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25-4-28 15:12 编辑
我没有直接使用过deepseek,尽管我电脑上有。当360推出基于deepseek算法的智能搜索软件“纳米智能搜索”APP,我当时就下载了一个在手机上,并经常跟百度AI配合使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得出结论:这两个智能搜索软件,都是智障。
卸载了。
以最近一次使用为例,昨天在杂谈看到有人提到《寒窑赋》,我很早就知道《寒窑赋》是伪作,不屑一顾。不过我还有个毛病,就是看到有人提起《寒窑赋》,一定要给人家指出来,这是伪作。
我善良。
《寒窑赋》不可能是吕蒙正写的,甚至不可能是宋代文人写的。
吕蒙正是北宋初宋太宗时期的科举状元,曾三任宰相。而《寒窑赋》从主旨到文字,都过于市井,“以天下为己任”的宋代士大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何等胸襟情怀,断写不出如此油腔滑调的低俗文字。
《寒窑赋》成文不会早于明代,中原华夏经过蒙古人的蹂躏践踏,文人早已没有了气节, “崖山之后再无华夏”,有人说是陈寅恪说的,有人说是钱谦益说的,还有人说是一个日本学者说的。不管谁说的罢,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寒窑赋》应该是明代落魄文人的伪作。而且这个落魄文人读书不多,《寒窑赋》中有很多文史知识上的漏洞,比如他说“张良本是布衣”,这特么就是连《史记》都没看过。
《史记·留侯世家》云: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
张良出身战国七雄之韩国贵族,世家子弟,其祖父(大父)为三朝宰相,父亲是两朝宰相,可惜早亡,而其父去世时,张良尚幼,等张良长大,韩国已被秦国所灭。韩国离秦国太近,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第一个就灭了韩国。
我感觉《寒窑赋》中的吕蒙正“寒窑”生活经历,有明显的民间故事特征。
我就想用纳米搜索一下,关于《寒窑赋》中描写的寒窑生活,与吕蒙正的实际生活有何异同,我问,吕蒙正到底有没有经历过“寒窑”生活,但智能搜索给我的答案,全是网民的观点。
说吕蒙正父亲是个小官,听信小妾的谗言,把原配夫人和儿子吕蒙正赶出家门,母子俩主要破窑里,饥寒交迫,吕蒙正发奋读书,一举夺魁,中了状元。
这特么妥妥滴元杂剧和《三言二拍》的节奏。
我说我不要网络上的民间传说,我只要历史记载的史实。智能AI 给出的是:虽然《宋史》记载的吕蒙正并没有提到与“寒窑”相关的经历,但吕蒙正的父亲吕龟年确实家境贫寒,......
吕蒙正的父亲叫吕龟年?
卧槽,真想把贾拖鞋拉出去暴打一顿。要不是手机是我自己的,真想把手机摔了。
最后把“纳米智能搜索”卸载了。
然后自己手动查找《宋史》等相关史料。
整个宋代历史及宋代文人笔记,无一提到过吕蒙正曾经经历过“寒窑”生活,以及《寒窑赋》这篇作品。
《寒窑赋》是伪作,这我早就知道,但智能AI竟然如此智障,我是才知道的。
智能AI到底有什么用,我不太清楚,对我来说,它就一智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