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有壶家园 狐狸窝 人生几何:他乡遇故知
查看: 23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几何] 人生几何:他乡遇故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7-4 21: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过去45天,我写了38篇《人生几何》,基本上每个星期能写6篇。上一次像这样有创作激情是什么时候,我都不记得了,但肯定是很久以前。至于这是否算是创作,就跟这是否算是散文一样,我说了不算,也不是很在意。曾经是在意的,就像曾经我还想过通过写文章混些名利,也投过稿,但很快就死了那条心。我写的东西,不是他们喜欢的,就像我也不喜欢他们写的东西一样。我都很久没有买过杂志和书了,如今的小说阅读都是在“起点”,以及某些盗版起点的网站。最近在追的是《龙藏》和《剑出大唐》,都挺喜欢,尤其是后者。倒不是说后者写得多好,而是,它让我想起了追《大唐双龙传》的日子,从高中追到大学。

我昨晚上使劲儿忍着,熬到晚上十点才睡。果然,没有再凌晨两三点起床,直到快五点才醒。看来,生物钟只是锁死了让我睡六七个小时,至于几点睡几点醒,它也不是很在意。起床洗漱,烧了壶水,把降压药吃了。每次出国,如何吃降压药也是个头疼事儿。我一度很纠结,到底是按照家乡的时间早上七点吃,还是按照出差地的早上七点吃。就像在南非,跟国内六小时时差,这边早上七点是那边中午,一天中据说血压最低的时间,不需要降压。后来求助了万能的DeepSeek,它很确定地告诉我说,按照当地时间就好。吃完药,照例是跟叶子和天天视频,他再次给我展示电脑里城镇建设的进展,我则是告诉他我这边的收获。

聊了十来分钟,我又回床上躺了会儿,就开始准备面试了。这次面试的是一个菲律宾小伙子,以前做了几年技术支持,转型当销售后,每家公司都干不满一年就跳。就这简历,如果是国内我们连看都懒得看,但海外招人就没办法,合适的人太少。于是我们三四个面试官分别从三个国家上线,跟他交流了大半个小时。交流的结果不出意料,确实是不行,还是缺乏销售思维。其实刚面了十来分钟的时候,产品总监那边就提醒我说这人不行了,但我还是说再看看。怎么说呢,就像谈恋爱,舍不得分手的那一方,倒也不见得就是多么深爱对方,也可能是,没有其他合适的可选。

结束面试就快八点了,我赶紧穿好西装皮鞋下楼去吃早饭。是的,面试的时候我上身衬衣,下身的大裤衩,赤脚穿拖鞋。总归也就是露个上半身,不担心影响形象。早餐又发现了我深爱的鸡肝,一口气吃了俩。除了鸡肝,确实也没有其他值得期待的了,每天早上我会吃点炒鸡蛋和培根,喝杯果汁。饮食的愉悦感,压根谈不上,就只是填饱肚子。为了让自己的饮食体验好一点儿,我还给自己算账,说这一大盘子,搁外面人民币也得七八十块钱。但是,理性上的逻辑,解决不了生理性的不喜欢。我开始怀念汉庭酒店的肉包子和油条了,虽然住那儿的事儿,我正眼都懒得看它们。

继续用Uber打车去拜访经销商,这次误差很小,十几米可以忽略不计。后来我想明白了,倒也不见得是导航多不靠谱,也可能是这边网络的问题,这边的网络只有3G。习惯了国内的5G,且不说是否真5G吧,到这边确实不习惯它的网速。同样不习惯的,是这边的右舵车。好几次,上车的时候,我直奔“副驾驶”的座位,然后发现司机坐那儿。嗯,身为唯一大龄胖高管,一起出行的时候,副驾驶的位置大家都礼让给我坐。然后网约车司机一路上时而咳嗽,他每咳一阵,我说一声“Bless you”,他回一句“Sorry”。就这么说了四五次,我不说了,开始担心他那是否传染。

