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爵上这个看起来像小蘑菇的“爵柱”是做什么用的?目前主要有5种观点:
滤酒。古代的酒是很浑浊的,爵柱的作用就是用来挂过滤网过滤酒渣的。
节饮。在保持端正的姿势的情况下(饮酒者头部不过分后仰),用爵饮酒时爵柱会抵到眼睛或是脸颊,给饮酒者造成不便。因此,有学者认为爵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控制饮酒节奏。
分须。古代的男性大多蓄须,胡须过长的人怎样才能优雅的饮酒呢?青铜爵上额柱子可以起到分须的作用,正好将胡须很自然的拦截在酒杯的两侧。
提手。看到这个观点,有人或许会问青铜爵的腹部已经有提手了,问什么还要在顶上加两根柱子当提手。据此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依据部分青铜爵的底部有烟炱痕迹,也就是说爵是可以用来热酒的,在热酒的过程中爵柱就可以充当提手了。
“父乙爵” 腹下有烟炱痕迹
以上几种观点,除了最后一种有辅证外,其它都是属于合理的假设,并无实证。而最后的提手一说又有些证据不足,因为,仅有极少数的爵下才有烟炱痕迹,可见并不是所有爵都会用来加热。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爵柱是在祭祀之时用来悬挂香茅草的。一些爵在出土时爵杯内有香茅草的残留物。而在文献记载中也有天子在祭天时,持爵,将酒沿着香茅草束缓缓的注入玉璧的圆孔中的描述。其用法大概如下:
祭祀时爵的使用方法
青铜爵上的柱子很有可能是辅助固定香茅草的,因为若是直接将香茅草置于爵口,在倾倒的过程中香茅草很有可能就掉了。这种观点既有考古物证支持又有文献支持,或许是目前较为可靠的一种观点了。
青铜爵的爵柱或许确实有固定香茅草的作用,但是古人不可能天天祭天,青铜爵也不是天子独有。因此,它或许还有其它更广泛的作用,或者图腾上的象征。联系以上几种学术观点,我也有一个大胆的猜测,或许,爵柱确有控制饮酒节奏的作用,这样饮酒者就不至于喝到沉淀在爵杯底部的酒渣了,毕竟古代的酒可是很浑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