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蚕豆的节令(饮食随笔)
查看: 371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蚕豆的节令(饮食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5-26 09: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蚕豆的节令(刊《四川烹饪》2012年第6期)
      
  昨夜无眠,独坐窗前。屋外月光如水,蛙唱声声点亮漫天星斗。星光下的仲夏夜之梦沉醉得如同湖面迷离的水气,那梦里分明有着家乡蚕豆的甜糯与清香。
  又是一年立夏日。
  在这一天,家乡的人们要吃咸鸭蛋、草头摊面衣还有蚕豆。各地的立夏食俗迥异,但在江南,吃蚕豆却是最为普遍的。
  蚕豆亦饭亦菜,困难时期的蚕豆饭聊饥果腹,活人无数,但乡人似乎从不把它当正经农作物来栽培,只在田埂旁,斜坡上,河岸边等隙地种上些;甚至有的人家把它种在坟头边。想起小时候帮着大人去种蚕豆的情景。常熟人种蚕豆谓之“垇蚕豆”,用一把半人高的“T”字形长杆横柄的大凿铲(叫不出这种农具的名字),插进岸边土里,握着木柄向内外晃几下,形成一个土穴,撒入两、三粒蚕豆,再将土覆上。之后再不去打理。这种简单而机械的劳作现在想来蛮有趣味。蚕豆的种植不需要技术,它们是那么的贫贱,随遇而安,种在哪里活在哪里。
  到了春天,一簇一簇的蚕豆苗迎风招展。待蚕豆花开时,黑白相间的蝶形花瓣像淡淡的眼眸隐匿在绿叶间。蚕豆花其貌不扬,有首歌唱道:“油菜花开铺黄金,萝卜花开白如银,豌豆花开九莲灯,蚕豆花开黑良心”。这种“黑良心”花,在孩子眼里着实没什么好看也没什么好摘的,他们要找寻的是“蚕豆耳朵”。蚕豆是草本植物,茎是方形的,叶是羽状复叶,一片片软绵绵地舒展开来。而所谓蚕豆耳朵,其实也是叶子,只是叶子的外缘是长在一起的,形容它像一只微型小喇叭倒来更贴切些。蚕豆耳朵不多见,往往寻遍一条田埂也找不到一两个,所以最能得孩子喜欢。
  立夏前,蚕豆谢了花儿开始放荚。这时节的蚕豆还没饱满,嫩得像豆腐,要吃自可去现摘。剥开软绵绵的荚,三、四粒蚕豆嫩绿如珠玑,甚至连“蚕豆眉毛”也还带着鹅黄的色泽。剥净荚,留豆皮,井水一冲,菜油一瓢烧旺,下豆快炒“杀青”,撒葱花一把,添水加盖焖煮片刻,撮盐入味起锅,那股子新鲜劲自是没得说,用老辈人的话讲:还带着“血”呢!馋嘴的常迫不及待夹一颗油汪汪的豆子入嘴,那豆子似乎有了生命,满嘴巴蹦跶:烫嘴啊!
  新蚕豆宜于清炒。《素食说略》上有一款:“鲜蚕豆,去荚,更剥去内皮,以香油炒熟,微搭芡起锅,甚鲜美”。炒新蚕豆去皮不好,那是炒豆瓣,勾了芡就更没意思了。不过,苏帮菜里有道火腿蚕豆,炒的就是嫩豆瓣,做法也极似。窃以为,吃清炒蚕豆,唯其鲜嫩,要连着豆皮和“眉毛”一起吃下去才是最高境界。蚕豆长于乡土,做法和吃法更要土,才得其真味。
  吃蚕豆不吐蚕豆皮。可是一俟小满,蚕豆的“眉毛”发黑,内皮也老韧不堪食,非得吐皮了。小满的蚕豆已不适宜清炒,这时可做豆瓣摊蛋。蚕豆剥荚去皮,农家里捉几个草鸡蛋,用筷打散,拌入豆瓣;以软油锅摊成饼状,两面煎黄,加水大煮,起锅前略撒细葱;豆瓣吃起来酥烂鲜美,正如杨万里所说“甘欺崖蜜软欺酥”。炒豆瓣也妙。抓一把自家甏里腌的雪里蕻咸菜,洗净切细,再加几片笋——若有几枚开洋提提鲜再妙不过——与豆瓣同炒,乃绝佳的下饭菜。
  蚕豆再老一等,就只能做汤了。鸡蛋打成蛋液摊成衣,起而切丝;汤内投几根蛋丝,撒几屡雪里蕻,老豆瓣沉浮其间,不着丝毫荤物,汤清实可注砚,引人食欲,是乡间农忙时期最简便的汤菜。
  新鲜蚕豆的节令实在短,吃蚕豆真得抢时间。
  一过芒种,蚕豆萁枯黑了,要把豆萁连根拔下,摊开在空场上晒干,拿竹竿子把老蚕豆敲打下来,即可储藏留种。豆萁则是农家灶下燃料。
  老蚕豆可用来氽豆瓣,隔夜先用冷水泡软,去皮。大油旺火,投水发豆瓣氽空,趁热起,撒入盐花,咸鲜松脆,很适口,久存亦不坏。早餐时可下粥;酷暑,食欲不振的中午可就着骗下一碗“茶淘饭(泡饭)”。老蚕豆耐煮,还可做盐水豆,如盐水花生般炮制,宜下酒。
  在蔬菜淡季,隔年的老蚕豆除做氽豆瓣外,也可做小吃。
  炒老蚕豆。空锅烧热,不放油,不放水,不放作料,也不似炒花生、炒栗子要拌入沙石做传热介质,直接下锅翻炒,哗哗然炒出香味,至豆皮微黑起锅。这东西硬且香,咬起来嘎嘣脆响,在冬季,握一把在口袋里,时不时练练牙口。吃炒老蚕豆,是年轻人的专利,没牙老太嚼之不动,抿之无味,只能望豆兴叹矣!