跟经销商沟通的仍然很顺利,虽然有些仪器有点小毛病,他们自己也都搞定了。只是这家感觉潜力不如昨天那家,说话也很谨慎,当然,就目前我们那点合作金额,未来仍然可期。今天真正头疼的不是他们,而是下周展会的展品运输问题。参展的展品,当地一家经销商直接买下来了,说好他联系运输去展馆,结果一直没搞定。我们在国内联系了运输商,结果直接狮子大开口,要价一万美金。这就很扯淡了,我们从国内运过来也没花那么多钱。好在最后还是这边的代理商跟展馆沟通妥当,到时运过去,然后雇叉车搬运就好。那都是小钱了,我们身上美金和兰特都有,不是事儿。

打车继续去熊猫快餐吃午餐,我点了份煎饺,14个57兰特。觉得实在没胃口,还多点了份酸辣汤。饺子先上来的,凑合吃吧,味道跟国内最便宜的速冻水饺差不多,只是感觉少煮了一分钟,不够熟。别怀疑我的判断,不管是对国内最便宜的速冻水饺的味道,还是煮饺子的时间,我都有足够的发言权。当年单身跟人合租的时候,连个厨房都没有,有两年我没少买速冻饺子煮了吃,最便宜那种。我也曾发誓再也不吃那玩意儿了,这次算他乡遇故知。那时候是真穷,我刚到上海一个月才两三千块钱,扣除500块房租真就没啥了。酸辣汤是我饺子都吃完后上来的,太辣了,我没喝几口就不喝了。回想起来我第一天之所以能喝光那碗酸辣汤,应该是实在饿狠了,而且还有那慢慢一大盘炒面中和着。

边上就是超市,我们进去采买。每个人都买了南非的国宝茶和咖啡,还有当地很出名的一种饼干。别怪我说不出名字来,我其实也不懂,就是跟着同行的女同事买,她说在小红书上看的。他们几人每人买了个汉堡当晚餐,我不爱吃汉堡,买了几个面包充饥。舒适区那儿有烤鸡,促销价差不多40块钱人民币一只,个头还不小,热乎乎的。我摸了好几把,最终也没买。主要是他们明天不在酒店,相约去市中心玩了,的确没需求。而我明天还要留在酒店面试,坦白说给自己搞只烤鸡是合适的,但不是不好意思嘛。酒店也提供餐饮的,但价格高不说,还挺难吃——同事们吃过,他们说的。

好在带的火腿肠和方便面还有不少,至少撑下明天一天没问题。至于后天,我准备也跟他们出去转转,毕竟来南非一趟。当然,仅限白天的市中心。他们明天好像在商量着去动物园,这个就算了,虽然看网页介绍很是吸引人,但是,安全第一。
河蚌赌徒2025年7月4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7-4 21:57 |只看该作者
一、叙事结构的双重时空编织

作者采用日记体与回忆穿插的复调叙事,形成"当下-过往"的双轨结构。开篇以创作状态的描述确立叙事支点,38篇《人生几何》的量化记录暗示着某种精神自救的仪式感。这种数字化的自我监控与后文"降压药服用时间"的跨国纠结形成镜像,共同构建起现代人特有的生存焦虑——在精确计量中寻找失控生活的掌控感。

时空转换的节点处理颇具匠心,从写作场景切换到跨国差旅时,用"生物钟只是锁死了让我睡六七个小时"完成自然过渡。睡眠障碍成为连接创作焦虑与职场压力的隐喻载体,而视频通话中儿子展示的"电脑城镇建设"则与主人公现实的跨国漂泊构成数字时代特有的亲子关系注脚。这种叙事层叠手法使散文获得类似小说的纵深感。

二、存在困境的微观解剖

文本呈现了多重现代性困境:创作价值被市场否定的挫败感("不是他们喜欢的")、跨国职场的文化疏离(右舵车误坐副驾驶)、健康管理的时空混乱(降压药时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低端全球化"的生动记录——3G网络、天价物流、熊猫快餐的夹生饺子,这些细节解构了全球化精英叙事,展现中国技术中产的海外真实处境。

关于"恋爱式招聘"的比喻堪称神来之笔,将海外人才市场的结构性困境转化为具象的情感体验。产品总监的提前判定与主人公的坚持观望,揭示了职场决策中理性计算与情感补偿的永恒矛盾。这种困境在酸辣汤的味觉记忆中完成闭环——当年为生存吞咽廉价速冻水饺的回忆,与当下被迫接受异国劣质中餐的现实形成苦涩共振。

