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这本小说《装脏》,作者林树京。
在所有的书里,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小说,比所有的工具书都好看,比所有的心理学书都更具影响力,能照进人潜意识深处的去,在深处发生轻微的震动,让一些尘封已久的、宝石一样的记忆和信念,重新露出来。
我们最应该看的就是小说,尤其是真实的、一个人大半生、一生的经历。好的小说,让我们回想起来时的路,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究竟什么才是重要的,我们会从别人的人生故事里获得很多很多的人生经验,不是如何挣钱,如何成功,而是看到我们一念之差的选择,蝴蝶效应的一句话,会让人生发展成怎样,这些真实的故事,对我们而言,都是很宝贵的 “善言”。
好良言,不一定是让人如沐春风的一句话,可能劝了我们终究去真心珍惜的,是阴暗的、惨痛的一个故事、一段过往,看完以后恍若隔世。我们会唏嘘不已,也会万分感激分享出这些故事、这些伤痛来唤醒我们被压抑的、敏感的、脆弱的那些真实的灵魂碎片……这些灵魂的碎片逐渐清晰的浮上来,与书里的人物互相照映~
这本书让我回想起很多很多过去的事情来,很多很多,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大北窑工美的文艺青年们,背着画夹子拎着水桶、吆喝着的巴士、30块钱一晚的地下室旅馆参加艺考的各色人群……后来这些都没了,这里变成了国贸CBD,盖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楼……当年的那些人,有人起高楼,有人平步青云,有人消失在人海中……
理想,艺术,金钱,人生,爱情,事业,以及……死亡
这几十年,飞速的发展,太快了,太快了,快到我们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没有时间去品味种种,一切都推倒重建了,我们连回忆都没地方可去了,因为我们找不到当年的坐标了,所有的楼,都拆了……
就像石康在《晃晃悠悠》里写的,阿莱躺在国贸三期的大床上,在电话里与丈夫讨论笨重的大衣柜到底搬不搬走的时候,在中关村台阶上坐着的少年,已经丢了最初的那个人……
真好,在这个秋天,能读这本小说,唤起我很多尘封的记忆,也让我更加珍惜,秋天温暖的阳光。
厨房里的铁锅静静的咕嘟着,排骨的香气阵阵传来。
我们经常忘了,如今的这个生活,就是曾经的我们梦寐以求的。
向窗外望去,看着中国尊。
很多人并不知道,二三十年前,这一片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那些热血的青年,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夜是怎样度过的,后来又是怎样将自己的生命燃烧在这里,与这个城市共振的。
燕京啤酒,新疆馆子,烤肉筋,都宝,侃了一夜音乐理想电影艺术还没睡的人们,揉着眼睛,看着北京的第一缕阳光。
让我再来一遍我是不肯的,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么好的命,也再也没心气度过太多的疲惫。
还好,还好。
恍恍惚惚,半生已过,都在酒杯里了,也都在皱纹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