  上海的五香豆是很有名的小吃,称“奶油五香豆”;豆皮上有一层白白的盐霜,不过真没吃出什么奶油味。上海有句闲话讲“勿吃城隍庙五香豆,等于没来过上海”。前年去老城隍庙,特意买了不少送人,价贵。也有卖兰花豆的,买了几盒给丈人下酒。这名字好听,雅。做法极简,用老蚕豆泡发,带皮入油氽空,豆皮随之爆开,形似兰花,故美其名“兰花豆”。
  绍兴的茴香豆更是名声在外。始作俑者鲁迅,写了篇小说《孔乙己》。那个破衣烂衫,喝着绍酒,磕着茴香豆,五指罩碗,大呼“多乎哉?不多也”的孔乙己形象尽人皆知。当地乘鲁迅的东风,大肆开发旅游产品,茴香豆当在其列,据说还有“孔乙己”黄酒。咸亨酒店没去过,茴香豆倒是吃过的,风味也不见得有什么独特处。
  蚕豆还可做凉粉。常熟本地的凉粉大多用蚕豆混合绿豆来做。豆子浸泡磨成浆水,反复过滤后烧开加白矾晾凉凝固即成。常熟人将这种凉粉称之“蚕豆豆腐”。因凝固的形状似豆腐,故以此称。蚕豆豆腐用开水烫一下,切成小方块,拌酱油、麻油、辣油、蒜泥之类即食,价廉味美。
  蚕豆,据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品种,难怪《本草纲目》上称之为胡豆,四川人也都这么叫。蚕豆这一名的来历,《本草纲目》上又说了,是因为蚕豆荚形似老蚕才得名。我打小养过蚕,实在没觉得两者哪里相像,难免牵强附会。《农书》中另有一说,蚕豆在“蚕时始熟,故名”,有点道理。
  蚕豆的别称似乎还有很多。浙江人叫罗汉豆。在鲁迅的另一篇小说《社戏》里提到过(看来鲁迅很喜欢吃蚕豆;鲁迅的气质也与硬蚕豆似极),上边写迅哥儿和一群少年月夜下航船去邻村看戏,回程时偷罗汉豆煮来吃的情景,倍觉亲切。偷蚕豆我也干过。暑假里跟一群大孩子晚上出去“照田鸡”。因为我年岁最小,就由我负责轻松的差使——偷蚕豆。我脱了件破衬衫,两个袖子打个结,蹲在月光下的田埂上摘豆荚。兜回家一看,被大伙批汰得一塌糊涂,说我连偷蚕豆也不会,专挑秕的、老的摘,真是“摇船朋友——推扳(差劲)”。一大堆豆荚剥净了只剩一碗蚕豆。
  云南人把蚕豆叫“佛豆”,这是云南古称“佛国”的缘故。罗汉也是佛,那么罗汉豆的名称是不是源于佛豆呢?也许浙江的豆种即来自于云南也未可知。
  说到豆种,本市东乡董浜各镇出产一种小蚕豆,豆瓣只有拇指盖大小;在立夏前半个月即开始放荚,当地叫“早蚕豆”。这种蚕豆吃口不糯,适合凉拌。剥好的豆瓣焯熟断生,再取酱黄瓜切小片,过水去盐分,两者拌之,清爽适口,宜于夏令。
  在立夏的节令里,“且将蚕豆伴青梅”。有蚕豆相伴,调一壶酒,独酌送春去。                                                                                                                    2012年立夏日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一粒沙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2-5-26 09:5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无比想念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5-26 12: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老师,读了多少书啊,真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5-26 12: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5-26 15:48 |只看该作者
《素食说略》上有一款:“鲜蚕豆,去荚,更剥去内皮,以香油炒熟,微搭芡起锅,甚鲜美”。炒新蚕豆去皮不好,那是炒豆瓣,勾了芡就更没意思了。
------------------------------------------------------------------------------------------------------------------------
  北方蚕豆少有种植,所以见得不多。怪的是前几年去锡林浩特盟下某旗,在当地吃过一种炒新蚕豆。是炒豆瓣,自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对了,确实没勾芡。{: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5-26 15:51 |只看该作者
咸亨酒店没去过,茴香豆倒是吃过的,风味也不见得有什么独特处。
-------------------------------------------------------------
  我去绍兴,专门要了黄酒和茴香豆。老实说,黄酒不懂,味道也不习惯。茴香豆略咸,花椒大料味很重。我去的那家店,据说还很有名呢。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5-26 15:53 |只看该作者
  胡凑兄的美食系列在散文版也是独树一帜了,先生通古博今,行文从容,娓娓道来。喜欢!{: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5-26 20:54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2-5-26 15:53
胡凑兄的美食系列在散文版也是独树一帜了,先生通古博今,行文从容,娓娓道来。喜欢!

借烟云的话抒我心怀,O(∩_∩)O~{: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5-27 06:00 |只看该作者
哈哈,在我们老家,蚕豆也叫胡豆。再看看楼主的ID,我笑了,之后更想念家乡的胡豆。{: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5-27 11:54 |只看该作者
胡老师对于饮食文化见解独到{:soso_e179:}问好您{: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5-31 22:01 |只看该作者
本已有些困意,一见这谈吃的文章,俺就两眼放光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5-31 22:02 |只看该作者
蚕豆,我只在超市买过,不知道有这么多吃法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6-4 16:47 |只看该作者
欣赏精彩,问好朋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