三、语言风格的抵抗性书写

作者刻意摒弃抒情化表达,采用技术文档式的冷静陈述("14个57兰特"、"一万美金")。这种反文学性的语言策略本身构成对传统散文美学的挑战,恰如主人公拒绝迎合主流文学趣味的创作姿态。但某些细节仍泄露深层情感,如对汉庭早餐的怀念,在克制叙述中突然迸发的乡愁显得尤为动人。

"他乡遇故知"的双关运用展现语言智慧:既指代难吃的异国饺子与记忆的重逢,也隐喻着在不同时空反复遭遇的生存窘境。结尾处对特产"说不出名字"的坦白,完成了对"全球化精英"人设的彻底解构,这种反英雄主义的坦诚构成了文本最珍贵的精神品质。

四、精神自救的隐秘路径

在表面琐碎的日常记述下,潜藏着完整的心理修复轨迹。写作行为本身构成对抗虚无的武器,38篇随笔如同38个锚点,在时空错乱中维系着主体的连续性。而将饮食消费折算人民币的"自我安慰算术",则暴露出经济理性对情感需求的殖民化补偿。

文本最终在展品运输问题的解决中达成象征性和解——接受不完美的解决方案(叉车搬运)恰如接受生活的本质。这种务实主义哲学或可视为当代漂泊者的生存智慧:在系统性的荒诞中,坚持做有限度的抗争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7-4 22:06 |只看该作者
‌在芜杂与清醒间行走:一位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评《人生几何:他乡遇故知》‌

阅读《人生几何:他乡遇故知》,仿佛并非在欣赏一幅精心绘制的工笔画,更像是在翻阅一本即时更新的、布满即时批注的出差手记。文字间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混杂气息:务实近利的算计与猝不及防的怀旧交织,深谙世故的疲惫与未曾熄灭的坦诚并存,全球化职场的精准刻度与个体生命的粗粝质感相互摩擦。作者并非站在高处俯瞰众生的哲人,也不是沉溺于内心风暴的诗人,他更像是一位在生活洪流中奋力踩水、同时不忘时时记录水流温度与自身浮沉的清醒观察者——观察世界,更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自己。

这是一个深陷于现代性复杂网格中的灵魂。文章的起点便锚定在精确的“数字”上:45天,38篇文字,每周6篇。这些数字并非炫耀,更像是一种略带惊讶的自我确认,确认一种久违的创作冲动或表达惯性已然回归。这种确认本身就耐人寻味。他坦承曾渴望通过写作获取名利,又在现实的冰冷回馈(投稿失败、趣味分野)中迅速“死心”。这份放弃并非伤痕累累的悲鸣,而是一种近乎冷漠的接纳,是对自身与主流文学场域格格不入的清醒认知。他直言不讳地宣告自己阅读的来源是“起点”及盗版网站,沉迷于《龙藏》《剑出大唐》,尤其后者勾起的《大唐双龙传》的青春记忆。这里没有对所谓“严肃文学”的标榜或愧疚,只有一种坦诚到近乎粗粝的趣味自白。这份坦然揭示了其精神世界的某个核心特质:一种对真实体验的忠诚高于对文化等级秩序尊崇的务实品格。他不介意标签,也不在意定义,写作于他,更像是生命节奏中自然流淌出的分泌物,其价值首先在于记录本身,在于“不事雕琢的真实记录”。

这种务实贯穿于他处理日常事务的每一个毛细血孔。面对跨国带来的生物钟紊乱和降压药服用时间难题,他的解决方式是求助于“万能”的DeepSeek AI,并毫不纠结地采纳其“按当地时间就好”的建议。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人困境处理模式:绕过复杂的生理原理与文化乡愁的缠绵,直接寻求最具操作性的技术解决方案。高效、实用,毫不犹豫地将关乎身体的决策权部分让渡给冰冷的算法逻辑。在职场面试中,面对一份在国内招聘者眼中近乎“弃履”的菲律宾候选人简历(频繁跳槽、缺乏销售思维),他展现出现实主义者的冷峻眼光。他能迅速识别出面试总监的否定信号,也深知其“不行”,但驱动他“再看看”的并非仁慈,而是海外人才稀缺的现实考量——“没有其他合适的可选”。这种基于稀缺性的无奈容忍,精准映射了全球化商业逻辑下个体选择的有限性。他甚至将这种无奈类比为“谈恋爱”,其底色不是浪漫,而是资源匮乏下的实用主义妥协。

