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长江杂谈 【同题作业---节】节日与习俗
查看: 853|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题作业---节】节日与习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12-8 21: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1-12-8 22:28 编辑

作者:泼雷/莫菲/莫敏儿/咖喱给给/素蕙。

我去,马甲大曝光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1-12-8 21: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1-12-8 21:56 编辑

  毋庸置疑,我接受的是完全意义上的汉式教育:码方块字,讲一口字正腔圆普通话。但是我的原生家庭,的确是纯正朝鲜族。这和现如今的概念不大一样:大家都住几居室楼房,都是现代装修。

  七八十年代的少民地区,许多方面尚保留了浓郁的民族特色。比如,就算是单位分的房子,依旧有朝汉两式。典型的朝鲜族居室是什么样子呢,进门有一块放置鞋的空地,然后直接脱鞋上炕,一种很低矮的炕。这种来自朝鲜半岛的居室样式,叫做火炕文化。与东北汉式火炕略有不同,后者要更高一些,且半炕半地。而且,灶台与炕之间,会有一墙之隔。

  韩式火炕,会铺满全屋。炕的尽头靠近门的一侧,烧火的炉灶在深深的地下,用松树明子引火,烧柴及煤。灶台上,会有三个黑漆漆的锅,形状就像韩食馆盛拌饭的石锅,不过要硕大许多。其中一个,固定用来做饭,总会产生锅巴。我最喜欢将饭盛出后,趁热倒进水,滋拉一下,雾气缭绕中,锅巴松软下来,盛一小碗,米香浓浓的。

  韩式火炕的室内布局,是与日式榻榻米结合在一起:中间会有若干拉门,将房子隔开几个单间。有人比较过榻榻米与韩式火炕的不同,前者是恒温,后者则是可冷可热的变温。于是推演到两种国民性格:日本人安静内敛,韩国人情绪起伏波动大。当然,仅仅是一说、一听、一笑。

  在火炕文化上,更好玩的,是中韩的申遗之争。

  火炕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来自中国东北,有说来自朝鲜半岛。双方都能拿出很久远的考古论据来支撑,至今尚无定论。但是,由于一个常年活跃在中国高校的韩国教授---金俊峰,在发起成立国际炕学会后,促成了韩国对暖炕的世界文化遗产申请。

  这同时引发中国炕王郭继业先生的遗憾:“你研究了40多年的炕,现在却成了韩国的。”妻子对他的“嘲讽”,曾让他一度很郁闷。但实则,这反映了大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申遗并非“抢注商标”,不具有排他性。同一个文化遗产,允许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同时申请。比如,源自西域的“古典音乐”木卡姆,就有伊拉克和阿塞拜疆的申遗,而中国新疆的十二木卡姆也同样获得了通过。申遗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

  国人对韩国申遗的关注,始于2005年的端午祭。其后,网上又有一系列的“申遗”话题风波:

  1、筷子申遗;
  2、中医申遗;
  3、活字印刷申遗;
  4、曹操是韩国人;
  5、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

  虽然,后来经过各方验证,甚至韩国驻华大使馆都出来辟谣,有的仅仅是一本医书/佛经的申遗,有的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以讹传讹。但网友们“全世界,不,全宇宙都是思密达”的调侃已深入人心。不过,从火炕申遗之争来看,文化部并未被韩国带节奏,始终秉持着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初心,以及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

  从历史上看,相邻的民族与国度,节日与习俗时有相互影响。比如日本冲绳岛民,大都中国福建人后裔;像我的先祖,却是来自河南的大唐官员,出使到日本遇风暴流落到半岛,此后定居下来,开枝散叶,终成一大姓氏宗族。在国界线不那么鲜明的古代,类似的情形应该很多。那么,保留原有的节日习俗,又有什么不可以。延续了几百几千年的节日习俗,想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而申遗,又有什么不可以。

  中华几千年文明,对周边邻国的文化辐射更是显而易见。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不同民族保留了不同部分,并且本土化改良,因而呈现出了不同特色。比如,韩国江陵端午祭,在申遗时就说明源自中国,但现如今,更多侧重祭祀山神和祈福,以载歌载舞和娱乐狂欢的方式:摔跤,跷跷板,和荡秋千。不似中国端午的标配是赛龙舟、屈原和粽子。

  《春香传》里,李梦龙与春香的初遇,就是对秋千上翩翩起舞的美娇娘一见钟情。我小时候的生活区域,秋千和跷跷板随处可见,是跳得很高、荡得很远的惊险与刺激的游戏,也几乎是所有重大节日的固定节目。平时,男孩子们热衷踢足球,女生则喜欢打排球。我的发球和接球向来少有失误,自认敏高体质,并怀疑这是骨子里自带的民族基因。

