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淄博烧烤很火,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事业的发展,类似的还有湖南长沙,夜生活是早就名声在外了,地方***现在都在绞尽脑汁想开发出自己地方特色的特色项目来提升当地经济,但是似乎又很烧脑,我们这里到底什么能摆上台面让国人认同呢?在这里我要提一个已经萌芽还未普及的苗头。
前一段看到网络上报道的贵州民间举办的村ba很有意思,当地的父老乡亲在工作之余利用简陋的篮球场地开展校际,村庄,单位团体间的篮球比赛,由于是民间比赛规则很不严格,出现过一个小姑娘在自己队的篮下得球后抱着球拼命跑向对方球蓝投球的镜头,虽然犯规但是场外观众人山人海,看得津津有味。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八十年代我也是这么玩的,那时候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校际之间,街道之间这种比赛随时随地在组织,经常放学之后在学校与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回家晚了编瞎话挨家长训斥。我还曾经参加过北京市组织的小学生的足球比赛,好像是萌芽杯吧,还是希望杯我记不清了,当时我是小学生,不是学校组织,就是自己组队自己报名参赛,自己准备服装,我们当时和对手比赛输了,同伴们愤愤不平,因为对方球队里明显有超龄学生参赛,大家对此耿耿于怀,输的不服气。十几年后我外甥也参加过比赛,他们是海淀学校的学生结果报名参加朝阳区的比赛,输了,我还说你一群海淀的书生怎么跟朝阳区的工人子弟比赛呀,这不是情等着输球呢么,那哪里踢得过朝阳区的球队呀。
现在回想起来,尽管那个时候的比赛组织的很凌乱不规范但是特别接近于民间自发运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正因如此所以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足球还有得一看,还能在亚洲有一席之地。所以我始终觉得足球运动离不开群众基础和群众的自发参与。贵州相对经济不发达,如果他们另辟蹊径能在群众体育运动方面在国内掀起一个高潮,把民间体育运动作为一个沉浸式的民间的体育旅游活动不失为一个新的网红项目。
我倒觉得这种运动不用太规范,搞成另一个中超比赛,但是一定要保证他的民间性,普及性和参与性,一定是民间自发组织自觉参与,这样才有生命力,才有基础,才能长盛不衰。同时在餐饮娱乐住宿等方面加以配套不就又有了自己的地方特色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