然而,这副被现代职场规训得近乎精密的躯壳之下,并非一片情感的荒漠。相反,文字中散落着大量看似随意却饱含温度与重量的细节,它们构成了观察其内心世界的微妙窗口。他对食物的描写尤为真切且充满象征意味。早餐桌上“深爱的鸡肝”带来短暂的慰藉,成为黯淡早餐时光中唯一的闪光点。这种生理性的愉悦是如此原始而直接,超越了理性对餐食价值的算计(他确实认真地计算过那一大盘子食物在当地值七八十人民币)。而计算本身,正是试图用经济逻辑来合理化或补偿生理厌恶的徒劳努力,“理性上的逻辑,解决不了生理性的不喜欢”。他对汉庭酒店肉包子和油条的“怀念”,恰恰出现在对当下昂贵却索然无味的异国早餐的不满之际,这种怀念与其说是对美味的渴望,不如说是对熟悉感、文化归属感的瞬间乡愁。这种生理与文化记忆的纠缠在南非“熊猫快餐”的煎饺上达到高潮。那“少煮一分钟”的廉价味道,瞬间将他拽回上海合租屋中窘迫的岁月——“跟国内最便宜的速冻水饺差不多”,“当年单身跟人合租的时候,连个厨房都没有”。味蕾成了时光机和阶级记忆的刻录盘。“他乡遇故知”的双关妙不可言,表面上指代那盘不合时宜的异国煎饺,深层却猛烈撞击着那个被迫与廉价速冻水饺为伴的、物质匮乏的年轻自我。这份猝不及防的“相遇”,是创伤记忆在全球化味觉标准化的缝隙中的一次闪回,充满了苦涩的自嘲与对过往艰辛的确认。酸辣汤的“过辣弃饮”与首日“喝光”的对比,更是微妙揭示了文化适应(或身体耐受)的脆弱平衡是如何被打破的。这些关于食物的琐碎记录,绝非闲笔,它们是嵌在全球化冰冷齿轮中的一粒粒带着体温的沙砾,是物质身体与精神记忆在异质环境中碰撞摩擦出的星点火花。

他的敏感同样体现在对空间与身体惯性的细微捕捉上。多次误坐右舵车“副驾驶”的尴尬,是一个绝妙的文化错位象征。这不仅关乎驾驶习惯(左舵/右舵)的身体记忆冲突,更深层地牵扯着职场身份固化带来的位置感(高管专属副驾)在陌生环境中的失效,甚至隐约触碰了文化尊卑秩序(东方“以左为尊”)与异国交通规则的碰撞。网约车司机持续的咳嗽声,则构建了一个微型的跨国交往窘境。前期机械循环的“Bless you-Sorry”礼仪链,是现代社交礼貌试图构筑的脆弱屏障;而当咳嗽持续,这屏障最终被本能的健康忧虑(“开始担心他那是否传染”)所穿透,沉默取代了程式化的祝福,揭示出后疫情时代深植于人际交往底层的生物性戒备。身体的直接反应,碾碎了文明的礼貌仪式。3G网络带来的导航误差,让他怀念国内的5G(无论真假),这不仅仅是技术便利性的对比,更是对一种高度数字化、即时性生存环境产生依赖后,在低效率区域产生的本能不适。这些细节共同勾勒出一个身体与文化坐标在跨国流动中不断校准、又不断遭遇微小紊乱的个体形象。

