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半部堂 于 2012-6-1 09:18 编辑
儿童节:黄金节
半部堂
如果说童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那么儿童节就是黄金中的黄金节。
那天,妈妈为了庆祝我的节日,又赶上临近端午节,因此特地给我煮了咸鸭蛋。爸爸用网兜给我装好鸭蛋,又递给我一个掏鸭蛋的小耙子。爷爷把我拉到一边,递给我半块“白面馍”(小麦面的),我看了看妈妈,征求她的意见,接还是不接?因为我知道这是爸妈每天孝敬爷爷的专供食品。妈妈做馍时都做黑白两样馍,我们都吃黑馍杂面馍,只有爷爷才可享受白面馍。爷爷也舍不得吃,每天只象征性地吃一点,这样就可以留着第二天再象征一下,更多的时候是爷爷偷偷地给我吃。有一次被妈妈发现后,妈妈把我狠狠地骂了一顿,我从此记住了,首先要孝敬老人。今天,我眼巴巴地望着妈妈时,爷爷说,今天是儿童节,今天要带红领巾,奖赏的,没事,妈妈不骂的。妈妈点头后,我才高兴地接过爷爷递过来的白面馍。吃一口白面馍,蘸一点鸭蛋黄,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欢畅起来,二黑(小狗)摇着尾巴望着我,呜呜地叫着,也想吃一口,更让我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到学校后,终于等到少先队入队仪式了。站在小舞台上,班主任帮我把红领巾系好,辅导员带着我们宣誓,我们举起右手,面向少年队队旗行礼,双腿并得紧紧的,手臂举得直直的,那时我仿佛真的看见了北京天安门,看见了天安门前红旗挥舞形成的红色海洋。当仪式结束,辅导员让我们离开时,我还沉浸在遐想和幸福之中。回到台下自己的座位上,看到还没有戴上红领巾的同学伙伴,顿觉自己高大起来,身体也坐得更直了,仿佛有一个声音不停在耳边回响:你已经是少先队员了,一切都要做出表率,做个模范。多年后,我认识到,就是从这一天起,我第一次认识的自己,第一次给自己给自己定规范,自己给自己施压力。也许这就是心的成长吧?
最难忘的还是下午的文艺演出。我们演的是锡剧《刘文学》,尽管排练了好几次,但在戏台上,我看到了戏台下的爸爸妈妈,看到了老师,同学,小伙伴。心里陡然紧张起来,不敢再往台下观众席上看,脸上如火烤般炙热发烫。该我唱了,怎么办?也许是急中生智,我把头抬了起来,眼光看着天空或戏台边的一棵树,一板一眼地唱了起来。最难忘的是,“刘文学”就义时的情景,“我”的血流完了,我慢慢地倒下了。一群小伙伴在我的身上盖上了红旗,把我轻轻地托起,举过他们的头顶,绕场一圈两圈慢慢地走下去。再加上凄美悲怆的音乐,我“死”的真的很幸福。以致很多年后,在梦中这样的场景曾多次出现。但愿我真的死去时,身上能盖上红旗。
演出获得了成功,班主任为了奖励我们,给我们剧组每人发了两块糖果。演“地主”的三毛,一回就把两块糖吃完了,回头就要抢演“儿童甲”的糖,我赶忙捂紧口袋往家跑。我知道有了好吃的东西是需要先孝敬老人的。到家后,我给了爷爷一块,把另一块给了妈妈,妈妈添了一下,就让我给爸爸,爸爸也添了一下,糖又回到我的手中,我就美滋滋地吃起来。可是等到第二天早上掏口袋时,发现口袋里还有一块糖,真是喜出望外。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爷爷趁我睡觉时,又把糖装进了我的口袋。
那天傍晚,当我美滋滋地吃着老师奖励的糖时,心中的甜蜜也像糖水一样顺着嘴角往外流。我戴着红领巾,牵出“小白”(我家的羊),喊着“二黑”去河边放羊。我对着河水照着自己“英雄”的身影,此时夕阳正映红河面,水里的我正沉在一片红色的河流中,我兴奋地大叫,惊起几只水鸟飞过芦苇丛,融进了金色的阳光中。我把红领巾解下来,戴在“小白”的脖子上,“小白”兴奋地几乎变成了斗牛,惹得“二黑”一阵狂叫。我又把红领巾戴在“二黑”的脖子上,“二黑”双腿直立,一下子高大起来,成了真正的勇士,我抱着“二黑”滚倒在草地上,一片小花笑得摇摇欲倒。
“细伢子,回家吃饭了。”我听到妈妈喊我的声音,远远地望着房顶上的那一缕炊烟,我的心仿佛融化了。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四十三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我常想,一个人如果能把阳光,流水,花草,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随意提取出来,按自己的意愿重新组合,那一定就是天堂。那年,我的儿童节,就是我天堂生活的一天,是黄金中黄金节。
地址: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赵军 邮编 213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