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习惯了,中俄间的航班也开了,姑娘得返回俄国上课去了。
一个月前,孩子把办理邀请信所要求的材料都传给了学校外办。四天前我问她进展情况,她说学校还没回信儿。我说你们同学有人收到邀请信没,她说有一个同学已经收到了。
我大怒,逼着她再给学校外办发邮件。说得恳切和直接些。
今天我问,我说学校回信儿了没,她说没回。说一个同学本打算今天去学校,让他帮着代问,可是,今天这同学没去,说是明天去。
我决定给学校的老外办主任微一下。我们同龄,经历也像,关系挺好。今年年初的时候,他被校长辞退了,后来他到了另一所大学,也是挺有名气的大学做事去了。
我说阿列克谢啊,我姑娘一个月前呢,给学校发了邀请信所需要的材料,可是至今也没收到邀请信,你说,办理邀请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呢。
因为我知道,他不在我姑娘那个学校了,而且和继任者关系不太好。所以问得比较委婉。
他回答得挺直接,他说,我给你个邮箱,校长邮箱。你把这事儿往那儿发。
我想了一下,我说好主意。正好我姑娘的同学明天去学校,要不让他问问进展情况,如果还没动静,我这儿再写信。肿么样。
他是这么回答的:他说,春江啊,这个信箱呢,到不了校长那儿,通常是接待处把信转给相关的部门。一方面是备案,另一方面由接待处转,速度能加快。至于你姑娘同学去与不去,影响不了邀请信的办理进程。
他顿了一下,又说,说开了,他即使去,新外办也不一定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他说,你相信我,这事儿我做了十几年,盐也吃了不少呢。
我说谢谢你,我知道你是这方面的专家。。
之后,我把姑娘喊来,姑娘说,别写了,以后外办得记恨。
我说,阿列克谢说得在理,也直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