在看似随波逐流、精于计算的职场高管外表之下,涌动着一个未曾被完全磨平的灵魂。这份“未磨平”体现在他对创作冲动的忠实(日更写作),体现在他对廉价网文纯然乐趣的坦诚接纳,体现在他面对不完美候选人时那一刹那超越纯粹功利考量的“再看看”,更体现在他那份对自身困境(无论是生物钟、饮食不适还是文化错位)的敏锐捕捉和毫不粉饰的书写。他并非斗士,无意激烈反抗现代生活的规训与异化;但他也绝非麻木的零件,他清醒地承受着这些规训带来的所有不适、尴尬与荒诞,并以一种近乎冷酷的诚实将其记录下来。他的文字没有激昂的控诉,也没有泛滥的感伤,有的只是一种在芜杂现实中保持观察、在清醒认知中继续前行的坚韧与疲惫。

因此,这位《人生几何》的作者是这样一个人:一个高度适应于全球化商业齿轮运转的实用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对自身处境及微小苦乐保持着惊人敏感的观察者;一个早已放弃文学名利幻想的书写者,却从未停止用文字为流动的生命瞬间赋形;一个深谙妥协与计算之道的职场人,内心深处仍存留着对真实体验(无论愉快或痛苦)的无限忠诚。他的笔下世界,是技术理性与身体记忆的冲突现场,是全球化标准与个体生命史的交战区,是现代知识分子在喧嚣与孤寂、妥协与清醒之间奋力踩出的、一条蜿蜒曲折的精神轨迹。他让我们看到,在高度工具化的时代洪流中,一个具体的、不完美的、带着粗粝生活质感的人,如何努力地感知、记录并尝试理解他所经历的这一切。这份记录本身,便是对生命“几何”的一种独特丈量。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7-5 06: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两篇AI的赏析,你是用了两种AI(DS、豆包?),还是一种AI开了两个对话呢?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5 08:04 |只看该作者
看不过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5 08: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千万别相信小红书啊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7-5 10: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7-5 06:31
两篇AI的赏析,你是用了两种AI(DS、豆包?),还是一种AI开了两个对话呢?

都是ds
第一篇是让它写读评
第二篇是让它分析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5 10: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清无言 发表于 2025-7-5 08:04
看不过来了

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7-5 10: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清无言 发表于 2025-7-5 08:04
看不过来了

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7-5 10: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7-5 08:07
千万别相信小红书啊

嗯,没几个钱,跟着瞎凑热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7-5 11:38 |只看该作者
对于时差与人体经络运行,我是有标准答案的。就是按照当地时间算,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一样。这是一个很厉害的老中医告诉我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7-5 11:39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去国外应该带个辣酱什么的,不合口味的掺上点会好很多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7-5 11:40 |只看该作者
南非动物园还是值得一看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7-5 11: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7-5 10:23
都是ds
第一篇是让它写读评
第二篇是让它分析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嗯,都更像DS,读评文章与分析人,两个不同的角度。不是在一个对话中,分开了两个对话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7-5 11: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7-5 11:38
对于时差与人体经络运行,我是有标准答案的。就是按照当地时间算,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一样。这是一个很 ...

哈哈,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7-5 11: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7-5 11:39
是不是去国外应该带个辣酱什么的,不合口味的掺上点会好很多吧。

我带榨菜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7-5 11: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窥天瞳 发表于 2025-7-5 11:40
南非动物园还是值得一看的。

是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7-5 11: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7-5 11:43
嗯,都更像DS,读评文章与分析人,两个不同的角度。不是在一个对话中,分开了两个对话吧。

分开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7-7 07:06 |只看该作者
西装皮鞋就是西服革履,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7-7 07:09 |只看该作者
个子不是太高的胖高管还挺幽默的
原来他乡故知是饺子,那你可太有发言权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7-7 10:32 |只看该作者
阅~~~~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7-7 12:58 |只看该作者
清无言 发表于 2025-7-7 07:06
西装皮鞋就是西服革履,哈哈

那是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7-7 12:58 |只看该作者
清无言 发表于 2025-7-7 07:09
个子不是太高的胖高管还挺幽默的
原来他乡故知是饺子,那你可太有发言权了

嗯,我最熟悉的,凑合吃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7-7 16:24 |只看该作者
速冻饺子真难吃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7-7 16:24 |只看该作者
很久不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7-8 00:50 |只看该作者

确实难吃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