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因为工作上的原因,跟着一个拆迁工作小组,到街道居民家挨家挨户搞丈量,为以后的拆迁搞前期准备工作。
带着拆迁丈量小组跑的,是个老居委,人很憨实,但也透着几分精明能干,对治下的每家每户情况很熟。什么这家是低保户,这家有个80岁以上老人,这家有人在机关做干部,这家有个残疾人,等等。
我们日常走在大街上,行色匆匆,都忙于赶路,因为我们大多都在为生活奔忙,看谁一眼,也只能在等红绿灯的时候。
但有一点例外,就是,街上有个残疾人,你一般会注意到,别人不说,反正我是几乎都能注意到的。注意到了,就要看,能给其方便,就给其方便,能照顾优先,就照顾优先。尽管照顾残疾人有提倡,但更重落实。
说到残疾人,据说我们国家有七、八千万残疾人。但我们在街上很少看到,少而又少。少的几乎让我们怀疑这个数据是不是真实客观。
在我跟着拆迁小组两三天之后,我知道了,这个数据是有支撑的,就是,你在街上的确看到残疾人少,但其实,他们是存在的,在家里,在某个房间,孤独、昏暗的房间。
残疾人不方便上街,自己不能够,家里不允许,或其它原因,反正就是踡縮在角落,我们生活着的大多数正常人,有谁会想到,去接触,去关注,去关心关爱呢,没有,除非家里有残疾残障人,才会感触很深吧。
我们路过医院门口,几乎看不见病人,但你到住院部看看,到处都是病人,我们路过聋哑学校,看不到聋哑孩子,但进去一看,那些孩子们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就可以看出和正常的孩子们不一样。
所以,许多东西,不是没有,是我们没有关注,是我们没有发现,是因为大抵与我们生活无关,因而我们从来没有想到去深入,和细探。
就像我们的论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东西,独特的魅力,我们的聚在一起,和病人在医院,聋哑人在学校,其实是一样的,就是一个群体,能码字的,会唱歌的,制图做画的,都聚这了,身入其中,各施其能。
也许有的人来这儿,转转,看看,撂一句,一群神经病,而且不轻。
谁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