  当然,我们也跳皮筋,玩格子房。而这些年代游戏,被时代的滚滚车轮遗失在岁月里。不论朝汉。但是,自然而然的湮没只余怅惘,试图强制更改习俗往往令人愤懑。如美国西进运动中,对保留地印第安人的驯化:你们要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只准说英语。。。

  在祭祖的节日上,朝汉略有不同。汉族最重要的扫墓日是清明节。我先生是汉族,随同前往,除了摆上祭品,还要烧纸钱,并念叨几声:给你送钱来啦,在那边好好的,不要惦记这里。隐约流露出对亡魂敬而远之的惧怕心理,不知是不是受诸如《聊斋》鬼故事的负面影响。

  朝鲜族的扫墓日是中秋节。在墓前摆满了祭品,仪式后,大家说说笑笑,甚至和先人开着玩笑一起吃掉,饮酒,唱歌,跳舞,类似秋游。对逝去的亲人,好像忘却生死形式,要更亲近一些。当然,近几年去公墓,发现受韩/欧美国家影响,许多人只是在墓前献束花。移风易俗、从简的风尚是趋势,去除繁琐和落后同时,也会觉得某种缺失。

  自古难两全。

  中国的朝鲜族作为半岛移民后裔,在保留自身民族传统同时,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更多吸纳汉民族的诸多习俗。而春节,无疑是整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了:亲情,团聚,祈福是永恒的主题。

  朝汉略有小小不同:

  汉族年夜饭的主食是饺子;
  朝鲜族的主食是打糕;
  汉族打麻将守岁;
  朝鲜族玩画图(一种桥牌)。

  其他,诸如扫尘,守岁,拜年,都是一样一样的。

  前几天我妈过生日,几个叔辈的亲戚同坐一席,回忆起几十年前在我爷爷家过年的情景。一大家族的人,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孩子们一桌,勉强能坐下。行酒令,唱歌,跳舞,熙熙攘攘,热气腾腾。现如今,大叔叔,二叔二婶,小姨夫都已故去。还有我妹。能凑一桌,已很勉强。

  这似乎是人生的一个宿命。倘若你走的足够久足够远,就要接受不停失去,越来越孤单的事实。不过,也有一些至爱亲朋,虽非血亲,经年不离不弃的相伴,可以请进生命里,温暖余生。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12-8 22:20 |只看该作者
泼雷是朝鲜族?
莫敏儿是不是也是你?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12-8 22:24 |只看该作者
查作业。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12-8 22:27 |只看该作者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1-12-8 22:20
泼雷是朝鲜族?
莫敏儿是不是也是你?

对啊,是我。都是我。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12-8 22:28 |只看该作者

给我点赞没。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12-8 22:28 |只看该作者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1-12-8 22:20
泼雷是朝鲜族?
莫敏儿是不是也是你?

重看主楼。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12-8 22:32 |只看该作者

点了好几次。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12-8 22: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座高原 于 2021-12-8 22:40 编辑

别轻易下定义说日本冲绳岛是福建人
福建人喜欢碰瓷
日本人跟扶余人百济人有很深的渊源
百济被唐和新罗打败后移民到日本了
被日本王室重用
后来李氏朝鲜时期日本打朝鲜之前
幕府派信使跟李氏朝鲜王朝索要百济的历史是以百济后裔的名义
跟狗屁福建人没一毛钱关系
有一些词汇跟福建人的一样
有那么一些福建人就以为跟日本韩国人有关系
而且那些词汇都来自日本人建立的近代词汇
但在一句话和语法上完全不同
日韩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的范畴
所以土耳其人 乌兹别克斯坦 蒙古人 哪怕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人学习日语韩语都很标准
而且朝鲜半岛的习俗文化舞蹈歌曲来自萨满
跟中国文化接触不是很多
而是跟游牧民族接触的多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12-8 22: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座高原 于 2021-12-8 22:41 编辑

只能说在中国的朝鲜族受到了汉文化的一些影响
尤其改革开放后
中韩建交交流以后
打破了朝鲜族宗族习俗
很多朝鲜族去韩国 上海 北京 青岛 烟台等地
造成了朝鲜族习俗断代的问题
也开始烧纸钱祭拜先人
但我比较反感烧纸钱
空气污染很严重
回回跑步回来,身上都是烧纸的味道
很长时间味道都消失不了
所以打算用送花 撒酒 买吃的这种形式祭拜先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12-8 22:44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1-12-8 22:27
对啊,是我。都是我。

我就想到了
没敢确定
因为你在红袖杂谈一个帖子里说过总看韩国电影
后来到长江论坛发关于韩国电影的帖子
所以当时就感觉你俩是一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12-8 22:46 |只看该作者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1-12-8 22:44
我就想到了
没敢确定
因为你在红袖杂谈一个帖子里说过总看韩国电影

