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比如年前,疯老爷子画了两只兔子,获得大伙的一片赞扬声。我也觉着不错,相对于原作来说,临摹得几近神形兼备,放眼整个六星论坛,已属难得。反正我不行。毕竟临摹不同于创作,而之所以临摹,乃为借鉴他人经验,取长补短,增益己所不能,其最终目的依旧在于个人的创作意图。也是学画的必要过程,循序渐进的事。所以,无论中外,哪种画法,最宜直接面对原作,倘若原作者手把手地教,所谓来龙去脉,更明白无误。就像那两只兔子出自刘继卤的笔下,便是子承父业,受益于一代动物画的宗师刘奎龄。可这种机会机遇,并非人人可得。好在科技的发展,有了越发逼真的复制品可供参照。不过,终究欠缺一个最直观的效果。所造成的差距简直云泥之别。犹如大芬村某位专门临摹梵高的职业画工,据说半小时内即可完成一幅向日葵,比多数画家画得都好。然而当其见到梵高的真迹后,内心却极度崩溃,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即使被誉为我们当代油画届的领军者刘小冬,第一次与之偶像弗洛伊德(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孙子)作品里的人物对视,同样失魂落魄,找陈丹青喝了场闷酒。那种震撼,我亦曾体会过。。。
好了,话归正题。莫邪借口懒,划拉了一句“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糊弄着发了一帖。字是铅笔写的草书,这个很鸡贼,好比我用签字笔在餐巾纸上挥洒自如一样,窍门儿而已。不过,莫邪一看就像练过的,一招一式,似乎有板有眼,唯独运用地不够灵活,糊弄外行还行,一旦跟高手较量,只能挨揍的份儿了。当然不是我喽。不过,写字跟写字一个道理,可谓异曲同工,一块儿评也没关系:
丫写得啥玩意儿呀,生硬,突兀,用四川方言讲,狗刨骚似的,土鳖干活。好好看看你丸爷的气象,那叫一行云流水,意在笔先,要么风樯阵马,要么藕断丝连,最后形成闭环,所有逻辑自洽。这就像庖丁解牛,讲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仅凭手熟没用,不过卖油翁的水平。总之,你就甭琢磨了,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你丫晓得伐?别真的没点儿逼数。老话早说了:“货比货丢,人比人死。”你特么丢死人啦!不过,另有句网络名言:“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倒更适合你。可惜,以你莫邪的出息,顶多天下第二吧——别忘了,你家还有个首版姐呐!
另外,莫邪抄的那句“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经百度,得知出自《贞观政要·任贤》,真牛逼,也真僭越!和“难得糊涂”可不同,不光缺什么吆喝什么,就不说了,自个儿理解吧。
|