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
查看: 4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7-25 09: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风急帆鼓舟似箭,转眼九曲十八弯。
山影侧峰真好看,忽有突岩迎面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7-25 09: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舟过谢潭三首·其一
杨万里〔宋代〕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巉岩。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7-25 09: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风头突变,刚刚向北忽地又向南,风顺船快,转眼便由黄田过谢潭。
依稀之间,船外似见朦胧一山影,掀帘急看,紫色险峰已扑到眼前。

注释
黄田、谢潭:当是赣江上游的两处地名。
褰(qiān)帏(wéi):撩起帘幕。
巉(chán)岩:指突兀险峻的山峦。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7-25 09: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诗人从家乡吉州(今江西吉水县)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任,在溯赣江途中经谢潭。诗人叹其江山画卷,天赐风光,故作《舟过谢潭》组诗,此诗为其中第一首。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7-25 09: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写在疾驶的舟中所见。诗人这次赴广州,是溯赣江而上,越大庾岭入今广东境,再沿浈水至真阳、广州。开头两句,写风向由向北忽而转成向南,顺风行驶,舟行迅疾,转眼间已经由黄田到了谢潭。两句中“才”、“忽”、“转眼”等词语迭见,表现出客观物象的瞬息变化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生动地显示出船行的迅疾与舟中人意外的喜悦及轻快感。接下来两句,写在疾驶的舟中忽然瞥见山峰的情景——“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境岩。”舟行中忽然仿佛瞥见船外有一座山峰的影子,掀帘急看,那突兀险峻的紫色峰峦已经扑到了眼前。这里突出表现的仍是船行的迅疾。上句还是仿佛若有所见的缥缈峰影,下句却已是埃岩突兀在目,从仿佛瞥见到“褰帏急看”,不过瞬息间而已。这里利用同一物象在短时间内所引起的不同视觉感受,既透露出船行之快,也表现出旅人的突兀新奇感。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7-25 09: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7-25 09: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歡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7-25 14:50 |只看该作者
杨万里的诗铿锵有力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7-25 14:51 |只看该作者
梨花写得是黄河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7-25 16: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7-25 14:50
杨万里的诗铿锵有力


哈哈
他是厉害角色
一生写了二万首詩
^_^
薄荷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7-25 16: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7-25 14:51
梨花写得是黄河

哈哈
薄荷对黃河熟悉
^_^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