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泌水 于 2025-1-1 21:53 编辑
有名医某,外出。偶歇巨第门旁,其门中人出入甚忙迫,询之,言其家公子患喉症,奄奄一息,危在目前,急为备具身后事矣。医者谓此证我善治,虽至危亦能挽救,可为传达。
其人闻言入,须臾宅主出,肃请客入。视病人颈项肿甚剧,闭目昏昏似睡,呼之不应,牙关紧闭,水浆亦不能入。诊脉余,询其家人,方知不能食将周旬矣。医者沉吟良久,遂俾其家人急煮稠粥一盆,晾半温,待病人愈后服之。又令备细木棍数条及斧锯之属。其家人皆窃笑,以为斯人其疯癫乎!
医者略不瞻顾,惟用锯与斧将木棍截短,一端削作鸭嘴形,且催将所煮之粥盛来,视凉热可食否。遂自尝之曰:“犹热,可稍待。”乃徐用所制鸭嘴之最细薄者撬病人齿,齿稍启,将鸭嘴填入;须臾,又填以略粗略厚之鸭嘴,即将初次所填者抽出。如此填抽至四五次,其口渐张开,而骤以制鸭嘴所锯之木屑投病人喉中。
其家人见之大惊,欲发恶声。遽见病人大咳连连,顷刻吐脓血碗余,遂能言呼饥。进以所备粥,凉热适口,连进数碗。举家欢喜感谢。
因问:“病至如此,先生何以知犹可救?”答曰:“病者六脉有根而洪紧,洪则为热,紧者为毒;且其颈项肿热,因喉生痈毒,为日已多,乃确知其痈已溃脓。然咽喉肿满,药不能入,以针透脓,不知自吐,亦所出脓有限,不能救眼前之急,故深思而得此法。尝见咳之剧者,能将肺咳破吐血,况喉中已熟之疮疡乎!此所谓医者意也,惟仁人君子始可以学医,为其能费尽苦心以救人也。”病家乃大叹服。
摘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