是明马甲啊,许多老朋友都知道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12-8 22:48 |只看该作者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1-12-8 22:33
别轻易下定义说日本冲绳岛是福建人
福建人喜欢碰瓷
日本人跟扶余人百济人有很深的渊源

好像是琉球国后裔?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12-8 22:48 |只看该作者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1-12-8 22:39
只能说在中国的朝鲜族受到了汉文化的一些影响
尤其改革开放后
中韩建交交流以后

买花很好的,觉得,最佳。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12-8 22:49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1-12-8 22:46
是明马甲啊,许多老朋友都知道的,,

我还问过毛道长一回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12-8 22:52 |只看该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发表于 2021-12-8 22:49
我还问过毛道长一回呢。

被抓捕的感觉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12-8 22: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座高原 于 2021-12-8 22:58 编辑

朝鲜族的火炕来自朝鲜半岛
或许也是外来文明的输入
但绝对不是来自满族
东北早期属于肃慎 靺鞨 女真 契丹 满族人的地盘
他们跟中亚游牧民族交流很多
所以在乌兹别克斯坦能看到跟满族人一样的火炕
满族人的火炕应该来自中亚
这样的东西只有冷的地方才能有
而且朝鲜半岛的火炕和乌兹别克斯坦和满族人的又不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12-8 22:54 |只看该作者

差不多。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12-8 22:55 |只看该作者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1-12-8 22:52
朝鲜族的火坑来自朝鲜半岛
或许也是外来文明的输入
但绝对不是来自满族

抓个虫,是火炕不是火坑。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12-8 22:56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1-12-8 22:48
好像是琉球国后裔?

琉球也不是
有那么一些人做家里想象历史和画地图
福建人就是一帮马来人和越南人或者泰国人的后裔
你听那语言,掐着脖子说话的动静
一模一样,连饮食方式都很相似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1-12-8 22:56 |只看该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发表于 2021-12-8 22:55
抓个虫,是火炕不是火坑。

推进去,,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1-12-8 22:57 |只看该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发表于 2021-12-8 22:55
抓个虫,是火炕不是火坑。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1-12-8 22:59 |只看该作者

推谁进去?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1-12-8 23:00 |只看该作者

早晚让你不认识这两个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1-12-8 23:07 |只看该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发表于 2021-12-8 23:00
早晚让你不认识这两个字了。

还真是
差点把这两字混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1-12-8 23:09 |只看该作者
千座高原 发表于 2021-12-8 23:07
还真是
差点把这两字混淆了

我现在看推谁这两个字已经要眼花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1-12-8 23: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1-12-8 23:48 |只看该作者
江陵端午祭来自朝鲜半岛的萨满文化
跟中国端午节没有一毛钱关系
汉字起源于黄帝,后被鲜卑继承
可参考魏书世祖纪
《魏书:世祖纪》记载,北魏开国君主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初造新字千余,诏曰:"在昔帝“轩”,创制造物,乃命仓颉因鸟兽之迹以立文字。自兹以降,随时改作,故篆隶草楷,并行于世。然经历久远,传习多失其真,故令文体错谬,会义不惬,非所以示轨则于来世也。
这里有需要关注点。1.仓颉造字是造了篆 隶 草楷,也就是说不是来自隶草楷不是来自篆书的文字改革
2.拓拔焘也造了几千个字,说明鲜卑是继承者
而且过去宇文鲜卑 慕容鲜卑 日本 韩国都在用汉字
但发各自的音,你如果听过百济后裔拿着楷书的族谱发着日语就会清楚,他们有各自的发音方法,跟汉语完全不同
只是后期他们进行了文字改革而已
而且在蒙古出土带有篆书的瓦上面写着单于
说明早期有一部分匈奴人写象形文字
而且黄帝太初历里的语言是你无法能理解的
说明什么,自己去理解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1-12-9 00: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座高原 于 2021-12-9 00:04 编辑

碰瓷本身就是狭隘
思维太窄
世界很大,去了解各国习俗就会发现在国外也有相同的饮食方式和居住方式
比如火炕 饺子 馄饨 月饼 烤包子 肉饼国外都有,难道是中国传过去的
郭继业不知道是干嘛的为什么发明不了地暖,还得去学习韩国的地暖技术
丹东过去很冷,到延边学习做火炕的技术
郭继业就是个屁
得学习排烟方法,否则烧火后容易串烟
我老婆就是汉族,到冬天他家总是串烟
说明跟东北人没一毛钱关系
越没文化,越创造不了文化,就越用抢的方式进行中心主义
便于跟世人说东亚文明来自自己
很不要脸的行为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1-12-9 10:49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