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月 于 2012-8-9 18:38 编辑
时光如白驹过隙,2008,那个流光溢彩的季节已过去了四年。站在2012这个时间点上,略带沧桑地回顾过去,那16天的点滴,心里,仍是满满的感动。那段日子,值得用一生珍藏。16天的记忆,在时间的流逝里,定格为永恒。真的不可思议,一次次超越,就这样将北京映在奥运的眸里,梦想,汗水飞在同一个蓝天下,奥运的旗帜,飘扬在风里。。。。镜头拉回7月27号的夜晚,凌晨4点的钟声响起。伴随着泰晤士河的潺潺流水,伴随着金色大钟的轰然敲响,奥运在这个处处体现着工业文明的城市,再次重现。而这次,又会是怎样一场华美的体育盛事?
世界给了伦敦十六天,伦敦再次还给了世界一段温馨的田园风光,一段悠久的工业文明,一段美妙的童话故事。“英国,有你参与,拥抱四方朋友”。2012年,英格兰民族用16天给了全世界一个承诺。唱诗班,田园农场,马蹄声,布鲁诺尔,战鼓,烟筒,产业工人,女权,罂粟花,钢铁奥运五环,莎士比亚,丘吉尔,007.女王,护旗老兵,童话,GOSH,哈利波特,伏地魔,彼得潘,铁钩船长,仙女保姆,维尼小熊,火的战车,憨豆先生,我的时代,整日整夜,朋克文化,流行歌曲,网络时代,互联网,从遥远的工业革命,途径新科技革命时代,大蒸汽生产的滚滚烟雾和童话故事的正义邪恶交相辉映,一场华丽的现实和虚幻的穿越大戏,最后以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将英国生活展现在全世界人民的眼前,我们有理由相信,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以工业革命的成就将永载史册。开幕式上,带着田园风光的气息,一个古老的英国向世界走来,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设计团队以我们想象不出的方式拓展了英国近千年的视野,沿着历史的轨迹,我们逐渐了解了这个曾主导18世纪工业的国度。感叹这里的风采。古老的英格兰文明从钟声的敲响开始,直至各个年代的流行歌曲结束。伦敦的奥运,从声音中走来,又回归声音。
奥运,这个竞技体育上的一道风景,16天的日子里,为我们创造了多少感动的瞬间,37岁的丘索维金娜为儿子再战奥运,她为这项赛事注入了母性的光辉;“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一个双腿截肢的运动员,他在用生命诠释着奥林匹克的精神;坎切拉拉,受伤没有言弃,单手骑车奔向终点。他已经战胜了自己,那份坚持不懈已经夺得了胜利。最美的“维纳斯”独臂女神帕蒂卡,作为残疾运动员,她在这个舞台上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我们也不能忘记刘翔的单脚跳向中点、吻别最后的跨栏架,这一吻,是一个运动员对跨栏深深的眷恋和遗憾。脚虽疼,但是心却更痛,这是一个运动员对金牌梦夭折的痛惜,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担当。刘翔,你值得让炎黄子孙敬重,你永远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因为你在改写了一段历史,成就了一个未来。不必和任何人去说道歉,在我们心中,你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搀扶你的两位国际友人更是用行动阐释了奥运的主题。真的,爱,没有国界,运动,亦没有国界。奥运的感动,已经不仅仅是流泪两个字能概括的。那些瞬间,总能超越一切。
我们的祖国正在一天天的强大,中华民族也在一天天的振兴,奥运健儿心里的那份民族情,那是与生俱来的。这届奥运上对中国运动员来讲存在着太多的误判,不管是国羽战术运用造成的取消资格,还是裁判错判丁宁却不道歉,甚至陈一冰的过于完美而把金牌留给了有缺憾美的巴拉特-扎内蒂。公平,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奥运,也本就是一场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更快,更高,更强。金牌并不是象征着成功,你们把民族精神注入了奥林匹克,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这些让我们华夏子孙听过看过的切肤之痛,与至今仍然咀嚼不尽的夺冠喜悦。永远是我们今后前进的动力,奥运,一个足以让人魂牵梦绕的的词汇。回顾这段历史,它有着太多太多的精彩片段,精彩伴随着精彩,记忆升华了记忆,以致于它像无边的宇宙,没有尽头,我们还在继续,中华民族仍在奔跑,为奥运而战,为运动而战。
奥运,连接着梦想与希望,承载着过去和未来,8000个圆孔沿着三棱金柱层层密布,代表着8000个火炬手,以人为本,尽显无遗。“Barberosgerby”点燃奥运的激情,204个铜花瓣,代表着全世界的人民。汇聚在一起,形成了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它,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里。你听,唱诗班的声响还在隐约回荡,那是只属于英格兰的记忆。
从2005年算起,伦敦奥运已走过了7年,从1908年伦敦第一次举办奥运会算起,伦敦奥运走过了104年。她,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2012,在这流光溢彩的季节里,又逢八月。奥林匹克,在英国、在伦敦,再次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