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的时候,我都会去小区外的菜市场买菜,两个人的菜饭说实话很好对付。我们又不是什么特别讲究的人,一餐饭,简单吃好足矣,甚至可以说我们的餐桌上很少出现大鱼大肉,尽管守着海边小海鲜不少,夫人尚能吃点,我对此没什么兴趣。偶尔买条新鲜的海鱼,回来做个清蒸或炖烧,我基本就是动几筷子,所以,经常是一条鱼,最后至少三分之一倒掉。
我是非常喜欢生活极简化的,当然,我也很喜欢做饭做菜,我家来了客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主勺掌灶。而且,我也觉得柴米油盐酱醋茶那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妨适度的学一点。不夸张的说,基本什么都做得来。但是,做得来和做不做不是一回事儿。就两个人的饭菜,为何要弄的那么仪式感,煎炒烹炸都不能少?没必要。
十一月下旬的时候,我泡了一坛泡菜。这个真不自吹,我做这个那是相当有心得。之前每年家里都做。只不过今年我没做那么多,而是在网上买了一个玻璃的泡菜坛,大约也就能泡三四斤的样子。然后就开始本年度的泡菜。坛子小,就不能泡东西多。在经历了养水发酵之后,我下了头菜,圆葱,蒜薹,水萝卜,苦瓜,胡萝卜,小米辣进去。按照我的经验,基本十天左右只要泡菜水养成,那一切就OK,果然一周之后,我尝了一下,已经很地道了。
相比于过去的瓷坛子,玻璃泡菜坛最大的好处是透明,易于观察和取用。
自家泡的泡菜,最不担心的是卫生,所有要入坛的菜,清洗晾干,然后入坛。往年我的瓷坛子都是放在厨房背阴处,今年我把这个小坛子直接放到了餐桌上,透明的,而且也挺雅致。最主要的是温度更适宜,所以,这段时间泡菜出的很多。
泡好的泡菜,取出来封闭冷藏到冰箱。想吃的时候,拿出来或拌点调料早餐吃,或做酸汤面的调料,我们都很喜 欢。
当然,也忘不了送朋友送邻居。偶尔就会包上一个食品袋子,送给邻居分享。邻居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说,从来没吃过,原来以为泡菜只有思密达那嘎达人嚷嚷,没想到这味道才更好。
遗憾的是,今年没买到嫩生姜,这些日子就寻摸能从什么地方弄点嫩姜入坛,另外就是芹菜,白萝卜,线豆那都是极好的泡菜主料。
上周来了几个朋友,期间,我凉拌了一盘泡菜,他们吃过后连呼好吃,一个姐夫更直接,当即在我家下单,买了一个比我这个泡菜坛大一号的,到了之后,人家也开始泡菜了,和我视频展示一下我觉得没任何问题。
没什么技术,也没什么秘密,有的只是耐心和喜欢而已。
所以,把我的泡菜过程分享一下:
坛子必须是瓷坛子或者是玻璃的,绝对不能用金属的,塑料的,这是最基本的。坛子必须洗净消毒,最好洗净后在阳光下晒干。坛子晒干之后,可以加入纯净水,或者凉白开。我用的是大桶纯净水入坛,水进去之后,适量放入十几粒(二十几粒)花椒,适度的放一点点盐,点入适度的高度白酒。这个不能多,多了泡出来的菜会带有苦味道。绝对要提醒的是这些过程都不能粘任何油,油是泡菜的大忌。
把提前洗净,晾干,切好的菜放进去。然后把坛子口封闭好。玻璃泡菜坛最大的好处是,它带有一个封闭的软塞,坛上有一个碗。沿着坛子倒入适量的清水,将碗反扣上,这个过程很重要,一定要让水和碗之间形成封闭。就是不透空气。
坛子要放在避光处,不能阳光照射。一般室温在二十度左右,十六七度都没问题,然后就让其自然发酵。快则三五天,慢则一周,第一波泡菜就该有雏形了,你自己可以打开用无油的筷子夹出点尝一下口感如何。
还要说的是,泡菜的水一旦养成,力度是很大的。所以,不建议泡菜始终浸泡,该取出一定要取出,然后续进去新的菜品。取出的用食品容器放入冰箱冷藏冷冻都可以。
如果泡菜坛水质发生改变是很糟糕的事情,尤其是出现白色漂浮物,如果比较少,可以把它们吸出,然后滴入白酒可以杀灭这种菌,如果出现大面积的,那就是水质彻底坏了,这就不能继续了。而这样的水质里的泡菜也不建议食用。
这是一个追求极简生活的非吃货的真实告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