叽叽,吃喝才是此刻的重点。先中止讨论,安心吃饭,半个小时后再接着唠嗑。
吃得差不多了?来,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对需要军人冲锋陷阵、流血牺牲的“那一天”,小周和巧儿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各有各的角度,都很有道理。在我看来,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对“那一天”的界定都可以再宽泛一些,比如平日平时,或者说是和平时期,这个时间跨度更为长远,也是我们这个国家和军队的常态,这期间军人付出的那些辛苦、作出的那些牺牲,该不该归入“那一天”的范畴?如果平时的刻苦训练、加班加点与“那一天”没有任何联系,又何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之说?
我没跟小周谈恋爱前,认识一个军分区机关干部的家属。她老公好像是宣传科科长,据说写材料特别厉害,也因此经常加班。老曾,这是不是你们部队一个规律性的现象,越能干,加班越多?地方党政机关也这样?那就真没办法了。以前我还动过让我们家小周转业回地方的念头,你这么一说,真就没这个必要了,都是熬夜加班写材料,在哪不是写?
接着说那个宣传科科长。嗯,不对,应该是科长的女儿。大概是二零零二年,五月底,中央一号首长公开发表了一个讲话,听说很重要。忘了是当天还日次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放了这条新闻。那天,科长没去加班,便和妻女一起看《新闻联播》。老曾,再求证一个事,你们这些部队的政工干部,是不是都对《新闻联播》情有独钟?我们家小周就是这样,只要他在家,一到晚上七点,电视得由他控制,我和儿子都除了陪他看《新闻联播》,别无选择。呵呵,都这样啊,那我心里就平衡了。
看完那条关于中央一号首长重要讲话的新闻后,科长六岁的女儿情绪立马由高兴转为低落,嘟嚷着嘴,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好烦人啦。这个老爷爷一讲话,我爸又得去加班写材料,又不能陪我玩了。”一听女儿说这话,科长当时就蒙圈了,紧紧抱着女儿,连声说“爸爸陪你,爸爸陪你。”结果呢,还真被这个小姑娘给说中了,《新闻联播》还没看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要求科长赶紧去办公室,连夜起草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的方案计划,并且务必形成书面材料,次日上班提交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
当时,因为对军队和军人没什么了解,科长爱人和我说这起这事,我非常不理解:“部队不就是军事训练和准备打仗吗?怎么还要写材料?”跟小周结了婚,成了军嫂,我才逐渐懂得材料和写材料意味着什么。材料是啥?是机关指导部队抓好教育、训练、管理的重要载体;写材料则是机关干部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换句话说,机关动笔杆子,部队动枪杆子,目标完全一致:准备打仗,并且要打胜仗!
曾大作家,我这么理解,有没有点道理?能得到作家的认可,我宗濮莲真有点轻飘飘的感觉,一个字,爽!可是老曾,我的问题又来了:材料真就那么重要吗?尤其是那些改来改去、一写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讲话材料,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真就那么管用?把事情说明白不就行了,非要写得那么深刻和周全?我经常拿我们家小周开涮,说就你写的那些文字材料,有几份跟打仗直接相关?恐怕更多是为了博得领导一句认可:“小伙子行,这材料写得不错!”但愿不是仅此而已。
我们这些军嫂,既然嫁给了军人,就不会拖丈夫的后腿,平时抢险救灾也好,战时上战场也罢,我们都会全力支持。等儿子大一些,如果国家有难,发生大规模战争,小周光荣了,我会亲自把儿子送上战场,接替他父亲继续保家卫国。我们这些军嫂真不怕战争和流血牺牲,我们怕平时那些无谓的熬夜加班,怕自家男人会因过度加班而疲劳致死。老曾,小周,你俩别打马虎眼,这样的事儿,你们部队有没有?不说我们也知道。为写个破材料累死,真不值啊。
没事的时候,我也看一些有与部队有关的微信公众号,其中有个叫“兵马行”的公众号,以“兵小马”的名义,推出了一系吐槽部队生活、调侃部队机关干部工作烦恼的文章,像《我只是一只想转业的加班狗》《写材料就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关于严禁用五一节加班的通知》,等等,读着可笑可乐,过后一想,却有些心酸,也更加心疼我们家小周。哎,小周,最近你总讲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当兵不是过日子,当兵不能混日子。依我看,你们这些机关干部倒没混日子,也在过日子,但过的是点灯熬油、寝食难安的苦日子……
【桐言无忌】
老兵说,部队是一只闹钟,它唤醒我们沉睡的潜能,给我们的人生增添了无限色彩;部队是一个魔术师,它变了来时的我们,让现在的我们体魄强健、意志坚定;部队是一位作家,他的文章到处充满青春与生机,令人终生回味无穷。
桐言要说,部队不仅是武装力量,不仅是被授权使用致命武力及武器来保护其国家人民的利益的常规武装力量,更是需要渝夫一样的文人,掌握公关与文秘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现代文书学、秘书学的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能熟练地从事文书、秘书事务工作,能进行文章写作、文学编辑和新闻写作,有较强的公关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军人除了训练、反恐、维和、维稳、安保、抗震、抗洪、救火等特殊使命和任务之外,还要见多识广、博才多学,总之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
譬如老曾、小周等,还有被小周耳濡目染的宗濮莲,“跟小周结了婚,成了军嫂,我才逐渐懂得材料和写材料意味着什么。材料是啥?是机关指导部队抓好教育、训练、管理的重要载体;写材料则是机关干部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换句话说,机关动笔杆子,部队动枪杆子,目标完全一致:准备打仗,并且要打胜仗!”多么有力的语句,多么直白的理解,多么透彻的领悟!
部队机关军人的痛,哪个知晓?谁人理解?“《我只是一只想转业的加班狗》《写材料就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关于严禁用五一节加班的通知》,等等,读着可笑可乐,过后一想,却有些心酸,也更加心疼我们家小周。哎,小周,最近你总讲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当兵不是过日子,当兵不能混日子。依我看,你们这些机关干部倒没混日子,也在过日子,但过的是点灯熬油、寝食难安的苦日子……”宗濮莲同志,在小周的浸染下,桐言隐隐感觉,你可能是未来一位可数的军嫂作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